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天路歷程] 布農部落實習心得 2020.41

▌大學牧區
陳揚恩

脫去防水的長版圍裙,順勢甩開依附在手上及臂上的水珠,洗完碗後,我喜孜孜地捧著漂浮冰咖啡,坐到了帶有部落圖騰的原木小桌邊。從咖啡屋窗外一瞥,微暈的夕色下,潑墨似的遠山仍見幾絲嵐氣繚繞,我啜飲著招牌綜合冰咖啡和香草冰淇淋球初交融的滋味,一邊細細品嚐著,我和布農部落數天下來交織的點點滴滴。

 很感謝上帝及高牧師讓十九歲的我可以踏上這段旅程。剛開始對於布農部落,我的觀點實在是太狹隘了,只從知識的層面上,認知到其是由白牧師的異象:傳福音及幫助族人回歸部落,並且能自力更生而設立。對我而言,我所知道的是他們來南聖義賣,而我們則負責支持。直至去完,我才知道自己有多麼被「已知」和「己知」所困宥。

 很突然地加入他們團隊之中,且僅僅只待一週的時間,他們回報的並非不耐,而是家人般熱絡的招待。他們對我們相當信任,而且總是帶著喜樂愉快的態度在帶著我們。在工作中親自觀察,發現每個現在留在布農部落的員工,都將布農當作自己的家在維護、照顧,他們對於布農的感情,早非一紙契約可比擬的。對於他們而言,這是相當不容易的,因為布農部落有招募志工,因此每週他們幾乎要將所有流程重教一遍,而志工數量及素質也相當不定,致使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客人數量,他們都得有辦法去接待。而我相信,若非有上帝在這其中,恐怕這個團隊早已分崩離析了吧。

 另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白牧師的女兒們。從以前到現在,承接起前人的棒子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旁人的指點及期待已是不易克服的壓力,更遑論自己是否願意委身在其中,去帶領部落中工作的族人向前,是多麼有挑戰性的事。約書亞如何靠著上帝說的:「你要剛強壯膽。」,扛起摩西的責任,我竟隱約看見如此景象在布農部落中發生。她們均受過高等教育,明明可以在有一己專業後,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然她們竟願意回到部落中協助其運作,扛起整個園區數十個家庭的生計,相當令人動容。這樣子的傳承,我想,是這次最讓我再三咀嚼的畫面之一。

 當斜陽已經蔓延到餘剩的淺棕色咖啡水上時,才驚覺休息時間已在思緒流淌間溜走,是時候要去教布農族的小朋友們英文了。幸好,有親自過來實習,才得以打破固有認知的驕傲枷鎖,領受全新的視界。念及即將離開的我們,我不禁開始擔心起,下週又即將有三、四百人同時入園時,他們是否忙得過來?而維持園區的壓力及艱難,什麼時候可以減輕一點點?思忖間邁步出發,一縷檜木香浮至眼前,迎接我們的是溢著嘻笑聲的木造遊客中心。我忽地明瞭,一代接一代間,還是天父永遠看顧。凝視著小朋友們烏黑晶亮的雙瞳,我看見了布農部落,依然是那個離上帝最近的部落,而這裡的未來,將會在祂的應許中,於祂的子民身上綻放。






▌彼得牧區
楊涴婷

打開福音的大門-布農部落 

 今年的布農實習是我第二次的參與,上次實習結束就與布農部落有著不一樣的感情連結,九月20日出發約晚上九點到達白牧師家,熟悉的景色,親切的招呼聲,像是回娘家一樣想念,這次實習體驗到,更不一樣的布農部落日常,除了抓雞行程,還有多了射箭體驗、DIY體驗、農務體驗,每一天我們都是真實的跟著布農同工一起服事,這次實習中有兩件事讓自己深深被提醒。

-用感恩的心看待每一個恩典-

 上工的第一天,我被分配到布農的餐廳部門,一起參與在餐廳部門的除了南聖專科班,還有一位印度的神學生姊妹及布農新同工一位聽障的弟兄,很特別的組合,服事中多種語言,在其中一起溝通配搭,布農同工們小心翼翼的教我們餐廳每一個細節,以及如何跟顧客應對,過程中有一些比較勞力或危險的服事,布農同工們都小心翼翼的帶我們,深怕我們受傷或體力負荷不了。

 一次談話中好奇詢問布農同工:「你們有實習同工時,每兩週都來不同的同工,每次都要重新教一次,還要適應每個人的文化差異,沒有同工時,工作量就爆炸多,不會覺得很累嗎?」(我們四個同工的工作量是布農同工一個人的日常工作量)

 布農同工的回答讓我很感動:「我們就是天天領受神夠用的恩典啊,有志工就是恩典可以分攤我們工作,沒有同工就是盡本分做好自己的工作。」

 這句話讓自己深深反省自己,在南聖常常需要裝備影音同工,我是否有用心照顧我們的弟兄姊妹如何布農同工照顧我們一樣?我是否有把願意分別自己時間跟體力的弟兄姊妹如同恩典般珍惜?這真的是我這次實習最大的提醒與收穫。

-打開福音大門 讓人認識我們的神-

 實習的第四天,與白牧師一家一起晚餐,跟白牧師的女兒們聊到布農部落開始開放志工實習的故事,曾經白牧師的女兒有跟白牧師提到,是否就不要有志工服務,畢竟來布農參與實習的人很多,布農的同工除了自己的工作,還需要花時間教育志工,但白牧師仍然堅持這樣的服事,為了就是能讓世界各地的人因著進入布農,而認識我們的神;白師母分享有許多穆斯林信仰的外國人,因為來到布農實習,生命才有機會聽見福音因而信主的,布農部落一直在領受神夠用的恩典,在台東小小的部落裡盡心盡力的忠心服事,讓世人聽見福音,認識神,持續為這塊土地禱告,願神大大祝福這塊土地,代代相傳下去。





 ▌馬太牧區
李易儒

過去到布農部落,是遊客身份,這次前往,則是志工身份,心境不同以往。有經驗的同學口中的「布農部落實習」對我來說原本很遙遠,實際走訪六天,整個畫面都立體起來,也留下許多深刻的回憶。

 九月20日主日結束,一行人前往布農,晚上9點多到達,白牧師女兒前來接待並說明接下來五天的工作,我們就到了志工住宿的房間,度過布農第一夜。每天早上7點用餐,7點半靈修,我們跟著他們的靈修進度《耶利米書》;8點是上工時間,我這五天的實習主要在加工區和烘焙坊,偶爾被調去幫忙農務。五天所做工作大致有:搓芋丸、做鳳梨酥、套絲瓜套保護套、採收秋葵、辣椒剪段、拔雜草、包裝洗好的全雞、真空包裝剁雞,還有體驗到一次餐廳的洗碗工作,和「間接抓雞」。抓雞時間只有週二和週四晚上,每次約莫10分鐘,看到勇者們魚貫而入抄起雞腳將雞倒塞進籠子,我因為雞的哀叫聲愣住了,只有體驗別人遞給我雞的觸感,沒有直接抓雞,是稍微可惜的部分。每天下班是下午4點,4點到5點我們分兩批,輪流去兩處地方,一處是陪伴下課的小朋友,另一處是參加員工禱告會。山區的夜生活不似都市,傍晚5、6點,就可感覺整個部落漸漸進入歇息。晚餐前大多有時間休息和盥洗,晚餐後有時和白牧師家人聊天,有時和自己人聊天,最後一晚我和小涴、姵茹聊到凌晨2點,真是暢快!來到布農賺到與同工的精心時刻。

 這趟實習,對於「人」和「農務」特別有感受。論到人的部分,此次接觸到很多部落員工,他們日出而作,每天從事一樣的工作,卻鮮少抱怨,樂觀的面對生活,甚至常關心我們是否會累,據白師母說,有些員工並不是基督徒,然而他們的態度卻很溫和,布農部落的宣教不只是對遊客,也對員工有很顯著的影響力。論到農務的部分,當我在包絲瓜、採收秋葵、拔除雜草時,一人面對這些有生命力的植物,卻要有去留的取捨,不禁想到一些信仰的議題;在農忙時深度默想,很享受。回到都市了,或許身體有一點疲累,但是心靈充飽了電,期待下回的「度假」!

留言

熱門文章

[詩歌故事] 傳遞愛與寬恕之《加百列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  2020.21

[天路歷程] 毘努伊勒的神蹟 2018.37

[天路歷程] 何謂試探神? 2018.11

[聚焦聖經] 從但以理書看「苦行與禁食」2021.22

[教會消息] 全國菁英牧者——為連結開跑 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