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窺探復興] 成為國教帶來的影響 2017.10

◎邱燕碧師母

劃時代的西元496年

 在教會初期雖然弱小,但對象是有高度文明的羅馬人,不過到了中世紀前,整個歐洲是一個野蠻的異教世界,教會面對這一大版圖,一則要向他們傳福音,一方面則要教育他們。
法蘭克人入侵羅馬後,國王克洛維Clovis(A.D.466-511)的信主與君士坦丁非常相似,他率領3000名法蘭克戰士在西元496年聖誕節全部受洗信主,成為第一個歸信基督的日耳曼民族。克洛維帶領法蘭克人皈依基督教,從此天主教也就成了全國統一一致的信仰,所以天主教的原意是大而公的教會,亦可稱為「國教」。

 教皇大貴格利(Pope Gregory the Great)差派宣教士到英格蘭(現英國)傳道,在一百年的宣教工作之後,英格蘭也成為基督教國家。而在英格蘭信主後又差偉大的宣教士,前往北歐大陸,到公元1000年左右,丹麥、挪威、瑞典及蘇俄各地的福音工作都有長足的進展,以致整個歐洲大陸都基督化。

「屬世權柄」和「屬靈權柄」 誰聽誰? 

 因著宗教版圖的擴展與政教合一的關係,教皇的權勢也得到不正常的發展,成為與政治領袖權力的鬥爭者,甚至同時成為屬世的統治者。此後的教會黑幕重重,一些人為的陰謀以欺詐手段增進教皇的權力,並發展封建制度,諸侯之間為了互爭領導地位,經常打仗。能控制羅馬的諸侯便掌握了指派教皇的大權。結果,常是懦弱、完全不合適的人被選為教皇。尤其是西元十世紀時的情形最糟,這段時期教皇地位淪落到最低點,教會完全控制在屬世統治者手中。通常打勝仗的諸侯立刻把前一個諸侯所提拔的教皇廢掉,自己再立一位新人。
因此教皇的替換速度非常快,教皇也成為皇帝控制民間的魁儡。這時期實在是教會最羞愧、最恥辱、最混亂的時期。教皇在鬥爭中有時也投靠各國皇帝,最後教會面臨飽受羞辱的教皇職位買賣交易之危機。

 這種以金錢購買教會職位的行為,在歷史上稱為「西摩尼」(Simony)即「聖職買賣」。這個教會曾是基督徒的先祖,因此,不論復原教徒或天主教徒,當然都為過去這段黑暗的日子傷痛。教皇與皇帝關係可能產生三種關係,視其當時權力鬥爭的狀況:

 A﹑同等合作,例如:神聖羅馬教會與神聖羅馬帝國。
 B﹑皇帝高於教皇,例如:皇帝對教皇的贈與,使教皇成為皇帝的臣僕。
 C﹑教皇高於皇帝,皇帝聽命受限於教皇。

歷史借鏡與反思

 當屬世權柄與屬靈權柄同存時,哪一個權柄該服在另一個權柄之下?當復興來臨我們慶賀執政者與全民歸主時,在權力與權柄順序中,是政府聽教會亦或教會聽政府,在歷史中政教合一帶來的弔詭、試探與黑暗是我們在歷史中可以引以為戒。
  

熱門文章

[天路歷程] 毘努伊勒的神蹟 2018.37

[天路歷程] 何謂試探神? 2018.11

[詩歌故事] 傳遞愛與寬恕之《加百列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  2020.21

[聚焦聖經] 從但以理書看「苦行與禁食」2021.22

[教會消息] 全國菁英牧者——為連結開跑 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