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信仰藝廊] 信仰藝廊的反思-瑪格利特 2018.5

信仰藝廊中的作品,可以從創作者本身信仰的觀點來切入,畢竟信仰與生活是不可分開的,畫家米勒、林布蘭、夏卡爾、梵谷...等都是,可以細細閱讀他們的創作想法與信仰的關聯性,而華人藝術家廖繼春、黃美廉.的作品也是如此.。

 但如果從一件藝術作品帶給觀者的感動切入,進而帶出信仰的反思與應用,我相信一定有許多人有類似的經驗可以分享給大家。

 最近在學校課程中分享到雷內.馬格利特這位藝術家,簡略介紹一下馬格利特的生平與作品特色,馬格利特 ( Rene Magritte,1898-1967) 出生於比利時,對他的作品印象常是帶著小圓帽的人,出現在很多的畫面裡,如作品戴黑帽的男人、天降..等作品。還有馬格利特的作品中,有許多像日常生活的景色,但透過藝術家創作理念想法,就變得很特別,就像說是畫藝術家所想的,而不是畫他所看到了,如作品單詞的使用、凝固的時間...等作品。

 我喜歡他的作品充滿空間的奇幻世界,但也對他作品中他故意讓人看不見五官而感到好奇,是什麼原因他要如此創作?或許是他小時候他的母親因為憂鬱症的關係而自殺,這段內心深處的憂傷,會不自覺在畫面裡顯露出現,就我而言觀看馬格利特的作品也會感受到作品中的憂傷,然而馬格利特的作品並不是只停留早期的內心感受,後來他不斷的突破自己,終於有自己引人審思的符號語言出現。馬格利特努力的過程中,也有段低潮讓自己的婚姻接近危機,讓自己的作品不再有獨特性(模仿印象派、野獸派..),但最後馬格利特沒有放棄,他的努力是有價值的,他成為藝術史上很重要的超現實派藝術家,他帶給了藝術是不斷的顛覆,直到找到自己心中的滿足。

 你也在找尋心中的滿足嗎?我們信仰的反思與應用也是如此,在分享個人信仰的得救見證時,常會提到三個部分(信主前、如何信主、信主後的改變),就如同觀看馬格利特的作品一樣,原生家庭會對我們造成影響,與家人的關係會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態度,在尋找人生意義時,也許會有低潮會有充滿叛逆與矛盾,但不要放棄,如同詩篇139篇中提到的:我若說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圍的亮光必成為黑夜;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你不見,黑夜卻如白晝發亮。黑暗和光明,在你看都是一樣。我們也要深信我們的一生是在上帝的手中,神的意念向我們是何等寶貴,祂是我們心中的滿足。

▌路加牧區 
黃惠鄉姐妹

凝固的時間:可以從不同的觀點來看事件,他不擔心如何畫,而是在意畫什麼,繪畫重要的是理念而非形式

這是馬格利特的照片,他喜歡穿戴整齊的作畫,也喜歡外出時戴頂小圓帽。

留言

熱門文章

[天路歷程] 毘努伊勒的神蹟 2018.37

[天路歷程] 何謂試探神? 2018.11

[聚焦聖經] 從但以理書看「苦行與禁食」2021.22

[教會消息] 全國菁英牧者——為連結開跑 2017.37

[詩歌創作] 感動集錦-化妝後的祝福 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