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部落巡禮] 到日月潭,一定會看到「邵族」文化 2015.37

◎高中牧區/邱燕碧師母

 今年暑假尾聲帶著高中牧區學生到日月潭一遊,欣賞了邵族逐鹿市集表演,更多瞭解與接觸邵族的文化,就在此次介紹可能是台灣人數最少的原住民。(行政院原民會公布是704人,但邵族人自己說是407人,低於官方人數最少的撒奇萊雅族549人,100年四月數據)

紹的意義與起源

 邵─Thao,原義是「人」,最初住在水社湖(就是日月潭前身水沙連)的西岸湖畔,所以被漢人稱為「水社化番」或「水沙連化番」。化番的意思是指漢化程度介於生番和熟番之間的族群,因此邵族可說是原住民族十族中漢化最深的一族了。另外,「思麻丹社」也是邵族的統稱,直到現在,日月潭周圍各族仍然稱邵族人為「思麻丹 (Shvatan)」。

 日月潭孕育了可觀的原住民族人文特色,與邵族人的命運唇齒相依。它也是知名的國際觀光勝地、台灣島的精神象徵地標,對於初次接觸台灣原住民族的觀光客來說,邵族的種種幾乎成為他們對台灣原住民族的印象了!

地理位置與文化特色

 分佈於南投縣魚池鄉及水里鄉,相傳邵族的祖先因追逐白鹿而遷至日月潭定居,其部落社會組織是以父系外婚氏族為其文化特徵,受漢文化影響頗深,但其固有的成分依舊存在,每家之客室內側左牆腳所懸掛的祖靈籃,為不見於其他族群的文化特質,頭目平時是部落祭儀的決策者與社會事務的仲裁者,職位通常由長子世襲,最具代表性的音樂是杵歌和杵音。

(一) 海陸兼具的產業文化

 邵族的居住地世居於日月潭畔,所以發展出海陸兼具的產業文化。其漁獵的方法相當多,如「浮嶼誘魚法」、「魚筌誘魚法」、「毒魚」、「網魚」等。

(二) 與觀光業息息相關

 由於水力的開發迫使邵族遷徙及放棄耕地,加上日月潭是觀光勝地,造成邵族在生產方式上從傳統轉而仰賴觀光業。

(三)著名的「湖上杵歌」

 「杵歌」包含「杵聲(杵音)」和「歌舞」兩部分;以杵擊石,發出叮叮咚咚聲即是「杵音」,再加上敲擊動作與樸素的歌聲,就形成「杵歌」了。「杵歌」多由邵族婦女所演奏,節奏強烈,廣受喜愛。

 「舂石音」是最具特色的文化風采,更是豐年祭儀中最重要的一部份,當族人在頭目人家舂起石音時,正是邵族豐年祭的前奏。

 「舂石音」的由來係邵族人以前住在Tarinkwan舊社時,水稻種植於Lalu的週邊,族人將稻穀從Lalu運回Tarinkwan,將稻穀曝曬,然後去殼,邵族人去稻殼的方法是由婦女用木樁在石塊上槌打稻穗,因各家各戶同時槌打去殼,造成部落叮叮咚咚的聲響,後來族人覺得合乎音感,且相當悅耳,就發展而成了「舂石音」。

 我們也在逐鹿市集有學生被邀請一起下去跳舞,感受杵音合音的美妙。

(四) 特殊的交通工具─獨木舟

 獨木舟是邵族特殊的交通工具,是將整支樹幹挖空製成的,無論在潭中載人、捕魚、運貨都非常方便。

(五) 祖靈的住所─祖靈籃

 邵族人將祖靈信仰實體化,創造出「公媽籃」,也稱之為「祖靈籃」。籃中盛放的是祖先遺留下來的衣服、飾品、珠寶,年代越久遠則放在越上層,藉以代表祖靈的住所。邵族的每一戶都會有一只「祖靈籃」,通常擺置在神桌上或離地約兩公尺的壁上。拜公媽籃是邵族主要的宗教及巫術呈現的方式,凡是族中之重要祭儀,例如播種祭、狩獵祭、拜鰻祭、豐年祭等,都以公媽籃為供奉的對象。這種崇拜方式,是邵族獨立成為台灣原住民一族的最主要特徵。

(六) 宗教信仰

 邵族的宗教信仰核心是祖靈信仰,祖靈能庇佑族眾,讓族人平安健康,且賜福給族人,使其代代繁衍並生生不息。「最高祖靈」住在Lalu(拉魯島--位於日月潭中,是全世界最小的島)的大茄苳樹上,是最具權威的神,其能驅除惡靈,是女祭司求巫的祖師。邵族祖靈則為各氏族的始祖。

 邵族雖可能是是人口最少的原住民族,但由於地屬觀光景點附近,是台灣人與觀光客所不陌生的,伊達邵碼頭的附近小吃都可看到濃濃的邵族文化,我們的高中退修會就是在吃喝邵族的美食中結束開心的行程,也加增另一番風情的味道。

「部落之旅」專欄主要介紹台灣原住民的人文風情及當前信仰景況。讓每一位弟兄姊妹更多認識這些地點,以及該地區的需要。 

熱門文章

[天路歷程] 毘努伊勒的神蹟 2018.37

[天路歷程] 何謂試探神? 2018.11

[聚焦聖經] 從但以理書看「苦行與禁食」2021.22

[教會消息] 全國菁英牧者——為連結開跑 2017.37

[詩歌創作] 感動集錦-化妝後的祝福 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