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詩歌故事] 台灣基督教聖詩的起源 2020.19

聖歌是教會音樂的靈魂,在基督教傳入台灣時,是教會敬拜不可或缺的要素,隨著宣教士努力的向下扎根,向上成長,百餘年的建樹,讓華人聖歌展開了一片天地,成為傳福音最佳利器。

        十七世紀荷蘭人將詩歌傳入台灣

 在1624-1662年荷蘭人藉著東印度公司及在爪哇的商業基地佔領南台灣時,福音及詩歌就曾進入了熱蘭遮城,也就是現在的台南安平,派遣了29位基督教改革宗的宣教士來台,留下了詩篇吟作及講道稿,只可惜因鄭成功的驅逐而劃下句點。

  十九世紀英國及加拿大宣教士來台將詩歌傳開

 神的旨意在這片土地上沒有停止過,1865年英國宣教士馬雅各及1875年巴克禮宣教士先後到達台南,灑下福音的種子,巴克禮宣教士更是將一生奉獻在台灣;而北部則有加拿大籍的宣教士馬偕醫生,1872年在淡水登陸,建立教會,也一樣奉獻一生。馬偕過世後由吳威廉牧師夫婦接續宣教工作,更推廣了教會音樂教育,讓基督教從「死無人哭」的教會,變成「愛唱歌」的教會。
   
           聖詩的編輯與影響力

 最早的第一本漢文聖詩是由馬禮遜宣教士(RobertMorrison1782-1834)於1814年編輯出版《養心神詩》,1852年開始有廈門話的《養心神詩》,廈門與台灣話雖相近但仍有些的落差,宣教士們覺得台灣需要有自己的本土聖詩,後來由甘為霖宣教士(WilliamCampbell1841-1921)在1900年編輯台灣第一本聖詩,並將《養心神詩》改名為《聖詩》,因為他認為詩歌是用來「讚美上帝」而不是用來「養」我們的心。《聖詩》就此成為教會傳福音的一大利器。

 有一次馬偕醫生到宜蘭葛瑪蘭族教會聚會,鄰近的泰雅族來襲,當時聚會大家正唱《聖城》,榮耀莊嚴,泰雅族人一時不敢攻打,還靜靜的聽完這首詩歌,可見詩歌改變人心。

 詩歌:「我認救主無驚見誚」與「萬民應該歌頌讚美」

 又有一次馬偕醫生的第一位學生,也是台灣最初受封牧師之一的嚴清華牧師,當時馬偕在基隆廟口開佈道會,說好邀請他上台講見證,但當他看到四周充滿怒氣的群眾,還有他的舊識在台下就膽怯裹足不前,馬偕為了鼓勵他,就唱了這首詩歌「我認救主無驚見誚」嚴清華才邊唱邊站上台作見證。可見詩歌給人帶來何等大的力量與鼓舞。而這首詩歌與我們所唱的「萬民應該歌頌讚美」的旋律相同,原來馬偕是用英國著名「聖詩之父」瓦茲(IsaacWatts)的原詩翻譯「我認救主無驚見誚」四節的歌詞,當時詩歌完整道出一篇信息,這也是聖歌早期的作用,讓不能普遍讀神的話的百姓,藉著詩歌認識真理。而這首《萬民應該歌頌讚美》的歌詞,則是用英國著名「教會復興運動」的查理衛斯理CharlesWesley(1707-1788)寫的歌詞,同弦律不同歌詞。他也有個故事,在一次胸膜炎復發,在他的日記中寫著:「我正安靜睡著的時候,我聽到有聲音對我說:『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起來,相信祂,祂要醫治你一切的疾病。』我被驚醒,心存敬畏,顫慄著說:『我相信!我相信!』」他在這段靈裡重生的經歷,寫下了這首詩歌的歌詞收入在衛理公會聖詩,也是我們主日宣告常常唱的詩歌。

 詩歌歷世歷代帶給眾信徒力量,不管在哪、用哪個版本的歌詞,開啟了人對神的讚美與敬畏。台灣教會音樂的啟蒙,在這些宣教士推動音樂教育之下,孕育出許多的台灣初代基督徒音樂家。因著時代變遷,詩歌的時代語言方式和音樂方式,推陳出新,然而這些古老的聖歌依然成為上帝歷史的見證。

▌董彥君牧師




留言

熱門文章

[詩歌故事] 傳遞愛與寬恕之《加百列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  2020.21

[天路歷程] 毘努伊勒的神蹟 2018.37

[天路歷程] 何謂試探神? 2018.11

[聚焦聖經] 從但以理書看「苦行與禁食」2021.22

[教會消息] 全國菁英牧者——為連結開跑 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