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銘 撰文
對攝影有興趣的人,應該會對一位大師級人物不陌生,那就是卡提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 他是20世紀偉大的攝影師。根據資料記載,布列松的攝影天份啟發於馬丁‧穆卡西(Martin Munkacsi)於1930年的攝影作品「湖邊的三個男孩」,影像所呈現的動感奔躍氛圍,影響了他的瞬間攝影風格,加上他對於眼前畫面的敏感直覺、與直接判斷,靠著35mm萊卡相機,累積了非凡的攝影大作。
在他自己的著作《決定性瞬間》攝影理論書【註1】,他曾提到:「對我來說,攝影是一種同步的認知,片刻的功能,以及對一個事件恰當完整表達的重要性。」「攝影,照我的想法,就是繪畫速寫,憑直覺完成,不容修改。若非改不可,那只好等下一張再改了。生命是隨時在變的,有時景象一消失,你就無能為力了。生命只有一次,是永遠的,而且不斷在翻新。」除此之外,布列松也提出「幾何圖形」的構圖觀點,運用透過觀景窗看到的所有人事物,以「幾何圖形」的特性去構成他大部分的重要作品。
熱衷於攝影的他遊歷多國,也經歷了一些重要歷史事件,因此部分作品帶有新聞性,而新聞攝影本質就歸屬於紀實。於1947年,布列松與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大衛‧西蒙等人創辦了馬格蘭(Magnum)攝影通訊社。這是一家具有相當世界知名度的攝影圖庫經紀公司,旗下的攝影師和新聞攝影師許多都已具有相當的世界知名度,從廣泛的主題,如家庭、毒品、宗教、戰爭、貧窮、犯罪、政府和慶典等,都有相當經典而且重要的紀實攝影作品。
被稱為現代新聞攝影之父的布列松,我們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發現到一些堅持,不拍彩色作品(焦點放在影像的幾何、人物上)、不打閃燈(憑靠自然光)、不裁切柔化(真實呈現出當下)、耐性等待瞬間等,就因他的堅持,也讓他的作品成為後人所推崇的經典作品。介紹到這邊,有沒有想拿起相機成為下一個布列松呢?
【註1】1952年,布列松的著作 《決定性瞬間》(法語:《Images la sauvette》/英語:《The Decisive Moment》)出版,這本書幾乎成為紀實攝影的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