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8, 2020的文章

[南聖頭版] 從啟示錄看今日 存儆醒的心持守到底 2020.10

三月1日高敏智分享主日信息「從啟示錄看今日」,2020年是災難頻傳的一年,種種災禍令人聯想到啟示錄的預言,正在一一應驗,這也標示著:主再來的日子近了。而知道這樣的警訊,對教會有什麼幫助呢?基督徒面對末世,要存著儆醒的心,預備好自己等候末後的日子。  高牧師指出,教會中有許多人會誤會,只要有熟悉聖經就一定得救,但在啟示錄提到:「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啟1:3),事實上,更重要的是「遵守」,有沒有人知道真理,卻錯失了福分呢?聖經中富有的少年官就是一個例子,所有律法都明白,但無法捨棄所擁有的、委身於主,這是我們的警惕。  啟示錄所提到的非拉鐵非教會,是得神稱讚的教會:「你略有一點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但神也警戒他們:「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奪去你的冠冕。」冠冕是可能失去的,特別是我們做得很好的時候,在屬靈方面有特別的成就、特別的醫治、特別的榮耀,將是最危險的時候,驕傲是隱藏的危機,有了一點點成就之後,開始有自己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的教導,因而被撒旦擄去。  當第七位天使吹號時,世上的國成了主基督的國,到那時候,凡屬主的人都要被提,死人也要復活,而那些被撇下的人,所面對的是巨大的災難和永遠的棄絕。從現今看啟示錄,許多事情漸漸地應驗了,不要等到耶穌再來的那日,才回頭來看聖經,因為聖經所述說的故事,都是在講耶穌將要來的那日子。災難是警訊,提醒祂的子民儆醒度日,以聖潔的裝飾等候耶穌基督,因為「非完全沒有人能見主」。  ▌本報訊

[門訓消息]《蒙大恩的女子》智慧與美麗的操練 2020.10

本季門訓陸續開課,上週《蒙大恩的女子》、《創世記》、《約書亞記》、《PowerPoint基礎課程》、《藝術欣賞》一一登場,本季主打課程《蒙大恩的女子》,由洪瑞玲牧師領軍,邀請三位媽媽小組長曉淳、淑華、俐瑀一同分享,上週第一堂課,邀請高敏智牧師開場,分享的主題:「智慧與美麗衝突嗎?」我們追求的美麗不限於外在的層次,而是在於我們所展現的氣質,生命的「可愛」比漂亮更重要。通常一個女人會同時扮演不同的角色:妻子、母親、女兒……等,高牧師提醒姊妹,讓自己成為智慧的婦人,而不是貽羞的婦人,我們的丈夫是否因我們的存在而得尊榮?課程當中,讓學員們分組討論,透過問題的分享自我檢視,洪瑞玲牧師也以自己的生命經驗為例,長久以來扮演「牧師娘」的角色,雖然走過一些掙扎,但結婚愈久,愈欣賞自己的丈夫,人生也愈來愈甘甜。參與課程的姊妹們說:在課程中受益匪淺。      除了針對姊妹的需要所開設的《蒙大恩的女子》,今年四月也有為弟兄量身打造的《Be a Man 作個大丈夫》,弟兄該如何讓自己有責任、有肩膀,進而擔負家庭和屬靈引導的責任,歡迎弟兄們踴躍參與。 ▌本報訊

[牧者觀點] 為什麼基督徒一定要饒恕?當遭遇到不公平的對待,基督徒只能默默承受嗎? 2020.10

耶穌在馬太福音16:5說:「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為什麼要饒恕人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天父饒恕我們所犯的更大的罪,比起別人得罪我們的罪,都還要大得多。知道自己被救贖全然是上帝恩典的我們,豈不是也應該效法天父的榜樣,饒恕他們嗎?  這是許多人心中都問過的問題:別人說話刺傷我、故意阻擋我、攻擊我、惡意批評……甚至有些人的家人是被殺人兇手殺害的……這些事情怎麼能忍受?怎麼能視若無睹?是的沒錯,當我們選擇原諒別人的時候,往往需要對方的道歉、彌補、時間的沖淡,才能漸漸走出受傷的情緒。但是上帝要我們做的,是在你還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的時候,選擇原諒傷害你的人。這怎麼有可能做得到呢?基督已經為我們做了最好的示範:「祂在我們還在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了,祂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你說我真的無法饒恕他!長年的傷害已經在我心中累積極大的痛苦!你應該懇求主賜給你恩典,能夠愛那傷害你的人。你也曾經將罪惡的釘子刺入基督的手掌之中,祂在痛苦裡面原諒了你。祂是如何做到的呢?祂順服天父的旨意,知道唯有這樣才能拯救人的罪;相同的,順服神的旨意去饒恕人的過犯,你也會同樣得到百倍的祝福!有的時候神不要我們活在苦毒當中,而當你一直無法饒恕別人的時候,你是活在痛苦的牢籠裡面!要脫離這樣的綑綁,你必須要倚靠神的愛來勝過。當然,神並沒有勉強我們必須要馬上放下所有情緒來原諒人,神也給我們時間,讓我們能一步一步走上正確的道路。  有的時候,神並沒有要我們默默承受所有的情緒。面對社會的不公義、欺壓,我們有一個永恆的盼望,就是知道賞罰在於神,時候將到,祂必審判。神要我們不要做別人的審判者,因為罪人無法審判罪人,唯有神能夠賞罰人。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有情緒、委屈,神並沒有說不可以有這些情緒,神說要交託給祂、信靠祂、等候祂。你可以不要安靜不作聲,相反地,你可以向神哭訴、向神呼求拯救!但是許多時候我們做的不是等候觀看上帝的作為,而是控告、批評、反擊,靠著自己的血氣來發洩情緒。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看出關鍵點了嗎?饒不饒恕,重點是我們自己!當我們越不過去,我們無法繼續相信神。而當我們的手緊緊抓住那些傷痕的時候,我們幾乎無法過我們的生活了!  你還在情緒的糾結裡面嗎?今天誰又得罪了你呢?相信上帝的話語,倚靠上帝的恩典,走出饒恕的步伐,脫離控告與憤怒,過一個得勝的生活

[攝影天地] 天羅地網 守株待兔 2020.10

曾經有過經驗~走在充滿芬多精的森林,享受城市沒有的悠閒,冷不防一臉就跨進了蜘蛛的領域,黏膩的驚恐及甩也甩不掉的蜘蛛絲。  電影「蜘蛛人」以蜘蛛絲擋住疾駛中的火車。的確,它有超強的物理韌性。  蜘蛛網,是牠設的陷阱、也是牠的家,構圖是非常科學的令人讚嘆!主節奏最難,吐第一條絲要靠風力飄到某一固定物,以此為基礎編織ㄚ型絲架,或垂直或左右橫向,俐落形成我們熟悉的放射狀骨架(牠走的路線沒有黏性),最後以反時鐘編織環形、具黏性的絲網,完美陷阱就等著獵物上門。  不管用伏擊戰術、直接追捕,對空氣、地面和絲線的震動都極為敏感,神賜牠隨時警戒的心,對不同的獵物用不同的戰術的智能。 ▌圖/蕭培賢 文/蘇惠玲

[牧者心語] 生命的榜樣 2020.10

生活中我們需要不斷地抉擇、做決定。生命中有許多的難題與解不開的結,我們需要有人成為生命的榜樣,幫助我們、鼓勵我們,就像汪洋中的燈塔指引前面的方向。  17世紀中期的歐洲爆發黑死病,一年不到,歐洲人口減了一半。英倫半島以倫敦為中心的中南部是重災區,英倫半島的中北部卻幸免於難。原來在英倫半島的南北接壤處有一個村莊,叫伊姆村,有一位從倫敦來的商人,將黑死病帶了進村子,村民們非常驚慌紛紛想往北部逃離。一個叫威廉的牧師堅決反對村民們朝北逃離,他對村民們說:「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如果已經感染了,逃與不逃都是死,但逃出去一定會傳染更多人。留下來吧,讓我們把善良傳遞下去,後人會因禍得福。」  村民們在威廉牧師的勸說下,都表示願意留下來。在黑死病的肆虐下,村民們紛紛死去。這個344人的小村莊只有三十三人活下來,其中多半是未成年的孩子,威廉牧師本身也是死於黑死病。但就是這個伊姆村,成功阻截了黑死病往北傳播。威廉牧師讓每一個垂危的病人都提前寫好自己的墓誌銘,今天伊姆村的遊客,都能看到三百多座墓碑上感人的語言。威廉牧師的墓碑只寫了一句:「請把善良傳遞下去。」這就是生命的榜樣,即便是死,也要善良,也不能喪失對人的愛。威廉牧師的生命不僅影響了全村莊,而且拯救了英倫半島大半的人。威廉牧師慈悲憐憫的愛心,阻止了瘟疫的蔓延,卻延續了最無私、捨己的愛。  在聖經裡,讀到值得我們效法的榜樣──耶穌。「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2:5-11)耶穌透過祂的所作所為讓我們明白祂的價值觀和選擇,進而了解祂的心。耶穌的生命是一個謙卑、順服到底的榜樣,我們是否效法耶穌基督的生命態度?祂將高看作低、將強看成弱。有一本書叫做「向下的移動」,內容說到我們經常是表揚「向上移動」的文化。許多的基督徒,受到世界「向上移動」試探的影響,成功成為大家的偶像,然而耶穌選了一條最徹底的謙卑向下之路,將世界不斷往上爬的價值觀拋在身後。我們需要檢視真實的內心世界,向下移動,倒空捨己。耶穌是神,祂可以呼風喚雨,不用理會我們這

[天父的心] 認識布農部落 2020.10

1984年,布農文教基金會創辦人白光勝牧師抱著麥子落土的精神,回到家鄉台東縣延平鄉服務,深深體會到原住民工作千頭萬緒,唯有從部落做起、實踐才是道路。1994年起,白牧師試圖尋找一個文化傳承與經濟生機兼顧的模式,而布農部落正是實踐希望工程的場域。1995年在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協助下,創立了第一個由原住民成立的「布農文教基金會」。  布農文教基金會自1995年成立以來,從1個工作人員到現在70多名專職人員、40名兼職人員,創造出自給自足的產業模式,讓延平鄉居民得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有尊嚴的生活著。  為根本落實原住民的重建工作,使族人自給自足,讓國人深度參與,目前布農部落休閒農場規畫了部落劇場、部落民宿、部落風味餐廳、部落咖啡屋、編織工作坊、會議室、農場、畜牧場、農特產加工室、便利商店,河堤公園、蝴蝶谷區。  惟布農部落之前一直尚未通過成為合法的休閒農場,不過他們的案例是早在休閒農場法規通過前就已經發生及存在,所以努力申請19年,知名「布農部落」終於在2019年成為合法休閒農場!自從大約十年前左右,高牧師到布農部落認識了白牧師,開始有了雙向互動,從白牧師的事奉心路歷程學習到神的僕人該有的特質,白牧師經歷本身患有小兒麻痺、又是原住民身分,所以從小受到很多排擠,但樂天的他依然願意為主奉獻,用信仰幫助部落族人走出弱勢、酗酒、失業…等的問題,改善很多部落的民生、經濟、和心理問題。白牧師透過愛族人的心及福音的異象,篳路藍縷,讓布農部落漸漸成長茁壯,外表看似風光,背後卻有很多血淚的故事,過程中也產生很多族人之間的誤會和失和,產生很多眼淚和傷痕,但靠著信仰和對族人的負擔,還是一步一腳印地前進。記得我三年前去當志工時,白師母說過,很多人以為他們已經穩定賺錢,但實際上每月經濟能打平就不錯了,他們不拚營業額,不拚經濟,成立布農事業乃是為了幫助社區弱勢家庭,成立基金會、曾經設立免費幼稚園、課輔班,助人走出貧窮、使大家的心靈得到富足!聽了很感動,他們用實際行動,帶領弱勢,實際與他們參與課輔班、送餐計畫……等,早晚都有禱告、晨更,看出他們經營部落更是要幫助社會、榮耀上帝!  相信未來南聖和布農部落還有很多合作的機會,歡迎大家一起參與各樣的事工。到台東時,不妨去鹿野參觀一下這個美麗的農場喔!(本文前半部介紹參考布農部落官網) ▌高頌和傳道

[牧者分享] 生命中的歸屬感 2020.10

我生命中的歸屬感在哪裡? 我們大部分的人,從出生開始,第一個感受到有歸屬感的地方應該是我們的家,我說大部分,並不是指所有的人,因為有些人出生就被遺棄,或是後來遭遇生活的巨變等等。 但是有時候這種關係很微妙,以前我們跟奶奶住在一起的時候,每年的過年或是重要節日,叔叔、伯伯、姑姑……都一定會來家裡團聚。後來奶奶愈來愈老,甚至開始有失智的狀態,親戚還是一樣會來……即使她已經不太認得人。就好像這個長輩,只要還活著,就是一種家族的凝聚力,可是奶奶過世之後,這樣的凝聚力就變弱了,除非家族中有人起來做連結的動作,不然親戚們就愈走愈遠了。 當我的父親2016年過世以後,我開始在思想「家」是什麼?家裡少了爸爸,我有時候會覺得,這個地方不像我的家,這是我哥哥的家,雖然我們的感情還是很好,可是就有所不同。我覺得在這裡,我沒有那麼強烈的歸屬感…… 歸屬感跟財富無關、跟房屋大小無關、和「關係」有關。 詩篇84篇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的居所何等可愛!……如此住在你殿中的便為有福!他們仍要讚美你。」麻雀雖然小,卻能在祭壇那裏找到房屋……更何況是人呢?住在神的殿中是甚麼意思呢? 詩篇90篇是詩篇中唯一由摩西所寫的詩,是他晚年生命的精華。他說:「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從亙古到永遠,你是神。」對於一群出埃及、在曠野漂流的百姓,「居所」意味著甚麼?埃及不是他們的家,應許之地似乎遙不可及,曠野四十年,摩西看見一個世代被神懲罰滅絕,一個新的世代興起,「曠野」,不是居所,是他們承擔神憤怒的所在。 摩西這樣說:「你世世代代做我們的居所。」摩西對神有一種超越的認識,他點出一個重點,他的子民就是住在神的裡面……埃及不是家,曠野也不是。 今天的我們,我們的居所在哪裡呢?難道我們要把戶籍遷來教會嗎?有一個叫做「家」的地方,是我們每天睡覺、最自在做自己的地方…… 詩篇63:1-3(大衛在猶大曠野的時候,作了這詩。) 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我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你,為要見你的能力和你的榮耀。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讚你。 有一天在讀這篇詩篇的時候,我驚覺到一件事,大衛在躲避掃羅追殺的時候,他不能到神的聖所朝見神?!因為掃羅一定會殺他,他去了一次,就讓所有幫助他的祭

[天路歷程] 上帝的愛讓我重生 2020.10

從小隨著家人舉香拜拜,從來也不覺得拜拜不好,因為我會擔心、恐懼很多事。無論婚姻、工作或小孩遇到無法解決的事,我就去拜拜,後來覺得拜到頭昏腦脹,也覺得拜太多更混亂。十幾年前,因小兒子與丞昕是幼稚園同學,所以認識了素敏,知道她是基督徒,可是沒有多大想法,只覺得她的笑容很可愛;七八年前因工作認識了衛國街教會的牧師、牧師娘,覺得他們好慈祥,讓我對基督信仰想進一步的認識。因著素敏姊妹的笑容,讓我鼓起勇氣踏進教會,一開始是悄悄來、悄悄走,想知道這位神跟以前拜拜的神有何不同?經過三年的觀察加上期間發生很多事,讓我更堅信,時間到了!我要正式成為神的兒女!  我接受基督信仰後有甚麼改變呢?  自從信主之後,夫妻比較不會吵架!家庭氣氛比較好。  不會半夜覺得鬼壓床,能睡得安穩。    我的大兒子受到上帝派天使幫助他,解除重大患難。  去年我在工作上一直無法突破瓶頸,上帝幫我解決財務的困窘,我非常感謝上帝。 我的娘家及先生、小孩都知道我要改信主,他們沒反對,是上帝讓我勇氣跟大家表明我的信仰。  以前工作上只要有成交,就會生病,信主之後,當身體有病痛時,禱告之後,就會自然好了!很神奇!  結論是:我只有小小願望,希望我家人親友過得好,只有上帝的愛,才能讓我重生,透過我,希望可以讓他們在人生旅途上有盼望,感謝主! ▌ 保羅牧區 陳淑娥

[天路歷程] 啊,這就是生命的滋味 2020.10

在一生中(從出生到現在),若要用「兩個字」,名詞或形容詞,有沒有哪兩個字是讓你印象最深刻的?  閉上眼睛,立即浮現腦海的是「等候」。  我喜歡的一本日本小說《昨日咖哩明日麵包》,後來拍成日劇,其中有一幕,說到男主角年紀輕輕因病住院時,描寫女主角和男主角的爸爸一起在醫院陪伴掛號、看門診、等檢查、等報告、等領藥…諸多不得不「等待」的心情糾結。女主角說到:「雖然明明沒有做什麼,卻覺得好累」。  是的,只要曾經陪伴過親人就醫看診,或照顧病人住院,一定明白這種無奈,特別是當你知道所照顧的人剩下的日子可能不多的時候,這些等待,都像是一首首緩慢、聽不太下去、卻不得不聆聽的低鳴哀歌。  爸媽生前每次到醫院時,通常一般的門診,我就須挪出一整個上午或下午陪他們。幾年前,小組有位姊妹每週到醫院門診和化療時,就需用到一整天。擁擠的候診間、來來去去躺在病床上預備檢查的患者、坐在輪椅上由外籍看護推著看診的年長者,大多數的人眼神常是空洞的,伴隨著門診就診號碼燈一閃一閃的,是許多患者本身和家屬無聲的嘆息。  但,老實說,我並不討厭這些等待。  身上隨時有本書也等著我閱讀,而更多的時候,我和父母還有與陪同的姊妹,往往在這些漫長的等待中,有很好的聊天和難得的深入分享。  特別是和爸媽之間,也因為來醫院,不得不放下平常忙碌的事情,這段時間雖不是什麼舒服的旅遊或悠閒的時光,但卻能很「專注」的在彼此的身上。記得爸爸聊了很多以往的輝煌事蹟,媽媽則談了很多她掛心的事情,包括那些可能她離開世上後,我們小孩需要幫她做的「禮數」或各樣大大小小的事情。  跟小組的姊妹,一樣的,因她還有年幼的孩子,我們一起在這些時間中尋求神的智慧,也一起想辦法處理她所面對的各樣挑戰。  多年後,在回顧這些記憶,並沒有「漫長等待」會有的焦躁印象,反而是一種雖談不上愉悅,但卻是另一種「滿滿」的感恩情懷。  啊,這就是生命的滋味。  神沒有應許我們的一生會天色常藍,無災無害,但祂應許祂會與我們同在,祂絕不會撇棄我們。神,把「祂」自己給了我們。  在「等待」中,我們最需要的不是理智上大家都知道的各種建議,也不是說來容易的種種「看法」或「知識」,在這些「不得不」的等候中,我們需要的是「生命的陪伴」。而生命中蘊藏的珍寶,往往是需要在不順利或苦難的熬練下

[天路歷程] 相約在晨禱 2020.10

二月19日荑芬媽媽小組的姐妹們,把握住開學前的機會,帶著孩子們來到教會參加晨禱。在禱告中不僅為著自己、家人,更為著國家、全世界來禱告,祈求能更明白神對這世代的心意,也希望帶著孩子一起來到神的面前,一同來認識這位上帝,不僅與神更親近,更是享受美好親子時光。最近這段期間新冠肺炎的疫情使得人心惶惶,但越是這樣艱難的環境,越是要彰顯神的榮耀能力,此時還能夠聚會,大家都是充滿著信心與感謝,心中更是無比的喜樂。     晨禱會後姐妹們分享這段時間的心情感動與改變,彼此關心代禱:有姐妹體會到簡單過生活的幸福,發現到內心其實真正需要的東西不多,只要先求神的國和義;有人更懂得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每一刻,也開始學習關心別人的需要,不抱怨生活,學習凡事感謝。在此次疫情中,生命,人心皆如瓦器般軟弱、不堪一擊,但若有寶貝放在瓦器裡就能顯出莫大的能力,因為知道我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全我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因此我們不害怕,把握每個機會,緊緊跟隨教會的腳步,讓神來掌管我們一生,讓生命能真正改變,成為合乎主用的器皿。 ▌彼得牧區 陳姿君

[高中牧區] 二二八退修會 陽光、沙灘、排球 創意無限 2020.10

二二八連假,高中牧區退修會──陽光‧沙灘‧排球,在觀夕平台登場。因著武漢肺炎疫情,原本預計的台東布農部落體驗簡化為沙灘排球暨淨灘體驗,晚上回到教會享用歐式自助餐,以及小家遊戲對抗賽。  抵達海邊,學生立即解放,火速淨灘後,隨即衝向大海。幾位同學預備了簡易道具,為了沙灘排球賽預備場地,架設簡易球網,並清除球場範圍內的碎片、貝殼,採取自由組隊的方式進行。沒有參加球賽的同學,在午後的沙灘踏浪(或被丟進大海)、堆沙(或被沙掩埋)、和閨密來點精心時刻,或是隨處取景拍攝網美照,溫暖的陽光配上涼爽的海風,閒適的午後時光適合放鬆放空。晚上的聚餐時間,配合小家的遊戲競賽,以及switch遊戲機加持,晚會的尾聲在舞蹈競賽中衝上高峰,發掘了許多隱藏的舞蹈人才,在喜樂的氛圍中結束一天的退修會。 ▌高中牧區   李慧貞報導

[約翰牧區] 手語教會 在約中與神相遇 2020.10

二月23日主日由李映潔姊妹分享主日信息,與約翰牧區同工於臺南手語教會服事。映潔姊妹以「創世記12章1-9」分享,主題為「在約中與祢相遇」,以巴別塔的故事,人想高舉自己的名,就無名;人若高舉上帝的名,就得名。來為今天的主題拉開序幕。上帝主動揀選亞伯蘭,跟他立約,要他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前往未知的迦南地去,他必得到祝福。創世記12章2-3節神對亞伯拉罕說,『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於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好美好有安全感的應允,雖然看似強人所難卻是亞伯蘭強大的後盾,因為亞伯蘭有真信心,知道對他說話的是誰,信心就是根據我們知道的事實,相信我們未看見的事情。而事實是耶和華是上帝是神,祂要掌管我們的生命。  這不僅是亞伯蘭的故事,也是我們的生命故事,當我們相信耶穌基督,我們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因為耶穌基督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因此我們也在這個約定裡有份,神的祝福,使人跨越自身的限制,使人有勇氣踏入未知的應許之地,你自身的限制,反倒是成為神彰顯神蹟的器皿,祂要幫助你跨越所有限制,相信就帶來經歷,經歷由相信而來,主要使我們得地為業,讓我們在這樣的約中常常與神相遇。 ▌約翰牧區  張智晴報導

[摩西牧區] 郭毓軒弟兄分享 贈送聖經 領人歸主 2020.10

新春過年後,摩西牧區弟兄姊妹於二月23日主日崇拜後,再次聚集雅歌廳,聆聽「營養師」郭毓軒弟兄訊息分享,而這次主題不講「營養方面」的信息,而是述說「贈送聖經、領人歸主」的故事。  郭弟兄參與“國際基甸會”,其主要目的就是贈送聖經,將大有盼望的消息分享給世人。分送的範圍相當廣闊,從各地飯店內房間到櫃檯、學校老師、學生、行政人員、監獄裡的受刑人、軍警朋友、醫院、人潮多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贈送聖經,不僅是送出一本印刷品,裡面包含了上帝的話語、訊息與力量。主的恩典早已恩賜給你,只要你承認,上帝的話語是有力量的。因為是國際事工,曾經兩度自費前往非洲「烏干達」與「尚比亞」贈送聖經,繞過半個地球,人生地不熟,必須要有迦勒的勇氣,送學生聖經,帶領學生信主,成全眾聖徒。特別是穆斯林的國家,也有軍警朋友接受聖經後承認這是好東西,是又真又活的神。「耶穌愛你,我也愛你,上帝祝福你。」就這一句話,送上一本聖經,多麼美的祝福啊。  末了,他引用羅馬書15:13經文:「但願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互相勉勵,願教會伸出去的宣教,讓我們為了得救的尊榮,一起努力吧! ▌摩西牧區  蔡靜芳報導

[國中牧區] 退修會 喜樂的心 乃是良藥 走出戶外 充滿歡笑 2020.10

感謝神,賞賜二二八有風和日麗的好天氣,讓國中牧區可以在教會內與戶外,透過精心設計的活動,一起同樂,完成一年一度的退修會。  去年輔導們以精心的活動設計,且在教會過夜的模式,省去跨縣市的奔波與開銷,頗受學生們喜歡。今年在新冠疫情嚴峻的考驗下,我們仍不讓學生失望,會前的詳實討論與分工,龍祥哥用盡洪荒之力,以學生靈修的聖經經節,設計「全員逃走中-經文注音版」;在櫻勳姐的統籌下,輔導們與一些學生合力完成「密室逃脫」--四道關卡的場地布置。  「全員逃走中」是以注音符號與調號為基底,配上活動主軸的聖經經節做密碼,各組學生需發揮同心協力的精神,彼此掩護,腦力激盪,才能破關。  今年的「密室逃脫」,也配合大衛王的時空背景,布置場地,訓練學生有鉅細靡遺的觀察力、統整能力與共同討論的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過程需抽絲剝繭,找到密碼,難度頗高,最終還是有學生在輔導的提示後,恍然大悟,順利解答。  午餐稍作休息後,大家散步到附近小學,玩起各種體能與鬥智的活動。俊生哥與頌和哥規劃好幾個精彩又有趣的闖關遊戲:「羽球九宮格」、「寶寶來啦」、「四兩撥千斤」、「巨無霸排球」……等,讓國中生連續上了三節體育課,歡樂滿堂,都不會累。  在傍晚時分,伴著溫煦的斜陽,相約明年再玩一次。 ▌國中牧區  林淑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