跳到主要內容

[禾場探索] 手語事工(二)手語,是視覺上的語言 2015.26

◎約翰牧區/蔡姈燕姊妹

手語,是視覺上的語言,一種思想的呈現

 從手語的文法結構中,我們可以讀出不同的訊息,不僅接受了語言文字,還觀察到身體語言的線索。例如:手指、姿勢、動作、臉部表情,才充分了解它們要表達的意義為何。事實上「手語」不僅烘托了時代背景,其內涵的歷史意味與聾人文化有密切的關聯。透過手語看世界,便構成了一個嶄新、有趣的「觀看無聲世界」。

手語口語之間的不同
  1. 手語是視覺性語言-戲劇式的,有表情的,有場域空間的;口語是聽覺性語言-有聲音&音調&韻律的。
  2. 手語是透明的-不懂這種語言也可以猜出五六成;口語是不透明的-不懂這種語言,便不了解它的意思
  3. 手語的一些詞打法很寬,具彈性;口語 (國語為例) 除破音字外,音讀是不能改變的。
 換句話說手語是另一形式的口語,是一種立體的視覺姿勢及表情同時也是學習的關鍵。

聾人是殘障?還是障礙?

 「殘障」失能及障礙這二個使用的區別在現代的身心障礙歷史中處處可見。損傷是殘障,但障礙是指造成功能限制的總稱,人們可能因為身體、心智、知覺受損、醫療條件或精神疾病而導致缺陷,這些損害、條件或疾病可能永久性的或是暫時性的。障礙即表示失去或是限制與其他社會大眾一起平等參與社會事務的機會,這說明了身心障礙者所處的環境及遭遇。
 對聽人而言聾人是殘障,因為身體缺陷而由聽人主導,藉由醫療行為減少聾人障礙的可能…聾人透過助聽輔具而更像聽人。但是對聾人文化而言,聾人只有「障礙」並非是「殘障」。而且只有在聽人社會中聾人才有障礙,而在聾人社群裡聾人可以用手語彼此溝通並沒有障礙。曾有個聾人如此表示:「如果總統接見我,我透過手語翻譯員為我翻譯回答問題。請問我是殘障嗎?」聾人四肢健全,並非需要復健或醫療照顧,聾人的障礙是特殊的生活方式,所以較無法受到關心與照顧,常是在社會中被忽略掉的弱勢族群。

小故事分享-聽障人士有志者事竟成

 建立起BB美美辣醬事業王國的王哲衛,福建廈門人,民國28年,二歲時日軍入侵中國,他在逃難時因躲避在山上,生病引發高燒,導致後來耳朵失聰。但並沒有因如此而喪志,努力學習一技之長「山水繪畫」,民國38年時跟著家人來台,插班就讀台南盲啞學校(現台南啟聰學校北門校區)高職畢業後由台南出發環島之旅,沿途一邊賣畫,一邊籌措旅費,並把寶島優美風光盡皆畫入他的作品中。
 當他旅行至陽明山嶺頭美僑浸信會時,被當地優美靜謚的環境深深吸引,自願留下來當園丁。後來經由教會范德蓮牧師介紹,拜花鳥大師「喻仲林」為師,改習國畫,獨創出法蘭絨布畫。他的父親則在台南市開山路開店,從事醬園生意。這是BB美美辣醬的起源。 對於聾人福利事務的活動王哲衛一向很熱心,出錢山力,從不落人後,尤其他後來成為基督徒,在傳褔音上也盡心盡力,是一個鮮明的典範。

 過去教會對聽障者不熟悉,以致不知如何向他們有效傳福音,現在透過推廣,已有愈多教會加入聽障宣教行列。但在語言的困難上,需要會手語的同工來服事,聽障人士需要福音,而聽障家庭的子女他們也是聽障宣教火種的第一人選。

「禾場探索」專欄主要介紹教會以及各牧區主日或平日福音出擊之宣教點。盼望讓每一位弟兄姊妹更多認識這些地點,以及該地區的需要。 

熱門文章

[詩歌故事] 傳遞愛與寬恕之《加百列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  2020.21

[天路歷程] 毘努伊勒的神蹟 2018.37

[天路歷程] 何謂試探神? 2018.11

[聚焦聖經] 從但以理書看「苦行與禁食」2021.22

[教會消息] 全國菁英牧者——為連結開跑 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