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剛去幼稚園時,需要媽媽的陪伴,一轉頭看到媽媽不在教室後面就哭了,當時媽媽的笑臉是我的動力、我的安全感,心想當時若媽媽不在的話,現在不知會不會有陰影,我天生就不是很有安全感的人,所以常常會不自主的抓住可以滿足我的東西,來滿足我的不安定感。
早期外國有個心理實驗—鏡子效應,韓國用這個理論拿來做實驗,它講述人的表情對人有何影響,規則是嬰孩須爬過一段路才能到媽媽那邊,但路程中間有個蓋著安全透明玻璃的坑洞,所以嬰兒需要勇氣才能爬過蓋著透明玻璃的坑,結果一個笑臉的媽媽VS面無表情的媽媽,對她一歲的嬰孩有無勇氣產生關鍵性的變因,面對面無表情媽媽的嬰孩,猶豫半天,最後沒有爬過…,反之,面對笑臉的媽媽的嬰兒,本來看著坑洞猶豫不決,原本注視坑洞的目光轉成注視媽媽,不再看著會讓他造成恐懼的坑洞,順利地爬過去了,這個實驗說明:父母的表情可以直接反映出孩子的反應,事實上,神就像那位媽媽一樣,用笑臉看著我們,給我們帶來盼望和力量。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裏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詩篇 42:5)願耶和華使他的臉光照你,賜恩給你!願耶和華向你仰臉,賜你平安!』他們要如此奉我的名為以色列人祝福,我也要賜福給他們。」(民6:25~27)
向人仰臉指的是給他全心、晚整的注意力,不是心不在焉的聽,而是:我不做其他事,我哪兒也不去,我要全心陪在你旁邊,神給我們的,就是這樣的注意力,不只關注,還有光照,神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愛我們、關注我們,耶穌是一直看著你的,要告訴你沒問題的,你若不把目光調整到神身上,專注到困難上,就會失敗,嬰兒若是不看媽媽的笑臉,肯定不敢爬過看似恐懼的坑洞。
還記得浪子回頭的故事嗎?當小兒子想回家時,覺得無望、不再配得被關愛時,你還記得父親在哪裡等小兒子嗎?父親就站在門外,望著遠遠的方向,等待著他回家,所以不用害怕因著過去的失敗,自我的否定,不再感到不再被接納,神的恩典,鼓勵我們不斷重來,重新面對,讓我們坦然無懼的來到神的施恩寶座前,再次感受被擁抱、被接納的安慰,因神早就預備好要使祂的臉光照你。
是的,耶穌就在那邊,永遠用笑臉等著你、看顧著你,願意來幫助你的,你是否願意將焦點轉向神?記住!耶和華向你仰臉、用笑臉幫助你!
▌高頌和傳道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