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韻與台灣電視史、台灣時代變遷一同成長。
筆者雖在基督徒家庭長大,卻上高中才清楚福音,便開始聖樂的服事。隨著教會大哥哥姐姐的帶領~組團辦詩歌見證會、親自跑台北大直的「救傳」買專輯伴奏卡帶、鄉村短宣,都因著當時的台灣聖樂風潮,跟著天韻活化了⋯⋯
「天韻」隸屬「基督教救世傳播協會」,由彭蒙惠宣教士創立,是由8~12人組成的全職基督徒合唱團。成立的契機是1962年台灣第一家電視台的成立(台視),開放時段給各界製播。彭宣教士抓住媒體將會帶來極大影響力的機會,企劃結合音樂、短劇、短講的「天韻歌聲」,天韻合唱團因而產生,也是東南亞唯一的電視福音音樂節目。「原野三重唱」中的男高音王強是主持人之一(筆者太小,但對和諧優美的合聲,是伴隨兒時的美好記憶)。「在呼召中遇難題,在難題中堅定信心」,龐大製作費的支出中,看見同工的同心,看見神的供應,更多的是廣大的觀眾回函,是福音工作的安慰。
第一張創作專輯「野地的花」
1973年,天韻結束了電視的演出,但也擴展了國內外廣播節目、演唱會、佈道會,監獄醫院的邀約。在這之前,天韻主要是翻唱歐美古典聖歌,曲風.和聲活潑,如《你曾否》《愈事奉愈甘甜》《你尋找什麼》。有別於傳統詩歌,伴奏型態的多變,是各教會詩班朗朗上口的愛歌。但翻唱的詩歌,常有詞句隔閡的困擾。誠如林福裕老師(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在1979年天韻第一本專輯《野地的花》序言道:「國外有許多福音詩歌是專為年輕人而寫,為要使他們能更接近上帝,也藉此奠定他們信仰的基礎。反觀國內聖樂圈,儘管翻唱的青年詩歌朗朗上口,卻無法紮根,因為文化、生活、教育背景不相同,與我們的靈性感受尚有一段距離。天韻的創作能引起共鳴,及拋磚引玉的效果。」
也正值1978年中美斷交後,國內青年的文化覺醒,喊出「唱自己的歌」的影響,校園民歌運動隨之興起,一把吉他、輕撥和弦,民歌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天韻遙相呼應,期盼用自己的音樂、淺易的詞句,表達最深的信仰經歷,用詩歌走出教會的圍牆。救傳拍的福音電影「兩兄弟」主題曲《再給我一個機會》,鄧志鴻.志浩兄弟做的幻燈片《撒網的人》都收錄在第一集中。果不其然,第1.2張專輯得到極大的共鳴與迴響,第3張推出閩南語創作《為主我要吟詩》,首首旋律清新,福音隨著字句進入人心。
當台灣家庭問題嚴重,寫《愛我們的家》;看到當時年輕人的灰暗,為鼓勵下一代,以腦性麻痺畫家黃美廉的見證寫《活出生命的色彩》,她並感動回應寫出《如果我能唱》;1991年國內環保運動剛起步時,葉薇心以一首《別讓地球再流淚》榮獲第三屆金曲獎「最佳國語歌曲作詞人」(同時入圍的有李宗盛等人)。
致力用英語宣教的彭宣教士說「音樂是心裏的語言」,「 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4:12)動人的旋律如呼吸,進入人心;神的話語有能力,潔淨了意念,滿足裡面的飢渴。創作超過150首的天韻專屬作詞人&製作人葉薇心,靈感常來自生活的細節,感受神每時每刻的同在,而「野地的花」的詞原本是她的一首散文詩(改自馬太福音6:25-32勿慮衣食)。在得作詞人獎之後,深感基督徒在社會上有發聲的責任,福音詩歌不應以抒發情感為出發點,容易淪為自我中心,要符合聖經真理、言之有物,有信仰內涵。
另一位資深製作&作曲人廖雅慧,多次入圍金曲獎最佳宗教專輯並獲獎,我們所熟悉的作品有《投靠者的讚美》《蒙福的奧妙》《寶貝》。亮麗成績單的背後,卻是長年受克隆氏症的折磨,自體免疫系統失調的罕性疾病,多次的發炎與進出醫院手術。最嚴重發病住院五十天後,寫了「呣免驚耶穌在此,呣免驚耶穌知影」,上帝透過她自己寫的詩歌鼓勵了自己,在風中殘燭,仍賜她站起來的勇氣;在最痛苦時,仍說「我願意」。
天韻伴隨著台灣的心跳,唱出上帝的心。
57年,天韻的DNA就是宣教。
▌約書亞牧區
蘇惠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