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燕碧師母
楔子
今年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1517)五百周年,且因去年同婚議題讓台灣教會進入空前未來的爭戰與合一,因此擬回顧教會歷史發展中之大復興,窺探神在整個人類世界中的安排與計劃;復興常常是屬靈運動的最前鋒,透過對過去教會歷史的大復興研究,讓我們看見過去教會如何跟隨見證、榮耀神,預備自己迎接下一波復興在我們中間。
從殉教到國教
教會的發展歷史有許多轉變,而教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神蹟,若非基督耶穌對教會的超自然的保守,教會在歷史上一直是深陷危機的。
初期教會史上因大逼迫來臨,門徒司提反殉道後由耶路撒冷被迫分散到各處,是教會最早期擴張出去的一個轉捩點。接下來使徒保羅蒙召作為外邦的使徒,經過他特別的宣教經歷又將基督福音與當時的政治文明高峰(政治上的羅馬及哲學思想上的希臘)作了直接的接觸,是第二個轉捩點。
公元312年馬克森以三倍於君士坦丁大帝的兵力在羅馬北邊的薩克沙盧拉交戰。而在此前一夜,疲憊不堪又憂心忡忡的君士坦丁在異象中,見到西沉的日頭上有發亮的白色大十字架,並寫著希臘文(Hoc Signo Vinces),就是「靠這記號,就必得勝」。這次戰爭結果是勇猛的馬克森皇家衛隊全軍覆沒,馬克森也在逃命時淹死在台伯河中。此役使君士坦丁成為西羅馬的主人翁;然而更深遠的影響是:君士坦丁認定這次的得勝是由於基督教上帝的幫助,因此戰勝之後他自己做了基督徒,這位曾經拜太陽神米斯拉的皇帝,現在成為耶穌基督的跟從者。
「量」的得著 vs.「質」的損失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在米蘭下了一道詔諭,開始允許基督徒在羅馬帝國內和其他宗教一樣,可以享受法律前平等的地位。這種由現實好處而來的信仰,使許多人也因為政教合一的緣故,在追求信仰的過程,得到殊榮及社會地位、物質的好處,以致許多人成為掛名或求名的基督徒,失去了之前的信徒單純的屬靈信仰追求。
教會在「量」上的得著,變成在「質」上的損失。米蘭詔諭為教會打開了水閘,使屬世的腐敗潮流,通過這個閘門,沖進了教會。」這與第一個三百年的教會完全不同,之前的教會以信仰、和平的傳道而擴展,後來的這個轉變頗有反客為主的味道,以致教會與政治結合勢力大增,並以宗教戰爭及宗教法庭逼迫異教徒,以政治之力欲達宗教征服,亦是之後一千多年漫長的教會黑暗時期來臨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