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2的文章

[南聖頭版] 原住民主日 超越族群 在基督裡同歸於一 2022.13

3月20日台南聖教會原住民主日,七個原住民教會共襄盛舉。多元族群是台灣歷史發展的祝福,但族群的撕裂與張力,也寫下悲傷的歷史。原住民走過艱難的日子,在這塊土地上,曾經佈滿他們的眼淚和傷痛,只有神的愛可以真正恢復一個族群的尊嚴,上帝賞賜給原住民獨特的歌聲,以及台灣長子的位份,透過合一的敬拜,體現了神國的豐富,在天上、地下,一切都在基督裡同歸於一。  來自台東的布農部落、南投的布農族人倫教會、阿里山鄉的鄒族樂野教會,屏東排灣族的有:新路循理會、玉泉教會,以及平山教會,其中玉泉教會、平山教會都是第一次蒞臨南聖,還有南聖的老朋友福山門教會,他們來自永康,也是排灣族的教會。七個教會的讚美詩歌,深具穿透力和震撼力,歌聲與敬拜,所唱的是他們的生命,是他們與土地的連結與感動。  第二堂主日崇拜,由布農部落的白光勝牧師分享信息,主題「神竟然眷顧我們們」。白牧師的信息所帶出的力度,來自他與神同行的故事,作為一個弱勢的原住民和小兒麻痺,神卻使用他成為「布農族的拐杖」(報章媒體給予白牧師的敬稱),今年68歲的白牧師,感嘆生命的流逝,但在神的話語中找到盼望:「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這是我們生命的寫照,走過「不被看好」的日子,後來卻經歷到神的榮耀豐富,布農和南聖的故事這麼相像,都是從「異象」出發,過去,有許多「人」的聲音打擊這條道路,卻沒有改變「神」給的方向。白牧師說:「異象,是現在看不到,卻在未來逐漸實現的,有一群弟兄姊妹,在還看不到的時候就願意順服,這是教會的福氣。」白牧師勸勉弟兄姊妹,趁著白日多做主工,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流淚撒種必歡呼收割。  布農族人倫教會分享的曲目〈獵槍祭歌〉、〈Fancalay美好的日子〉、〈堅強起來〉,全天文牧師分享人倫教會和南聖的友誼長達八年,教會短宣隊這八年來幾乎年年到訪,只有疫情期間暫停,南聖短宣帶過的小孩都長大成為大學生了,一路走來充滿感恩;來自阿里山鄉的鄒族樂野教會,由安淑美牧師領軍,他們遠道而來,獻唱了〈神愛世人〉,安牧師也表演了鄒族的傳統樂器鼻笛,本次參與的多是教會的年長者,不常有機會離開部落,讚美的歌聲格外令人感動。本次的原民主日以排灣族教會為大宗,來自屏東的新路循理會、玉泉教會、平山教會,都是排灣族為主體的教會,新路循理會由黃惠梅牧師帶領,獻詩的曲目〈讚美主〉、〈malji malji ti yi su sa ma〉,新路教會經歷十

[牧者心語] 神所成就的事 2022.13

「神祢不是應許我會有好的學校?為何我的成績出來會是這樣?」「上帝你不是答應我了?這不是我要的啊!!」每當我們有感動說神已經給我應許,但為何總是盼不到結果?面對渺茫的未來,不知從何可看出應許實現的任何跡象?  我想這是基督徒多少都會遇到的狀況,而且自義的我們還會覺得,就客觀的角度來看,我們所求一切都是為了神的國神的義,但再怎麼等啊等,自己的下一步仍然不知道該怎麼走、家人也遲遲未信主、這世界也照樣動盪….,難道神真的不顧念屬祂的兒女、神遺棄我了嗎?  最近在一次聚會中聽到了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所說的一段話,當時正值美國南北內戰,南方與北方軍隊打得如火如荼,南北軍的基督徒們都向神迫切禱告,求神使自己的陣營能打勝仗,我相信兩邊陣營都不乏有屬神優秀的基督徒,那神到底要聽誰的禱告?是不是誰的信仰較虔誠,神就聽誰的?或許我們常常陷在這樣的迷思當中,認為我們與神的關係越好,神比較會聽我們的禱告。當林肯總統的朋友對林肯說:「我希望上帝站在我們這一邊!」林肯說了一句很有智慧的話:「我在意的是人民和我是否站在上帝那邊?」讓我們站在上帝這一邊吧!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約1:1-2)」、「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14:6)  神用祂的話回答了這一切,神所做的每個決定完全不在於我們對神的虔誠、也不是我們對神做了多少事,而是祂本身就是真理,只有神最清楚這件事的本相該如此。至於那些南北戰爭的基督徒,如果雙方領導者都清楚禱告的結論應該是「歸耶和華為聖」「如果是神會怎麼做?」,說不定這場戰爭根本就不會演變如此。  我們對神的禱告是「與神同行」或是 「神與我們同行」? 我們要「求神陪我們走我正走的路」抑或是「求神陪我們走祂的路」哪樣比較容易呢?  回到一開始我們對神禱告的那些吶喊,為何神還沒給我人生下一步的指示? 為何我的病還沒好? 但如果說…其實神已經給我們回覆,只是這答覆不是我們要的,如果神對一個癌末病人說:「我沒有要醫治你,即或不然,我要用如此的你彰顯我的榮耀,這就是我的回應。」弟兄姊妹你曾想過接受那些不是你所求的答案嗎? 神的旨意人難以測度,我們是否真能含淚在神面前說:「願我以你的旨意為樂,是的主我願意。」?  神在歷世歷代中,藉由許多我們不願接受、那些尚未看到改變的事實去成就了祂的工。在舊約,以色列人在埃及哭求400年,神才用摩西回覆他們,在

[聚焦聖經] 《出埃及記》「會幕」的意義與重要性 2022.13

夜訪「會幕」  牧者團隊夜間抵達台北萬里的孫理蓮芥菜種營地,現在更新為聖經文化園區。晚間例行的分享聚會結束後,我們一起在星空下走向園區中的「會幕」。越靠近,就越肅然起敬。當我站在會幕的外面,有一點感受到出埃及記中百姓的心情,又有點懷疑自己是否夠潔淨能夠進入這會幕和聖所。雖然這只是仿造會幕的樣式,讓我們可以將聖經裡的會幕描述更具象化,同時,也震撼了我們的心。因為深知若非耶穌基督成為那永遠的大祭司,救贖了我們,我們根本不配進入上帝的至聖所。 台北孫理蓮聖經文化園區- 會幕的陳設  然而,我們不是要回到舊約時代去守律法,因為耶穌已經成全了律法。我們也不是要崇猶,一股腦兒將猶太人的節期和文化復辟。透過這個會幕建築,從幕外,到外院、到聖所、到至聖所;彷彿上帝吩咐摩西製造會幕的命令,在這個空間裡迴盪。腦海中浮現出埃及記、民數記和希伯來書的相關經文與畫面。  如今上帝臨在每個敬拜祂的教會中,所有人都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至聖所,敬拜上帝、聆聽上帝、經歷上帝。在仿造的會幕中,我們的確體會到甚麼是敬畏(懼怕),也因此更能明白如何藉著耶穌基督,可以坦然無懼來到施恩寶座前。感謝神的救贖恩典,而聖潔、謹慎的腳步和敬畏的心是神所喜悅的。 會幕跟我們有甚麼關係?  很多人或許會以為出埃及記20章中頒布的十條誡命和25至40章的會幕建造,似乎是上帝給以色列人的誡命、律法和敬拜禮儀,並不適用於現今的基督徒敬拜生活、價值觀和道德標準。然而,從這些經文可以知道~以色列人曾經歷直接體驗上帝的同在,上帝向他們啟示如何來朝見祂、敬拜祂、事奉祂。世人不能冒冒失失的來到上帝的面前,因此,上帝揀選了利未人祭司在聖殿作為事奉者,並立下贖罪和獻祭的條例,整個會幕的設立和禮儀作為將來敬拜的一個影像。若我們想要更清楚會幕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必須同時對照希伯來書7至10章,「耶穌是大祭司,祂已經坐在天上至大者寶座的右邊,在聖所,就是真帳幕,作執事。這帳幕是主所支的,不是人所支的。…他們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狀和影像…。」  今天我們來到教會,若以會幕的禮儀規格要進到聖所、至聖所,祭司是需要自潔、贖罪後才能進入。彼得前書告訴我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祭司,因此,我們這有罪的人,要如何除罪? 才能來到聖潔的上帝面前?上帝是聖潔的,事奉祂的人也要聖潔。如今因著耶穌基督代替我們的罪孽死在十

[愛家專欄] 跳脫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 2022.13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經驗中間學習、透過所經歷的事情使得我們的生命得以成長茁壯、淬鍊成熟。經驗學習是推動我們生命成長非常重要的一環,但若是我們生命中累積一大堆錯誤的經驗,沒有透過教育或是生活環境中其他經驗的提醒或是幫助來校正,讓錯誤經驗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對我們的傷害就會非常大。有些生命經驗會內化成為我們人格的一部分,甚至成為我們處世為人、臨場反應的基礎,之所以會內化成為我們基礎的人格結構或是思想情緒反應的根基的原因,往往是因為這樣的經驗是由我們生命重要人士所形成,抑或是這樣的經驗在我們內在形成強烈的情緒衝突,這種「超級強度的刺激」會讓我們將所學習到經驗深層內化,形成我們性格和情緒反應的基礎,而我們成長背景對於我們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影響力,因此反思原生家庭在我們生命中的烙印、是我們走出陰影、再次擁抱陽光的關鍵因素之一。  基督徒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聖靈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和引導,不管我們的處境曾經遭遇多少扭 曲和難處,聖靈在基督徒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安慰、鼓勵、勸勉、引導」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幫助我們回到神創造我們的心意、並幫助我們進入神的命定中間;基督徒的第二大優勢就是教會,教會既是一群被神呼召出來完成神心意和託付的群體,聖靈會在教會的群體中間引導帶領不同恩賜的人成為我們生命的祝福和幫助,將我們生命中的扭曲和不完全,在愛和扶持底下得到醫治和撫平,這也是以弗所書四章「神賜下不同恩賜在基督的身體」中所渴望達成的目的之一:「在愛中建立自己」。聖靈的工作非常溫柔,祂會提醒、引導、警告、而且絕對不會控告,對基督徒來說,我們需要願意有一個「絕對降服溫柔、願意面對生命真實景況的態度」,「堅持不抱怨也不控告的做法」 ( 特別是對原生家庭在自己生命中所造成的影響,沒有人是故意要這樣傷害我們…),「安靜等候定睛在神的身上」,我們在生命的深處必定得到神的安慰和全然的醫治。  我們常常不自覺放大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傷害和影響,甚至憂慮擔心自己無法跳脫原生家庭在自己生命的「挾制力」,以至於在夫妻關係或是親子關係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和問題,坦白說,這樣的想法都是在控告和內疚 ( 罪咎 ) 感作祟之下的產物,我必須先解釋──「沒有人想要造成傷害」,大家都是努力想要做到最好,在無能為力或是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所形成當下的結果,這不是一個人的責任,更不是當下所有在場的人的問題,有些時候我們必須承認我們

[天路歷程] 我已經有墓碑了!2022.13

每年的掃墓,都要看看墓碑上自己的名字。這種感覺很奇特,很多人甚至覺得不吉利,但客家人連祖墳的規定都要一致,目的就是為了兩個字——「團結」。同姓宗族必須在說好的日子都回來掃墓,只要有誰沒回來,不管你是離多遠的街坊鄰居都可以問你「啊你們那個誰誰誰怎麼沒有回來?」聽到的關心卻是帶給你無形的壓力,與眾矢之的的罪惡感。  小弟我,很榮幸的成為這個「眾矢之的」10幾年,然而卻不是因為沒有回去掃墓,而是我掃墓年年都到,但就是不拿香! 我自己親友就算了,像剛剛那些離超遠的街坊鄰居,甚至隔壁祖墳掃墓的人都可以質問你......不,指責你! 「為什麼不拿香?你這是不孝!」客家人這方面也超團結啊!  所以從高中信主成為基督徒開始,我就是個年年被「圍爐」的不肖子!我被圍在中間什麼事都不用做,因為沒人會聽我講話,但我卻在當下只跟一位說話,就是我的天父上帝!我只能禱告。  所以一個偌大的山頭佈滿了客家人的祖墳,所有人都在祭拜祖先,只有我在敬拜上帝!我連想要思念我的父親和最疼我的爺爺都沒有餘地。我的家族甚至開始討論起對於我的祖產分配權問題,即使我早已言明我不需要,然而更有趣的是,我的這些長輩親戚們早在我成為基督徒之前,就把這些他們所謂的祖產偷偷地轉移到自己名下了。  將近30年了,我還在這裡看著有我名字的墓碑,但我的身邊卻已沒有了那些「團結」的親友,因為他們為了所謂的祖產早已多年不相往來,現今只剩不到10個人來掃墓,甚至我們旁邊附近的鄰居祖墳,也已經冷清了好幾年無人光臨了。  只有我,在大家拿香拜拜時,我仍然在這裡敬拜我的天父上帝,也思念我的父親和阿公。而且每個在場的人都知道,我是個基督徒,至今我的名下沒有任何的祖產,而且我仍在這個家族中沒有離開。  感謝主,這個見證雖要經歷20幾年,但神能使用我成就這樣的事,我每年都在這裡獻上這莫大的感恩。 ▌馬可牧區 陳龍祥 

[聯合聚會] 擇你所愛 高中大學牧區科系博覽會 2022.13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轉眼間又再次來到人生一大十字路口;手上握著學測成績單,抑或是焦急等待統測來臨的高中生,是否在面對選擇時感受到了迷惘,看不清未來的道路究竟在哪呢?  三月十九日晚於雅歌廳,是高中大學牧區聯合聚會—科系博覽會。此次聚會「重金禮聘」六大領域中閃閃發光的大學生們,以文學院、商學院、理工學院、社會科學院、醫學院和媒體設計學院做主軸,和學弟妹們分享大學概況。  文學院代表-李孟軒弟兄以幽默風趣脫口秀風格,介紹國文系的真貌,詼諧精闢的剖析,讓全場大感收穫滿滿之時亦笑聲滿堂。  商學院代表-許詠筑姐妹首先強調統計不等於會計的概念,並藉由精簡的PPT和有系統的組織架構,協助高中生們理解繁雜的商學院科別,讓大家有初步的認識。  理工學院代表-水修澤弟兄不僅清晰有條理的介紹理工學院,亦藉由自身經驗、分享火箭製作等有趣故事穿插在科系分享中,使整體過程活潑生動,跳脫普遍對理工「無趣」的認知。  社會科學院代表-史牧群弟兄除了分享心理系的相關內容,亦告訴高中生們大學不只侷限於本科科系,其中包含轉系、雙主修、跨域選修等內容,大學處處都是學習的機會,提供給大家更多方面的參考。  醫學院代表-陳揚恩弟兄強調醫學領域以團隊合作為主要精神,以各科系的共同科目為「經」,好壞分析為「緯」,幫助學弟妹們了解醫學院相關科系以及未來的工作方向。  媒體設計學院代表-黃敬恩弟兄除了介紹媒體學院的概況,更跟高中生們強調:「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4:23)。升上大學遇到的身心靈變化,以及如何克服世界的誘惑,我們務必要時時靠神去面對,以祂為我們大學生活的核心。  最後,透過分組活動,以六大領域分群,使高中生能夠更加了解未來的去向並由輔導與學長姐們給予相對的幫助與建議。  曾有人說過到了大學就能夠好好玩4年,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螞蟻沒有元帥,沒有官長,沒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在收割時聚斂糧食。懶惰人哪,你要睡到幾時呢?你何時睡醒呢?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著手躺臥片時,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你的缺乏彷彿拿兵器的人來到。」(箴言6:6-11)願學生們都能夠將神擺在面前,以祂成為標竿,結合上帝的旨意與自身的喜愛選擇未來道路,好好裝備自我,等待神差遣做工的那天。  ▌大學牧區  黃芯妤報導

[南聖頭版] 建立基督文化的大軍 2022.12

台南聖教會3月12日拍攝錫安敬拜團、米迦勒敬拜團年度合照,高敏智牧師說,疫情後正式重調「錫安敬拜管弦樂團」與「米迦勒敬拜團」的格局,我們的三大重點: 建立基督文化的大軍 建立敬拜感動的心情 建立優雅喜樂的精準  教會所有的事奉團隊,以基督文化為基底,上週三高牧師帶領團隊前往日月潭耶穌堂,音樂、舞蹈、藝術成為媒介,旅客們雖然只是萍水相逢,但透過短短一個小時的音樂會,成為一個生命的祝福點,許多人第一次走進教會,是在日月潭的耶穌堂。  柳營加恩屋的事工,也在三月展開,加恩屋的課輔班,給當地孩子一個超乎想像的祝福,不同於外面的營利團體,加恩屋的設立是看見當地的需要,本季的加恩屋課程,以合唱團為主,預計五月增加音樂培訓課程。  基督文化是我們的武器,使南聖團隊在宣教工作上找到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