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宣教事工] 柬埔寨海外志願醫療服務隊紀實 2015.40

◎保羅牧區/王亭惠姊妹

一、給自己一個禮物

 「海外宣教」對「養尊處優」台灣基督徒而言,似乎蒙著一層冒險故事般的浪漫面紗,宣教士們的奮不顧身的擺上,上帝出手相挺的神蹟奇事,「使徒行傳」般禱告得勝的轟轟烈烈,不由得讓人心生嚮往。然而,真要決定開始,卻有諸多顧忌與擔憂,讓與上帝同行的冒險旅程無限期延期。坐而言不如起而作,離開熟悉的框架、離開原有的理所當然,在立定人生方向的而立之年,本著基督的宣教心,投入「醫療服務」或許能成為一個累積生命歷練,拓展國度視野的決定;一場與神同工的小冒險,必定是一個不會後悔的禮物。

 「感動、禱告、等候、回應」讓我決定了這趟旅程的地點,一個擁有許多微笑的眾神雕刻與瘦弱的貧窮人民的國家──「柬埔寨」。

二、從成團到成軍

台灣十二條好漢

 這個行動是由「中國佈道會」發起,秉持「從服務到福音」的精神,成立「海外志願醫療服務隊」,儘管擁有悠久海外宣教歷史,「柬埔寨的醫療服務」卻從今年才開始,這次出隊日期是從8月17日到26日,為期十天。

 「柬埔寨海外志願醫療服務隊」的領隊「雙安」,是基督教中國佈道會台南家福教會的傳道。剛接下這個職份時,「醫療人員在哪兒?」是他面對的第一個窘境。透過禱告的帶領,他開始預備衛生教育的內容以及剪髮的練習。第一批成員中,除了師母「月琴」外,許多是來自高雄的主內弟兄姊妹,包含兩位已退休的家管嬤嬤「金鈴」、「美玲」、一位上班族姊妹「晏羽」以及一位就讀華梵大學的弟兄「紹倫」;還有一位是家福教會所結出的初熟果子-就讀成功大學的姊妹「珈宇」。等候上帝加添醫療人員加入隊伍時,他們就開始了週日午後的剪髮練習。剪髮老師是雙安傳道在美髮店認識的設計師,除了傳福音給他,也邀請他成為義剪的老師,讓初信的他有了服事的機會。

 而我竟是第一個確定報名的醫療人員,來自大醫院的小物理治療師,上帝的巧妙安排,讓籌辦基地就在自家的附近,少了地理空間的隔閡,多了更多互動溝通的機會。透過台南聖教會肢體的連結,無論牙刷募集、採購及口腔衛生訓練的專業師資等,都有了強大的後盾。而上帝也陸續放下感動在許多弟兄姊妹身上,讓他們陸續加入團隊,包含就讀台大研究所的物理治療師「宥霖」、馬偕醫院的家醫科醫師「信惠」、新樓醫院的護理師「逸蓁」以及會計師「筱琳」。出發兩週前,甫得知副領隊「月琴」有了身孕,故臨時決定不隨隊前往柬埔寨,而是成為在台代禱支柱。一行十一人,如同探子前往應許地,成團出征了!

五爪海星的勇士團隊

 這次與我們配搭的當地同工,是位於柬埔寨的一個非營利組織-「五爪海星(Star fish)」,主要幫助當地農村的年輕人,用椰子殼製作的手工藝品,透過一技之長習得以自食其力,透過福音改變生命;希望福音廣傳,如同海星一樣不斷分裂生殖。而事工成立的宣教士是由台灣五股禮拜堂所差派的Awa與Linda所負責。

 經過了數個月的接洽聯繫,原負責接待的宣教工場主任「Awa」竟在醫療服務隊要啟程前兩週,手指被電鋸鋸到,有血小板低下的他,血流不止難以癒合。醫療貧瘠的柬埔寨,急診一晚要價美金3800元,手指還有遭截肢的風險,因此緊急送回台灣就醫。感謝上帝保守,在台灣專門的手外科團隊的悉心照護下,狀況漸恢復穩定。

 然而,接待同工緊急撤換對於柬埔寨當地團隊而言,無疑是一大挑戰。接待醫療服務隊的工作落在兩組同工身上,分別位於鄉村與首都金邊。負責這次醫療服務的接待同工是來自香港的「阿樂」,她住在首都金邊,透過手工縫製的紡織品,主要服事到城市工作的女工們;與她同住於金邊的有來自臺灣的「Fish」、來自中國大陸的「萬君」以及來自馬來西亞的「Dorcas」,她們一同負責醫療服務隊在城市的生活起居。另外一組同工是Awa在鄉村的同工團隊:一對印尼的宣教士新婚夫妻「Eko」和「Juli」,甫從印尼回柬便投入本次醫療服務事工,協助翻譯以及剪髮的工作;以及一群透過「五爪海星希望工程」所建立的當地柬人的基督徒團隊,協助其中與當地人翻譯的工作。

 透過「細胞小組教會宣教網絡(Cell Church Mission Network)」連結,無論在城市或鄉村,宣教士們彼此幫浦與配搭。儘管面臨屬靈爭戰,依然能在屬靈合一中,立即改變出戰策略!

好撒馬利亞人──柬埔寨當地醫院

 對於當地醫病文化的陌生是本次醫療服務是一個大挑戰。因緣際會下,中國佈道會接洽了一間柬埔寨當地的醫院。柬埔寨貧富懸殊,有錢人才看得起醫生,醫療費用不僅昂貴更是參差不齊,因此由於台商在柬投資需要,台灣醫師便在當地設立醫院,醫院的負責人張醫師對於地方性義診十分支持,更邀請院內的柬藉醫師前往支援不同單位舉辦的義診活動。一群醫者,雖然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因為關心這塊土地的人民,我們一同做工在每個最小弟兄身上,但是相信基督在團隊當中的馨香,必定鬆動心土,讓福音的種子萌芽。

三、被詛咒的國度-柬埔寨

 要認識一個國家,必須先走入她的歷史別冊。來到柬埔寨的第一天,醫療服務隊並不急著開始服務事工,而是先到當地的博物館參觀。我們到了位於首都金邊的兩處遺址:S-21集中營與萬人塚。

 柬埔寨的吳哥盛世在西元十三世紀前,而後歷經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時,越南與暹邏(泰國)兩強爭奪、二十世紀初期法國統治期,好不容易在1953年脫離統治,獨立為君主立憲的「柬埔寨王國」。曾在60至70年代有過曇花一現的富庶,享有「和平綠洲」的美名。然而一場無辜人血洗土地的浩劫,讓國家生活倒退了四十年。1975年四月到1979年一月,短短三年九個月,全國約八百萬的人民中,有兩百萬人死於政治迫害或其他非正常原因,這就是波布(Pol Pot)所領導世界最恐怖之一的「赤柬政權」。而後越南政權介入與柬埔寨共產政權,也讓國家情勢動盪;1993年五月在聯合國監督下舉行選舉,國家恢復君主立憲,直至2009年在聯合國與柬埔寨政府組建的特別法庭,才對「赤柬」政權有具體的審判行動,甚至到了2014年某些赤柬高官才被判刑。

 波布罪惡館(Tuol Sleng Genocide Museum),又稱S-21監獄;原是一所由高中所改造的赤柬政權的集中營,建築物周圍佈滿帶高壓電的鐵絲網,每間教室被改成牢房與拷問所,在當中進行許多慘絕人寰的殘暴酷刑。犯人以知識分子為主,如:學者、醫生、教師等。 1980年代後,改建為博物館。參觀時,還能見到從這場浩劫倖存者向參觀民眾講述當時情景。萬人塚(Choeung Ek Memorial,又稱The Killing Fields),是赤柬時代行刑的墳場,儘管現在看起來像座美麗的公園。場中的高塔內,擺滿了一顆顆的骷髏,參觀動線的黃土地上,白骨片段仍清晰可見,當地民眾時常來到這裡用鮮花弔祭死去的親人與悲愴的歷史。當時的犯人用卡車一車車的載到這兒,因著吵雜音響的掩護,周圍的農民以為這裡只是一個軍事訓練場,卻不知令人髮指的事情日夜不停上演。其中最駭人聽聞的便是「殺人樹」,當著母親的面,把初生嬰兒硬生生地摔在幹樹上。

 赤柬政權慘無人道的統治後的柬埔寨,人民有著強烈的被害者性格,習慣貧窮、習慣乞討、習慣逆來順受……,流無辜人血的罪如同詛咒般籠罩著這塊土地。大肆屠殺知識分子後,無知與貪腐無法引導國家走回正路。走過這些博物館後,受害靈魂的吶喊與掙扎似乎歷歷在目,末了隊員們帶著沉重心情為這塊土地認罪禱告,祈求上帝救恩能臨到這塊土地。

四、篳路藍縷的爭戰故事

專業瓶頸讓神解套

 這次的醫療服務隊我們預備了幾個服務項目:一般醫療區、物理治療區、衛教區、剪髮區,透過闖關卡設計來引導動線,並記錄患者的疾病狀況。在一般醫療區中,我們預備了一般內科的看診與基本藥物的發送,以及一般外傷的包紮與敷藥;物理治療區中,透過兒童粗大動作與精細動作的初篩,篩選出疑似動作發展遲緩的孩童,對於成人若有肌肉骨骼或神經動作相關的疾患,也由醫師轉診到此區,提供徒手治療或運動治療的服務;衛教區則以口腔衛生及洗手相關的衛教,並發送牙刷與肥皂給來訪的民眾;而剪髮則提供不同長度的髮型修剪。

 每一組的同工,帶著自己專業行囊,浩浩蕩蕩地坐著如同軍車的擁擠小貨車,抵達目的地,首場的義診是位於茶膠省的一處民宅。我們到了目的地後,開始規劃整個醫療服務的動線:我們在凹凸不平的黃沙土地上找到一處稍平坦區域,用釘子打入墊子四角固定,克難地設置兒童動作評估的場地。找尋一棵可遮陽的樹,攤開洗手衛教的海報布條,調製好牙菌斑顯示劑,預備著衛生教育的橋段。綁上自製的迷彩綠圍裙,擺開髮梳、剃刀、水瓶,將塑膠椅排排坐,野外理髮院儼然成形。民宅的高腳屋簷下,設置了報到區與一般醫療區,同工們將常用藥品分門別類整理好,並與五爪海星的翻譯同工討論藥物發送流程;而負責報到區的五爪海星同工,則負責量血壓、發送闖關就診單、寫上就醫者的名字等,引導民眾前往各關卡。帶著禱告的心開始了服事的工作,各站的同工們就這樣開始了第一場的服事。

 原先設想著比照兒童發展評估的流程,依據不同年齡給予不同動作任務,來檢視孩子們在粗動作(gross motor)與細動作(fine motor)的發展,但一群三歲到十二歲不等又活碰亂跳的孩子們,便無法完全按計劃完成細緻的評估,儘管發現其中有幾位能力顯著較差的孩子,但後續加強介入卻無能為力,只能交由當地同工作後續跟進。

 在一般內科的診治上,隊中的家醫科醫師-信惠,也覺得挫折.一方面是有些病人的狀況許多在台灣不常見的,當下也無法求助,只能不斷在心裡禱告;由於義診活動受到當地官員監督,無法公然傳福音與禱告,更讓人覺得沮喪。而在鄉下期間清點藥物時,發現一種常用的藥物沒有帶下鄉,讓信惠醫師及逸蓁護理師驚訝得跳腳。原來是因為藥品過海關時,怕大量藥物集中於某件行李中,會被海關刁難而提高「過路費」,所以所有物資都打散在隊員們的個人行李中,但下鄉義診每人只允許一小包的隨身攜帶行李,因此這包藥物就被遺忘在某件大行李箱中,放在城市的住所了。

 在義剪部分也遇到瓶頸,儘管經過數月的補強訓練,甚至出隊前也有義剪過,但同工們依然無法十分自信的獨當一面;儘管已經鼓起勇氣,但因文化因素,當地的男人不願給女人剪髮,而女孩兒不喜歡剪太短,設備齊全的理髮隊,也碰了一鼻子灰。衛教的部分,由於缺乏會講中文或英文的翻譯,所以只能與「兒童評估區」共用一位翻譯,印尼籍的宣教士Juli就這樣兩處奔波。而首場的義診服務就在傍晚時分的雨季滂沱中,畫下了句點。  

 晚上的蚊帳會議,同工們圍在一起檢討整天的動線與行程,對於第一天「初診」所遭遇的瓶頸,同工們身體疲累、心情也沮喪,大家為自己的不足感到懊惱。而逸蓁在會議末了的分享,大大提振了士氣:她們醫院有位基督徒醫師,每次看完一位病人後,就會很慎重地告訴患者:「上帝愛你,你要好好照顧自己。」。於是,我們不再為自己專業能力不足感到挫折來禱告,而是求神親自醫治保守每位來到我們面前的病人來禱告,把醫者和患者都交托給掌管一切的神。

跨越宗教與文化的翻譯蒟篛-LOVE

 交托憂慮後,開始了第二天的服事,從軍車(小貨車)下車後,地點差點讓人跌破眼鏡,我們要在釋迦摩尼面前義診呀!這一天,上午和下午都在不同的廟宇裡頭,但同工們依然充滿信心地宣告得勝。

 有了前一天蚊帳會議的沙盤推演,物理治療將重心放到成人的物理治療,我和宥霖兩位物理治療師,也輪流在信惠醫師旁跟診與治療。而信惠醫師與阿樂配搭,Juli與我和宥霖透過英文溝通互相配搭。其中不乏許多彎腰插秧而腰酸背痛的長輩,以及幾位中風的患者,透過運動與徒手治療都給了患者一些幫助。在一般醫療區的信惠,有了物理治療師的協助後,知道除了藥物以外,還有給患者更多鼓勵,心裡也踏實不少;逸蓁直誇配搭的五爪海星同工,有「三讀五對」的觀念,很細心的完成事工。而剪髮區來了另一位印尼籍的男同工Eko,不僅剪髮功夫了得,和孩子還能夠打成一片兒,讓剪髮區的媽媽們精神一振;衛教區安排了一位稍會中文的柬籍同工,而負責衛教的紹綸和筱琳除了更能運用肢體動作與孩子溝通,也能掌握讓年長孩子教年幼孩子的策略來進行衛教。儘管不能公然禱告,但當中遇到一些行動不便的患者,在場的同工也都心照不宣的在心中默禱著,這也是蚊帳會議中建立的默契之一。

 第三天,我們離開了前兩天居住的高腳屋,到了貢布省的另一處村落,這次據點是在一所隱身叢林中的教會。福爾摩沙綜合醫院的柬籍女醫師,與同行的司機及友人,開著醫院的救護車下鄉與我們會合。這次我們所到的村落,對義診活動卻有敵意,原定禁止發送藥物。透過宣教士地轉達得知,曾有一位無良醫師來村落義診,卻因為共用針頭,讓許多村民罹患愛滋病,此事也引起當局的高度重視,也為義診活動埋下不信任的陰影。但當官員得知實際執行醫療的團隊是來自台灣時,他們也就把藥物發送的禁令也解除了。

 第三天下午與柬籍醫師的配搭是存在一些張力的。團隊在路程中不如之前大聲唱讚美詩歌,而是為我身體不適靜默禱告著,中午稍事休息後,便開始午後的義診。柬籍醫師看診時,沒有顧慮團隊用藥管控的提醒,像是滿漢大餐般開立大量的藥品;同時來自兩位醫師藥物處方,及兒童用藥磨粉需求,大量的藥品調劑的工作,讓逸蓁著實吃不消,因此緊急調度原在剪髮組的珈宇來協助記藥帳及調劑的工作,中間雖然因為午後陣雨有稍事歇息,但下午總計六十多位診次量,身心也都疲累不堪。剪髮與衛教區,因為連綿不絕的大雨及場地有限,因此也無法順利的進行。物理治療部分含團體運動衛教,則交給宥霖,儘管我也分擔數個比較不耗體力的患者,但無法如前日那樣多的看診量。

 記得與柬籍醫師照過面之前,團隊就一直為著雙方的同工關係禱告,希望她們能夠感受到基督徒團隊的不一樣的生命力。經過一頓飯的沉澱後,領隊雙安決定主動示好,在離開餐廳前,代表團隊贈送了柬籍醫師十字架的手工吊飾,表達感謝之意。「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a)」這是聖經教導我們的。晚上的蚊帳會議,我們學著拋開不快,拋開身體不適、拋開惡劣的睡眠與盥洗環境、拋開對於人與人間的溝通摩擦,先向上帝獻上感謝,也先說出對隊員的感謝。

 第四天的同工關係有了奇妙的改變,我們來到了金邊的近郊,上午在一處雜貨店,下午則是一間二手衣店。柬籍醫師看診時,臉上一改公式化的面容,眼底開始透出真誠神情,也將我們贈與的十架飾品戴上。一旁總是拿蘋果手機拍照的友人,不站一旁納涼,而是參與在當中,有些人協助量血壓,有些人充當簡單的翻譯,末了也同我們一同到行動不便的患者家中探訪,更愉快一同合照留影。而前一天對義診有成見的官員,看見我們的醫療服事後,也對我們投以讚賞的態度。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 13:35)」,「愛」是上帝給我們最大的武器,也是跨越文化與種族的共通語言,更是使人們合一的最佳翻譯蒟蒻。

開香檳的時光-堅持彼此相愛

 做神的工必定經歷屬靈征戰,義診時,我們都明白該警醒,義診的順利,我們也會唱著凱旋的讚美詩歌,將榮耀歸與神。然而,仇敵所開的戰場卻在我們覺得不經意的事上,讓我們似乎能用自己的理性判斷,而失去了倚靠神的戒心。

 出隊的第二天夜裡,我的肚子開始翻攪,我的腸胃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火山爆發式的腹瀉,整晚都不斷地拉肚子,從半夜三點多斷斷續續的拉到天邊魚肚漸白。只要腹部稍有壓力,糞水就像失禁一樣無法抑制地流出,一發作就像軟木塞衝出香檳瓶口般的激動;腸道過度活動,讓胃也脹氣,早晨吃的幾口軟麵包通通吐出來,嚴重脫水加上整晚未眠,而濕氣與炎熱地氣溫也讓症狀加劇,平日活蹦亂跳的我,講話卻氣若游絲,讓團員們都十分緊張。值得慶幸的是,這樣強烈的症狀,並不是染上當地的瘧疾或可怕的感染病,而是第一次使用益生菌的副作用,只是事前不知道副作用這麼強大,糊里糊塗當成一般健康食品吃下肚。所幸這天早晨與福爾摩沙醫院的救護車碰頭,用過止瀉藥及水分補充後,逸蓁陪我在車上休息,救護車上的涼爽冷氣,讓身體有好的休息,元氣也回復許多。抵達目的地後,看見另一車的一直為我禱告的隊員,向他們報了平安,大家也為此感謝神。

 回到城裡的路途上,又談及此事時,心裡其實有點在意。於是回到城市住處時,向提供給我益生菌的逸蓁講了心裡的想法,兩人就開始在浴室前開始爭論起來,血氣的兩人儘管試圖控制自己的情緒,但難免堅持在自己的看法評論彼此;這時,領隊雙安走到我們身邊,要我們放下事情本身,要知道這件事不應論斷誰對誰錯,而是以屬靈爭戰的角度去看,我們勝過了身體的不適,但是不應該輸在合一試探上。按捺住自己的怒氣,我在浴室禱告,逸蓁則回房讀經,為自己與彼此的關係禱告。晚上的團隊聚集,領隊不要我們討論事工,而是要我們兩兩一組讚美與分享彼此這幾天的感動。於是我和逸蓁有志一同的給了對方一個擁抱,也向彼此坦誠自己的過失,更分享彼此沉澱時的領受。

 我們一同為這次衝突的體驗大大感謝神,因為彼此第一時刻的選擇是順服於神,願意放下自己,把合一的前提放在第一位。當我們與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宣教士一同生活時,我們也看見他們在彼此互相學習忍耐,互相不放棄「彼此相愛」。如果真有幸再次踏上宣教的路,除了面對文化隔閡、環境挑戰、身體病痛外,最困難的一關就是「同工關係」。如果想要宣教,不妨捫心自問:「你修復關係的能力有多強?」

被包裝的幸福

 從鄉村回城市後,我們安排兩天在城市的義診與兩天的旅遊行程;我們又看到迥然不同的生活風貌。其中一天,我們義診的地點在工廠邊一間蒼蠅四處飛舞的餐廳,就醫的多數是附近的工廠女工,她們普遍有呼吸道不適的困擾及肩頸痠痛的問題;聚在一桌的男士們,無所事事地在一旁抽菸賭博;兒童的數量普遍也較鄉村高出許多。從這裡就診的患者,可猜出這個國家的勞動人力分布。柬國人前往首都金邊尋求工作機會,卻在假日缺乏健康的休閒去處,只能在聲色場所的流連忘返,男人不務正業,女人情感空虛,複雜的男女關係,讓年輕人賺了錢、賠了生命。

 在鄉村因為公共水利建設不發達,濕冷的雨季也要穿著沙龍,露天洗冷水澡;家家戶戶趁著雨季,用水缸儲水,缸裡不乏優哉游哉的小生物,登革熱與瘧疾盛行並不意外;但藍天白雲瘦白牛、黃土綠樹奶塘水;偶爾村民會養殖昆蟲,做些「炸」蜢的小點心;農耕生活雖困苦,卻也簡單愜意。因此,旅遊行程中,我們乘船到一處「絲島」,那是一個私人島嶼,專門讓寡婦能透過蠶絲養殖與編織絲製品維生,也能夠讓觀光客認識鄉村生活。

 論旅遊,柬國仍可稱得上一個是不錯的旅遊選擇。首都金邊有著絕美的河岸景色,滿街跑的名車,氣派的高樓大廈,高雅乾淨的餐廳,價位不比在台灣低廉太多。柬國咖啡加煉乳,順口不澀;包著未孵化雛鴨的鴨仔蛋,模樣雖嚇人,但卻是來柬國必嚐美食。而棕櫚糖、胡椒與腰果也是必購的農特產。

 幾年前,曾聽過導遊介紹柬埔寨有三瘦:路瘦、牛瘦、人瘦。當走在金碧輝煌的皇宮廣場,看見壯碩的僧侶與骨瘦如柴的乞討兒童並行。事實上,這也是在柬國觀光可看到的景色之一;法治在這個國家如同出生嬰孩般稚嫩,稱霸的是貪腐與人口販子。走在這塊土地,很難不用禱告來交托沉重。

 用作戰的態度,走入柬國人的生活;用旅行的愜意,認識高棉孱弱的美。「海外志願服務」,是用一種不同的互動方式,深度認識一個國家,這也是上帝給每位隊員的一個禮物。

進行式的使徒行傳

 陪我們四處義診的五爪海星的柬籍同工,將要成為餵養別人的領袖,成為獨當一面的弟兄基督徒團隊,這在混亂價值觀充斥的柬國也特別重要。

 Fish是五爪海星工程的元老同工,因為某次下鄉的佈道會,眼睛成了弱視,因此服事重心從鄉村轉到城市,身體與心理都需要在調適;阿樂在柬九年的宣教生活中,也曾有過沒有屬靈教會覆庇的日子,家人的病痛是她心中掛著的石頭。主則兒童事工的Dorcus,體弱而無法就醫曾是她害怕踏入宣教的障礙,然而進出醫院多次的她,神從未讓她失望過。剛從中國來的萬君,還在語言學習努力著,適應肢體生活與當地文化。

 其中的印尼宣教士新婚夫妻Eko與Juli也是對傳奇人物。Eko過去在鄉村服事,練就在夜晚的叢林路間不迷路好功夫,負責五爪海星事工與農耕的教導;問他宣教服事最大的恩典是什麼,他回答:「活到現在」。Juli在醫療服務隊期間,就因病休息了很多天,好幾天的高燒不退,醫療服務隊離開前,病也未痊癒,甚至一度心跳超過一百五;在城市擔任語文教師,志在柬埔寨的回教省份宣教。

 這次與我們共事的每位同工,無論是異國的宣教士,或是當地的同工,透過相處,我們知道他們如同你我一樣,都只是普通人;他們會被蟲寄生、會生病、有情緒與靈性的低潮,對於經濟也一樣擔憂。透過現代通訊網絡的便利,都能夠了解他們的近況,也能夠透過關心代禱,觀賞現在進行式的使徒行傳故事。

教會為本的宣教   

 「宣教」對一個基督徒而言,是無可推諉的大使命;當我們接受神成為救主時,託付就在我們身上了。此次出隊前,曾參與過中國佈道會舉辦的「宣教博覽會」,發現許多長短宣的宣教士,他們在教會中被牧養、栽培、差派,在服事工場依然能得到母會的支援。透過宣教士的關懷網絡,達到資源共享及彼此幫浦的功能。許多教會也不斷地差派年輕人到不同的宣教工場短宣,拓展他們的視野,當中不乏後來成為長宣的宣教士。台中思恩堂的牧師,也分享了「以教會為本的宣教觀」,勉勵弟兄姊妹能在教會生活中就操練宣教的服事態度。

 這短短十天,我們淺淺地經歷身體的不適、劣質的環境、文化的隔閡、肢體的摩擦,但我們卻享受了教會弟兄姊妹滿滿的代禱與物資的支援。「海外宣教」之所以被賦予神秘的面紗,是因為太少人敢跨出開始的第一步,或許我們尚未領受明確的長宣呼召,但「不做宣教士,就做宣教事」,願我們都能在這末後世代,與神國有份。
















熱門文章

[詩歌故事] 傳遞愛與寬恕之《加百列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  2020.21

[天路歷程] 毘努伊勒的神蹟 2018.37

[天路歷程] 何謂試探神? 2018.11

[聚焦聖經] 從但以理書看「苦行與禁食」2021.22

[教會消息] 全國菁英牧者——為連結開跑 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