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第一代基督徒,過年總是多了一份緊張,深怕「節慶」成為「災難」,因為我們固守信仰的原則──不祭拜、不拿香,與家人相聚的時刻往往容易擦槍走火,信仰的堅持也不一定能短時間說清楚。我自己也是第一代基督徒,深知這當中的艱難,基督徒在外面的形象明明就是溫和親切、熱心助人,可是在傳統議題上容易成為「箭靶」,號稱「全家最難搞的人」,如何過個好年呢?
一、活出基督的美好見證
生命見證是家人眼睛看得見的,我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父親對我疼愛有加,但追求信仰的過程中,父親一直不能認同,遇見需要「祭祖」的節慶,我就非常緊張,害怕衝突。因此,我開始在平日做好見證,對他表達我的愛和關心,其實,基督信仰也強調「當孝敬父母」,只是基督徒「不拿香」,難道「不拿香」就等於「不孝」嗎?愛永遠不失敗!我樂意在平凡的日子陪伴他、寫卡片給他,真誠的愛,是基督徒面對家人的「利器」!我的父親過世前在病床受洗,是對我最大的安慰,我不知道上帝怎麼改變他,但我更深信祂是信實的神。
二、態度溫和、立場堅定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的模式不同,也不能複製情境,但是所有基督徒,都可以向神求「智慧」面對不同的處境,基督徒確信自己所信的是真實的,但是要記得,強硬的爭吵、據理力爭,並不能改變一個人內在的信念,平常的日子就先「表態」,讓家人明白自己的信仰,態度溫和,但立場堅定,我們不能要求家人立刻認同,但是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多為家人禱告,也求神幫助我們,能夠「沉得住氣」,即便被責備、誤解,也能甘心承受,許多事情必須要時間證明,這也是考驗信心的時刻!
三、不是不在乎,只是在乎的方式不一樣
難道基督徒不在乎「慎終追遠」嗎?不在乎「家人」嗎?事實上,第一代基督徒之所以努力堅持信仰的道路,就是因為太愛自己的家人,真正的糾結並不是害怕被責難,內心深處最大的牽掛,是「家人尚未信主」。
不同的宗教信仰,最明顯的區別就是「面對死亡的信念不一樣」,我們怎麼看待「死亡」,決定我們如何「活著」,不同的信仰,背後反映的是不一樣的世界觀。對基督徒來說,「生」與「死」的關鍵,都離不開「耶穌基督」,因著基督,我們向世界是死的,然後又因著基督,我們活過來,宛如新生,受洗是「歸入基督的死」,好叫我們和祂「一同復活」。耶穌基督來到世界,傳講天國的福音,告訴我們有一個新的國度──「天國」,天國的「八福」,是耶穌最為人所知的信息之一,這個國度屬於誰?虛心的人、哀慟的人、清心的人……沒有任何一個福氣,是外在的條件,是比賽爭奪能得到的,進天國,唯一的條件是透過耶穌基督!一個不能朽壞的國度,所以能經得起火的試煉,基督徒不忌諱談死亡,因為死亡不是終點,而是盼望;基督徒過復活節,歡慶基督的復活,正因為祂的復活,使一切信祂的人不再懼怕死亡的權勢。
▌李慧貞牧師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