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宣教小故事] 《火戰車》的主角─分別為聖的生命 2018.2

《火戰車》這部電影是許多四、五、六年級生耳熟能詳的經典電影,在1981該片奪得了包括最佳影片獎在內的四項奧斯卡獎,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片名Chariots of Fire詞彙的原出處是出於以利亞故事中的火車火馬(列王紀下2:11及6:17)。 

 《火戰車》的故事時空設定在1924年的巴黎奧運,Eric Liddel艾瑞克.利德爾是《火戰車》中的主角,呈現他敬虔的信仰,擅長短跑的他,一般看好會在一百公尺上奪金,但是他卻棄賽了,原因是賽程安排在星期天,敬畏神的他堅持守主日,要到教會敬拜神,所以決定不出賽,急壞了想要在田徑場上宣揚國威的英國體育官員,多方勸說,但是他不為所動,堅持自己的信念,改練四百公尺,終於也奪下金牌。

 其實Eric Liddell與中國淵源深厚,他的父親是在中國的宣教士,1902年在天津出生,還取了個中文名字叫李愛銳,巴黎奧運奪金後,他卸下奧運金牌的光環,又回到中國華北宣教。他返回出生地天津,並在教會學校新學書院(今天津市第十七中學)教授化學和體育,還負責管理一所主日學。由於利德爾在世界體壇上的名氣,以及在各地參賽的豐富閱歷,英租界工部局邀請他參與民園體育場的改造工程,成為民園體育場的牧師,鼓吹田徑運動。

 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Eric Liddell被日本軍隊俘虜,被關押在山東濰坊的樂道院集中營。在集中營中,他仍保持樂觀態度,堅持佈道,甚至為抓捕他的日軍禱告。他還編寫化學小冊子,為集中營裡的兒童教課,並親自帶領兒童做體育鍛鍊。日本方面曾向英美等國家提出用集中營裏的僑民交換戰俘,而Eric Liddell亦名列第一批名單中。但是,他卻將這個逃生機會讓給了其他人,繼續留在集中營幫助別人。最後,由於被迫過度勞動和營養不良,Eric Liddell於1945年在集中營中因腦腫瘤逝世。得年才四十五歲。

 《火戰車》最動人的對白就是透過Eric Liddell的嘴說出:「我相信上帝造我必有目的,祂讓我跑得快,我跑步時,可以感受到祂的喜悅!(I believe God made me for a purpose, but He also made me fast. And when I run I feel His pleasure.)」這麼具有生命智慧與信念的動人話語,參照著他那大口呼吸的跑步模樣,不但是他感受到神的喜悅,觀眾也充份接受到那股為神而跑的心志與熱力。

 那是一個將生命奉獻給神,透過電影傳遞的生命的能量,七十年後,另一位籃球運動員林書豪也堅持著相同的信念,也在每一次的得分時,仰首謝天將榮耀歸給神。
後記:艾瑞克參加巴黎奧運會之後回到中國在戰俘營的故事,2016年被改編成為電影《終極勝利》。2017年在歐美上映英文片名《鷹翼之上》(英語:On Wings of Eagles)。

▌邱燕碧師母



關於宣教小故事專欄
在深山野嶺、窮鄉僻壤、醫院、監獄、孤兒院中,都可以看到宣教士的腳蹤,今年這專欄將陸續介紹:火戰車主角、六福客棧主角、韓婆婆、繆叔叔、魏德凱、孫理蓮、富能仁等十二位宣教士。這些願意埋下去的麥子,落在華人大地,結出我們這些子粒來,這些雲彩的見證說明上帝在歷史中掌權且深愛華人。

留言

熱門文章

[詩歌故事] 傳遞愛與寬恕之《加百列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  2020.21

[天路歷程] 毘努伊勒的神蹟 2018.37

[天路歷程] 何謂試探神? 2018.11

[聚焦聖經] 從但以理書看「苦行與禁食」2021.22

[教會消息] 全國菁英牧者——為連結開跑 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