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10, 2020的文章

[南聖頭版] 在基督裡作蒙大恩的女子 母親節獻兒式   2020.19

近期台灣的疫情趨緩,教會各牧區也逐漸恢復實體聚會,台南聖教會將在母親節這天舉行獻兒式,分別在第三、第四堂主日舉行。獻兒式不等於洗禮式,但獻兒式代表父母親的期許,將自己最寶貴的兒女獻上,終其一生屬於主,事奉主。  聖經中,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得到天使的啟示,將從聖靈感孕生一個兒子,就是耶穌。馬利亞發出對神的敬拜讚美:「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為聖。」(路1:46-49)  在聖經中還有許多偉大的母親,舊約時代有撒母耳的母親哈拿,新約時代的馬利亞,以及提摩太的母親,他們都是蒙神揀選「蒙大恩的女子」。在《列王紀》中,所記載的登基君王,通常都會附註「他的母親是……」,母親留給孩子的是生命的榜樣,敬虔的母親能使浪子迷途知返,最著名的就是奧古斯丁的母親,用禱告挽回奧古斯丁,造就了教會歷史上偉大的教父。今日,這樣的故事還繼續在上演,母親的禱告,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五月份是母親的月份,母親節的由來有許多傳說,最為人所傳頌的版本是起源於美國,一位名安娜.賈維斯的小姐,她的母親於1905年第二個星期日去世。除了紀念她的母親外,當時正值一次大戰期間,許多女性成為寡婦,或是失去自己的兒子,無依無靠,於是安娜和朋友開始到處呼籲,尊重女性為家庭的付出與守望,讓母親節成為一個法定的節日。第一個母親節在1908年5月10日,康乃馨被選中為獻給母親的花,1913年,美國國會通過一份議案,將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法定的母親節,來紀念天下的母親。      2020 母親節獻兒式 第三堂名單 陳品暘 (父:陳亮齊;母:胡惠禎) 陳昕甫 (父:陳亮齊;母:胡惠禎) 林約翰 (父:林雲豪;母:劉佳芳) 陳芃宇 (父:陳奕圻;母:陳靜慧) 陳默貞 (父:陳泓仁;母:施珮梣) 第四堂名單 蔡沐恩 (父:蔡宗佑;母:張雅晴) 黃溥昀 (父:黃秋壬;母:林書秀) 張語恩 (父:張雲翔;母:林曉萱) 高允欣 (父:高翊倫;母:楊環竹) ▌本報訊

[教會消息] 門訓課程異動公告  2020.19

因著武漢肺炎疫情,教會四、五月的門訓課程皆暫停,若接下來疫情趨緩,將陸續開課,目前門訓規劃如下: 聖經學院 四月的課程延後至九月 五月的課程延後至十月  目前開課之課程  初信造就B      李慧貞傳道 5/09 (六)下午1:30  初信造就C      高翊倫牧師 5/12 (二)晚上7:30   六月恢復上課  初信造就D        董彥君牧師  6/10 (三)上午9:30  渴慕神C            林士弘傳道  6/02 (二)晚上7:30  聖經人物 雅各     高頌安牧師  6/03 (三)上午9:30  詩篇                吳玉萍牧師  6/03 (三)晚上7:30  禱告的操練進階   尤昭然牧師  6/02 (二)晚上7:30 影音課程:五月底公告 音樂學院  5/11起開始恢復上課  大合奏班:5/17日下午1:30恢復上課  個別課程學員請跟老師們聯絡上課時間  6/28及7/5下午2:30是門訓結業的小合奏課時間 ▌本報訊

[教會消息] 高鐵教會禱告會 2020.5.10

▌本報訊

[教會消息] 獎助學金頒獎 2020.19

上週(5/3)主日,獎助學金頒獎,分為國中組、高中/職組、大專組。 ▌本報訊

[教會消息] 走進「加力」恩典的世界——葉家秝淡水彩畫展 2020.19

彼得牧區葉家秝姊妹淡水彩畫展,將於台南聖教會二樓、三樓走廊展出,主題:走進「加力」恩典的世界,本次畫展所得將全數奉獻給高鐵教會建堂使用。  家秝姊妹走過許多人生的風暴,高山低谷中,她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  這次的畫作中,展出「重生」、「我認識的神僕人」、「我的靈修日記-創世記」三個系列和「生命之道」共計四十幅淡水彩作品。 開幕禮拜:5/9(六)上午11:10 展出地點:台南聖教會2F、3F走廊  ▌本報訊

[牧者觀點] 如何堅定走在神給我們的呼召中? 2020.19

我們該如何堅定走在神給我們的呼召道路當中呢?從耶穌的門徒們看來,要走在這條呼召的道路上確實是不容易的,當耶穌被釘十字架,門徒就四散了。可是當我們留意到使徒行傳所描述的門徒或教會,當逼迫來臨的時候他們是如何?他們是更堅定地信奉基督、宣揚基督,儘管是付上生命的代價而殉道,他們也不顧惜,尤其是使徒保羅,更是為後世所景仰、傳揚的榜樣。  跟隨耶穌的門徒,還有初代教會的信徒,他們的差異性在哪裡呢?為什麼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回應?答案是一個信徒有沒有真正明白救恩真理。大家都知道,當耶穌真正走上十字架,甚至復活後向門徒顯現的時候,門徒都還沒有完全搞清楚狀況,他們不明白十字架真正的意義,不是帶來政權的轉移,而是屬靈上,把百姓從罪惡的權勢當中給拯救出來。相反地,初代教會的信徒也好、使徒保羅也好,都是真正明白救恩真理的門徒,他們知道基督為自己的罪付上生命代價,而他們也願意效法基督的腳蹤行。  所以弟兄姊妹,我們該如何堅定走在上帝呼召我們所走的道路上呢?第一,我們需要完全確定這是上帝帶領我們走的道路。20世紀初期,當戴德生來到中國宣教的時候,馬上就遇到很大的困難,為什麼他沒有離開中國,反倒一直留在中國宣教,甚至說:「若我有一千條性命,絕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因為他很確定,上帝呼召他成為中國人得救的管道,他知道他一生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帶領千萬中國人的靈魂信主得救。  許多人就說:「我知道啊,可是很困難,幾乎做不下去。」是的,戴德生遇到的是生命的逼迫,他比我們都更困難,可是為什麼他做得到?答案是因為他真正付上代價。很多時候我們說「呼召呼召」,可是我們仍然養尊處優、以逸待勞、閒懶不結果子,以致於我們遇到一點挫折就哀哀叫,可是我們卻沒有忍耐,也沒有願意受苦的心志,也沒有付上禱告的代價跟時間,只是想要上帝減輕我們的痛苦。  戴德生的禱告使他有源源不絕的信心與倚靠。你走不下去嗎?跪下來禱告吧!你不明白為何上帝呼召你卻讓你陷入水深火熱的景況當中嗎?禱告吧!你不知道明天還能不能堅持下去嗎?禱告吧!敵人的刀子已經架在你的脖子上了嗎?禱告吧!讓禱告成為你的武器,就像戴德生一樣。  總結今天所談的,如果你想要堅定走在呼召的道路上,第一,你需要先確定這是上帝給你的呼召道路;第二,你要付上代價,這可能是禱告的代價,是受到逼迫的代價,是任何讓你感受到痛苦的代價,記得上帝呼召我們

[牧者心語] 南聖「日本宣教」,時候到了! 2020.19

日本人總是難忘台灣人在311大地震時捐助了300億日圓,當然其數目令人驚訝,但讓日本人感動的是台灣人對日本的愛。日本人從小聽見世界各國多麼討厭日本,尤其在亞洲國家更是,所以,當遇到大患難時知道台灣人多麼愛日本,好像頭一次遇見真正的朋友似的,對台灣產生濃厚的親切感。 至今,新冠病毒的肆虐揭露了日本政府的無能和官僚制度的僵化所造成的危機和無奈,日本媒體常常提倡「日本政府應當好好學習台灣」,日本社會對台灣產生高度的肯定和信任感。「來自台灣的日本宣教」,其時機已經成熟了!  上帝的安排非常奇妙,今年3月底,我收到一個好消息,高敏智牧師的好朋友,也是帶我受洗的蔦田康毅牧師,4月中旬要調到札幌以馬內利教會開始牧會,蔦田牧師說他期望將來跟台南聖教會進行交流,高敏智牧師聽了也非常開心。我相信這次疫情結束後,南聖牧者同工一定會去北海道探訪蔦田牧師,近一步討論彼此交流的具體方向。其實,南聖的「日本宣教」早就開始了,兩年前南聖開始常態型的日語崇拜,亦成立了日語牧區,以「日本宣教」為目的,十幾個核心同工參加每週五的日語小組,提升日語能力,增長對日本社會的知識,裝備自己。「來自南聖的日本宣教」,其內在能量也已經充足了!  兩週前,戴繼宗院長以「宣教和傳承」為題目在南聖上課時,激勵南聖的弟兄姊妹要關心在台南的外國人給他們傳福音,特別強調「對台南的日本人傳福音」的重要性。我聽了戴院長的呼籲,心中大聲呼喊哈利路亞!  上帝揀選了南聖,這是南聖「日本宣教」大使命的宣告,我相信南聖的「日本宣教」即將爆發性的展開,不久的未來,南聖的「宣教軍隊」以「喜樂神學」為屬靈的武器,打破被稱為宣教硬土的日本,而當喜樂的光芒射進被黑暗勢力綑綁已久的日本社會,將釋放日本人的靈魂,為主得勝榮耀的國度! ▌川路祥代傳道 戴德生院長、高敏智牧師為日本宣教的大使命禱告

[我見我思] 保守你的心 2020.19

電話那頭傳來啜泣的童音聲:「妤安媽媽,對不起,我偷了妤安的手錶」,妹妹找了好幾天的手錶,終於答案揭曉,是被她的好朋友(匿名)偷了,「沒關係,你勇敢承認了,明天還給她,以後不要再這樣了」我說完,掛上電話,三個孩子馬上問我發生甚麼事,說明原委後,馬上和孩子交代不可以再向任何人提起這件事(也請看到此篇分享,不要好奇去詢問),後來他的媽媽私下打給我,請妤安顧及他的名譽,不要讓其他朋友知道,我說明已向孩子下封口令了...  恨能挑起爭端,愛能遮掩一切的過錯。(箴言10:12)  然後我們討論起孩子偷竊行為背後的動機是甚麼?她說孩子告訴她,因為也想要一隻手錶,但孩子其實並沒有向父母表達過,我認為事有蹊蹺,原因並不如此單純,但因不是主內肢體,無法就信仰深入探究,最後只能配合這位媽媽所請求的,請妤安不要再和他分享任何東西。  不討論最後的處理方式是否符合真理,我的思緒飄向了「誠實」議題,在想我們做母親的,平時該如何保守孩子的心,在每一天生活裡,澆灌誠實的美德,培育正直的果實呢? 「那人(約伯)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約伯記1:1)    「約伯打發人去叫他們自潔。他清早起來,按著他們眾人的數目獻燔祭;因為他說:恐怕我兒子犯了罪,心中棄掉神。約伯常常這樣行。」(約伯記1:5)  爸爸在家中做了良好的示範:爸爸公司有寄送生日小禮品的福利,在爸爸生日那天宅配了一隻吹風機來家裡,沒想到過了三天,又來了一隻一模一樣的,原來是配合的廠商系統出了問題,爸爸馬上聯絡廠商退回,並和孩子說廠商出這種問題虧損很大,我們一定要誠實處理!  每天也有許多生活細節,考驗著誠實的品德,在教會的地板上撿起一支筆,是順手放進口袋,還是拿到櫃台?趁著父母忙著服事,做些偷雞摸狗的事?借小組聚會的名義,躲到暗處打電動?把教會變成了犯罪的溫床?  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以弗所書5:8)  自己也學習,在別人看不見的內心深處,仍要誠實敞開讓神鑒察,自己知道還有一個聚會,是耶穌在等我,而我遲遲未赴約的,就是週四晚上的查經,但心裡的聲音是:「可是我已經參加週二早上的查經了呀!」求神向我顯明參加的理由,好心甘情願渴慕出席,耶穌幾乎是一秒鐘回答我了:「帶你的孩子來!」我說好,然後回家通知孩子,以後也要參加週四

[天路歷程] 走在神所命定的道路上—戴繼忠牧師講座迴響 2020.19

大一受洗之後,因著對真理的渴慕,不僅想把神的話語天天當作食物吃了;還因為我大學時期的教會經常邀請各地講員來主日講道,其中有位當年華神的院長—戴紹曾牧師,我每每從他的講道分享中獲益許多,導致我很喜愛閱讀屬靈偉人的傳記,尤其是《戴德生傳》與《劍橋七傑》(正好是那天講員提到的內地會宣教士),我剛信主不久,很詫異為何有這麼多藍眼睛、白皮膚的外國人那麼愛中國人?  直到1979年,我在第一屆青年宣道大會中被神的愛觸摸,願意獻身在「華人宣教」的祭壇上,但我不知神會如何帶領?只是以一顆單純的心,植入宣教的種子,等候它發芽。從職場退休後,上帝喚醒我的宣教心,2008汶川大地震那年我參加了MSI的短宣隊,到四川彝族自治區參與了一個教師培訓的事奉。從那時開始,我知道神的時候快到了,於是,一面在教會服事,一面裝備自己,終於在2018年走上祂所預備的道路……  兩年下來,我稍稍體會成為一個宣教師的箇中滋味,酸甜苦辣,百味雜陳…這時的我,更加欽佩那些19世紀就為中國全心獻上、遠渡重洋的外國宣教師了!在那民風閉塞、交通不便、常遇抵擋、左支右絀的年代,他們如何能堅持走這條艱險的道路?若不是神的愛激勵他們,又如何能奉獻一生甚至葬身在異國?宣教師到底有甚麼特別異於常人之處,願意走上這條路?…那天聽到戴牧師講到一句話:「神並非呼召有資格的人,乃是裝備祂所呼召的人!」我內心十分感動。的確,這二年來看到許多早期投身在雲南的英美宣教師的故事,尤其是柏格理在貴州苗族當中所成就的神蹟奇事,連央視都拍成紀錄片—「在天那邊」;還有富能仁在怒江傈僳族村落所做的美事,都讓人嘖嘖稱奇,不禁讚嘆我們所信的主是又真又活的神!  感謝主!去年曾有一個機會到鎮江拜訪信徒,當地一個姊妹載我們到其中一個很大的三自教會參觀,裏頭有座「德生樓」,是為了紀念戴德生牧師而建的,在地下室我看到戴牧師夫婦合葬的墳墓,二樓是戴牧師來到中國並創設內地會的所有資料與圖片,整理得非常詳盡。我們一面看一面緬懷他們的事蹟,心中不斷發出讚美,若不是當年他們有願意順服上帝引導的心志,來到這個落後、閉塞的國家傳福音,我們華人恐怕還是「未得之民」吧?我們那次還去到「揚州教案」的現場,憑弔當年許多內地會同工被當地暴民圍攻的地方,懷著身孕的瑪麗亞從二樓跳下逃跑,許多同工都受了傷,那棟樓房如今仍被保留,只不過已是危樓,無人居住,附近的商家渾然不

[天路歷程] 生命影響生命,宣教不再輕描淡寫! 2020.19

四月27日這天,如往常一樣上班、談公事、吃飯與看看新冠肺炎新聞,沒想到晚上去教會聽完「宣教與傳承」的演講後,戴繼宗牧師的信息使我內心受到感動,就如達米昂的故事,讓我感受到一顆捨命獻上的心。宣教的事工在之前的我看來,可說是輕描淡寫即可劃過,因我從未曾參與宣教,無法體會箇中艱辛,但聽著戴牧師談起其曾曾曾祖父戴德生牧師的宣教事工,以及那時空背景下陸續加入宣教工作的牧者們,願意全獻主用的故事令人動容。  戴德生牧師17、18歲時,年紀輕輕便在主的呼召下去到了中國宣教,1850年代確實非我可想像的環境,處於現代科技開始之前,當時沒有任何的東西文化交流,語言隔閡,生活習慣難以配合之際,可想見戴德生牧師處境之艱難,為了在當時能融入中國人,陸續換上中國人的穿著,頭上頂著滿清時代的剃頭留辮,學起各地鄉談,而背後更要面對來自家鄉大英帝國尊嚴下的種種壓力,相對於我只是對不同信仰族群談起耶穌的救恩真是完全無可與之相比。我更看到戴德生牧師的從一而終,他的生命完全獻上予神,在他的有生之年完全奉獻在華人世界宣教,如他曾說過「假使我有千磅英金,中國人可以全數支取;假使我有千條性命,決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而這一切只是因為一個原因:「乃是基督,這樣的救主,我們為祂所做的,會嫌太多嗎?會覺得足夠嗎?」。       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是我未曾想過,如常的生活更讓我與這些令人震撼的故事相形漸遠,感謝神,祢的旨意透過牧者與屬靈長輩要我不要停止聚會,我因此才能與祢相連,並知道我得蒙救贖的來源是一群奉獻犧牲的宣教士,宣教不再是可輕描淡寫的一筆,求主幫助我在所處之地放膽講祢的救恩並歸榮耀予祢。  ▌彼得牧區 林子安

[天路歷程] 感動化做行動,宣教從家做起! 2020.19

經過兩天的「宣教與傳承」門訓課,戴繼宗牧師分享的信息讓我對宣教開始有不同的認識。宣教是個大使命,對於不是神職人員的我來說感覺非常遙遠,但戴牧師拉近了宣教使命與我之間的距離,他講了一個例子:不要以為搭機到日本就會開始對日本人民的靈魂有負擔,何不先從你身邊所能接觸到的日本人開始關懷拯救呢?原來宣教並非遙不可及,只要願意,原來你在自家門前就可以做。  一句「我們不都是傳道人,但都是傳道的人」讓我思想,我是第一代基督徒,家中僅有姊姊與我是基督徒,因此身邊不乏未信主的家人,一直以來雖有邀請家人來到教會,但只是這樣嗎?戴德生牧師宣教的故事,他放下身段,改變自己,在不違背任何基督真理的情況下,竭盡所能讓自己成為中國人,為的是將基督的福音傳入當地,相比之下,我能做的僅只於此嗎?我是一個媽媽,也是女兒,更是先生的伴侶,在家庭這個禾場上,我應該把自己當宣教士,將基督的真理傳給孩子與家人,我們都要是家中傳道的人,彼得前書3:1-2:「你們作妻子的要順服自己的丈夫;這樣,若有不信從道理的丈夫,他們雖然不聽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過來;這正是因看見你們有貞潔的品行和敬畏的心。」所以我們要用品行來感化家人,更要學習喇合的信心來順服敬畏神,因著一人的信心,來使全家得救。  戴牧師說到跨文化宣教是目前宣教重點,跨文化不是單指不同的國境邊界,其實不同年齡層、不同生活背景、不同社會階層,甚至信主與未信主之間都算是跨文化的範疇,基督信仰要在不同文化間被接受流通,就要突顯基督信仰的可譯性,透過「宣教策略處境化」,也就是入境隨俗,在不違背聖經的原則下認同效法宣教地區的生活習慣,用當地鄉談來建立關係,福音信息不變,但傳福音的方法要改變。在如此多元的環境中,我們要極力去異中求同,使其合而為一。就好比目前新冠疫情使得教會間對於聚會意見分歧,但是此刻更重要的是要尋求在主裡合一,要去除自我中心(ego)、堂會招牌(logo)和山頭主義(silo),讓眾教會間彼此達成共識,讓神的兒女們能更合一;讓我們不要再以為宣教只是牧師傳道人的事,教會需要動員更多非聖職人員,從各處到萬方,在跨文化宣教上,我們不可以再缺席;要勤勞做主工,不要繼續閒懶,當然我們不需要什麼都做,但千萬不可以什麼都不做!  宣教的工作需要的並非偉大的信心,而是要信靠一位偉大的神,倚靠的不是自己的能力恩賜,而唯有藉禱告讓神來感動

[天路歷程] 回應戴繼宗牧師 普世宣教分享 2020.19

宇宙光2006年出版《基督教與中國歷史文化相關人物傳記》,對我而言是使徒行傳的延續,是回應耶穌愛的極致表現,即使提到許多辛酸,對於宣教仍充滿浪漫幻想;隔年參加青宣,接觸近百位宣教士,聽他們分享創啟地區的需要,感受到這是一條挫折、孤單卻為主堅持,不願回頭的路。  2008-2011終於有機會與教會配搭踏上內地暑期短宣:廁所沒有門、10支湯匙共飲一碗湯、冷水澡、木板床、體力逐漸透支…,嬌養的我知道:宣教不但不浪漫甚至很辛苦,但能為主受苦也是喜樂。這一年一個全職呼召中,神問我:「你寧願有耶穌勝於世上榮華、富貴、聲望嗎?」我回應:「我願意,但容我回家照顧七歲及三歲的稚兒。」那天看見自己如少年軍官憂憂愁愁地走了,並為自己沒能回應神的愛,慘哭一個月。雖然之後仍熱血的參加主愛短宣、奇美探訪隊、佳里榮家;也聽陳馥蘭宣教士、王偉旌宣教士、連加恩、白加恩牧師、頌恩&珍珍見證分享及閱讀宣教士書籍,但我知道,為主,我少做了一件。  教會邀請戴繼宗牧師分享,普世宣教的信息激動我心,最後他說:「教會在普世宣教上,不可以再缺席!」我好想回應:「好,我在這裡!」  他說:「我們不都是傳道人,但我們都是傳道的人!」我好想說:「好,我在這裡!」、 他說:「不怕宣教士沒錢,怕有錢也沒有宣教士!」我好想說:「我好怕沒錢,但我在這裡!」、  他說:「世界的軟土我們都傳了,但硬土需要工人!」我好想說:「我好怕,但我在這裡!」、  他說:「沒有基督的樂園就會奔向沒有基督的永恆!」我好想說:「這樣太慘了!好,我在這裡!」  「那妳還在等什麼???」教會主軸是E0-E2,我要跟著教會……、我英文很差、我不知道怎麼當宣教士、我怕、我在等祢和他。此時戴牧師禱告的回應進入我心:不是我有資格當院長,是做了,神會給需要的能力。那天看教會拍「台灣,我愛妳」影片,心頭浮現:宣教沒妳想像的難,他們都是宣教士。  高牧師講道說,變化,從心意更新後;雅各書說,有行為的信心;戴牧師說,一艘船、一架飛機不會讓人自然成為宣教士,除非開始對靈魂有負擔;在這極其感動的宣教分享,我願意先改變的是: 1.為國際學生奉獻。 2.使用宣教日引為齋戒月的穆斯林禱告30天。 3.繼續為頌恩與珍珍宣教士奉獻與代禱。 4.當教會有普世宣教上有負擔時,願我能在其中。  普世

[詩歌故事] 台灣基督教聖詩的起源 2020.19

聖歌是教會音樂的靈魂,在基督教傳入台灣時,是教會敬拜不可或缺的要素,隨著宣教士努力的向下扎根,向上成長,百餘年的建樹,讓華人聖歌展開了一片天地,成為傳福音最佳利器。         十七世紀荷蘭人將詩歌傳入台灣  在1624-1662年荷蘭人藉著東印度公司及在爪哇的商業基地佔領南台灣時,福音及詩歌就曾進入了熱蘭遮城,也就是現在的台南安平,派遣了29位基督教改革宗的宣教士來台,留下了詩篇吟作及講道稿,只可惜因鄭成功的驅逐而劃下句點。   十九世紀英國及加拿大宣教士來台將詩歌傳開  神的旨意在這片土地上沒有停止過,1865年英國宣教士馬雅各及1875年巴克禮宣教士先後到達台南,灑下福音的種子,巴克禮宣教士更是將一生奉獻在台灣;而北部則有加拿大籍的宣教士馬偕醫生,1872年在淡水登陸,建立教會,也一樣奉獻一生。馬偕過世後由吳威廉牧師夫婦接續宣教工作,更推廣了教會音樂教育,讓基督教從「死無人哭」的教會,變成「愛唱歌」的教會。                聖詩的編輯與影響力  最早的第一本漢文聖詩是由馬禮遜宣教士(RobertMorrison1782-1834)於1814年編輯出版《養心神詩》,1852年開始有廈門話的《養心神詩》,廈門與台灣話雖相近但仍有些的落差,宣教士們覺得台灣需要有自己的本土聖詩,後來由甘為霖宣教士(WilliamCampbell1841-1921)在1900年編輯台灣第一本聖詩,並將《養心神詩》改名為《聖詩》,因為他認為詩歌是用來「讚美上帝」而不是用來「養」我們的心。《聖詩》就此成為教會傳福音的一大利器。  有一次馬偕醫生到宜蘭葛瑪蘭族教會聚會,鄰近的泰雅族來襲,當時聚會大家正唱《聖城》,榮耀莊嚴,泰雅族人一時不敢攻打,還靜靜的聽完這首詩歌,可見詩歌改變人心。  詩歌:「我認救主無驚見誚」與「萬民應該歌頌讚美」  又有一次馬偕醫生的第一位學生,也是台灣最初受封牧師之一的嚴清華牧師,當時馬偕在基隆廟口開佈道會,說好邀請他上台講見證,但當他看到四周充滿怒氣的群眾,還有他的舊識在台下就膽怯裹足不前,馬偕為了鼓勵他,就唱了這首詩歌「我認救主無驚見誚」嚴清華才邊唱邊站上台作見證。可見詩歌給人帶來何等大的力量與鼓舞。而這首詩歌與我們所唱的「萬民應該歌頌讚美」的旋律相同,原來馬偕是用英國著名

[攝影天地] 俯瞰與仰望 2020.19

「耶和華從天上觀看,他看見一切的世人,從他的居所往外察看地上一切的居民。」(詩33:13.14)  當初神創造天地「祂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賜給人類治理大地的權利、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但近50年來,地球浩劫不斷~資源枯竭、氣候異常、森林.物種銳減與滅絕…。但,隨著疫情蔓延人們活動受限…碳排放也跟著急劇減少,使地球有曇花一現喘息的機會!  憂悶、恐懼像如影隨形的病毒,要脫離、治癒的方法~只有抬頭「仰望神」,祂樂意用笑臉幫助我們;消除內心的雜訊,唯有單單將頻道對準愛我們的天父!  「耶和華的眼目看顧敬畏他的人 和仰望他慈愛的人。」詩篇33:18 ▌圖:蕭培賢   文:蘇惠玲

[料理小教室] 古早味香菇飯湯 2020.19

飯湯是南台灣特有的料理,據傳飯湯是農業時代因工作需要而發明的飲食,相信也是在炎炎夏日,可以一起來學習的一鍋到底方便料理。 前置作業-洗米、煮飯   紅蔥頭洗過後泡水約5分鐘,將外面的膜稍為剝除,切片備用,乾香菇稍為沖洗,靜置10分以上,待香菇變軟後即可切絲。 作法  1.油入鍋中,紅蔥頭片放入爆香至稍金黃色  2.放入豬肉絲。香菇絲一起炒至豬肉變白色  3.放入白胡椒與醬油,拌炒  4.倒入水2000 c.c或高湯煮滾  5.加入少許鹽巴,慢慢添加至合適的口味  6.飯盛入碗內,加入飯湯食材,灑點白胡椒粉即可趁熱享用 料理小秘訣  .用在飯湯的米飯,水量需要減少一些,以免米飯太濕黏影響口感  .紅蔥頭的外皮不要全部剝到只看到內皮,留少許乾淨外膜會增加香氣  .香菇不要泡水只要洗過靜置即可軟化,以免香菇的香氣流失  .飯湯口味需要比平時喝的口味再鹹一些,因米飯加入湯內會稀釋湯的口味  .可以隨個人喜好升等飯湯食材:花枝、蝦、蚵等, 於湯煮滾後加入海鮮食材複滾即可 材料  豬肉絲-半斤300g  乾香菇-適量(約大6朵/小10朵)  紅蔥頭-5顆  豬油或蔬菜油-2大匙(約30g)  白米2杯(量米杯)需預先煮好 調味料  鹽-少許  醬油-3大匙約45g  白胡椒-1匙約5g ▌約翰牧區/蔡姈燕

[牧區介紹] 路加牧區 同奔天程,走窄路 憂喜與共,愛倍加 2020.19

◎牧區簡介(成立多久與牧區演進)。  路加牧區成立於2003年,現有14個小組及2個媽媽小組,區牧是劉韶恩牧師,區長是駱重鳴傳道;路加牧區堪稱是南聖最會尋幽訪勝的牧區。當教會各牧區都未曾前往離島旅遊時,路加牧區在2006年七月碧麗絲颱風後,隔天就踏上了綠島,去年四月還前往澎湖;除了離島,台灣本島從南到北,幾乎都有路加牧區的足跡,神豐盛的恩典總是超過我們的想像。  牧區另一個特色是:最喜歡一起練歌。每次的獻詩服事,讓大家有機會分四部唱歌,雖然有許多弟兄姊妹還不會看譜,或是音不太能唱準,但是因著彼此提攜與包容,很享受在音樂與服事中。  Q:小組特色是?你認為哪個小組最聒噪/最有氣質/最穩重/最有深度/最會玩…  恒毅小組是牧區小組中永不冷場的,每年他們有自己的退修、秉燭夜談行程。 順賢小組是最穩重的小組,雖然成員都住在東區,但是每個主日仍然準時到教會崇拜,帶孩子參加主日學。  雯卿小組和秀裙媽媽小組是最活潑的小組,雖然有許多成員是單親,但是大人、孩子都很快樂、不孤單。  重鳴小組是跨年齡層的小組,從三十幾到八十幾歲,在主裡都能打成一片。  宏州小組、宗道、宗鴻和佳靜小組是最有深度的小組,因為四位小組長都十分善體人意。  憶南小組、忠昇小組和道育小組是最有氣質的,要找竹籃巧手、烹飪老手、吉他快手、花草能手盡在他們之中。  志全、大瑋、睿謙三個社青小組是路加的生力軍,有了他們讓整個牧區更有動能、動感,不愁沒有鼓手、琴手、吉他手、歌手與舞者。 ◎牧區的目標與口號是?  《起來榮耀》是路加的「區歌」,我們這群蒙神揀選、蒙神拯救的人,在主裡一起學習,不論何事都要榮耀主,成為主復活的見證人。 ◎牧區一起做過哪些值得回憶的事?  夕陽競舟、水塘施洗:幾年前端午節前夕,牧區的弟兄姊妹們,傍晚時分在安平台江附近的水塘中,特別為幾位弟兄姊妹舉行受洗的聖禮,一起見證新生命!  幕前幕後、齊心「苦盡」:幾年前的年度戲劇之夜,路加牧區曾合力演出「苦盡」,劇本是碧璉姊妹撰寫,內容取自她父母手足的真實故事,「苦盡」的甘甜仍存在大家的心中。       ◎牧區有沒有合作的宣教單位?簡介合作心得?  路加牧區長期關懷阿里山鄒族教會,如山美、茶山、樂野、嘉山、里佳、逐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