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之那邊
詞:Virgil P. Brock
曲:Blanche Kerr Brock
1929-1939年的經濟大蕭條是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最嚴重的衰退,自股市崩盤,美國失業人口最慘達到1500萬人,近半數銀行倒閉。許多人頓失經濟與破產,在如此困窘、低迷的環境,保持正向樂觀不是容易的事。
1936年夏天,福音詩歌和歌唱研習的先驅者博樂克(Virgil P. Brock,1887-1978,16歲決志獻身,畢業於貴格會神學院)和妻子博佩蘭(Blanche M. Kerr Brock, 1888-1958,畢業於音樂院,指揮詩班與樂隊)應指揮家羅德夫(Homer Rodeheaver)之邀,去溫諾湖的彩虹角作客,生來盲眼的表兄弟包爾(Horace B. Burr)夫婦也在受邀之列。一日傍晚,遠離塵囂的兩對夫婦,坐落湖東佳美之處,欣賞落日的奇幻光影,與湖面相輝映的榮耀。晚餐時博樂克仍難忘落日奇景,包爾讚嘆附和著說:「我也從未見過如此美的落日」...感受到周圍的訝異,他接著說:「我是藉著你們的眼睛看到的,甚至看到日落之那邊更美、更榮耀。」這使博樂克有了靈感,哼唱著旋律,妻子博佩蘭走向鋼琴合奏,在眾人愉快的默契中不知不覺完成了這首詩歌的第一節:
1.日落之那邊,賜福之早晨,
在天堂樂境,與主相親;
勞碌盡完畢,榮耀之黎明,
日落之那邊,永遠歡欣。
當晚湖邊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促成了第二節歌詞的意境:
2.日落之那邊,雲霧盡消去,
無風暴威脅,無憂無慮;
榮耀快樂日,永遠快樂日,
日落之那邊,歡樂不息。
看見表兄雖眼盲,心卻比明眼人更清楚,與其妻子攜手同心同行的溫馨,寫下:
3.日落之那邊,主親手引領,
到父寶座前,見父榮面;
同在榮耀中,主伸手相迎,
美麗的那邊,直到萬年。
第四節是描述與所愛的親友在天家共聚的景象:
4.日落之那邊,故人樂團圓,
親愛者久別,歡喜相見;
在天家美地,不再有別離,
日落之那邊,歡樂永遠!
此曲後來指定獻給包爾夫婦,發表的數月後就流傳全美,並給當時對未來迷惘的眾人,帶來無比安慰與盼望。
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出去時還不知道往哪裡去;因著信,撒拉過了生育的歲數還能懷孕;神應許他們的子孫要宛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那麼多,「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希伯來書11:13)
2020武漢肺炎攪亂了世界經濟、局勢,對未來的不確定與無可計畫,但神~依然信實的存在!我們的心看見應許之地了嗎?
別人透過我們看見的是如何的信仰?
是羨慕?是止不住的喜樂?是認真尋求?
還是害怕?是另一種迷信?還是比拜偶像的更不虔誠?!
我們如何用生命訴說全備的福音,讓人領受完整的恩典、永生的盼望,靠著聖靈的幫助走十字架的道路?我們就是一本聖經!
「信就是對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對未見之事有確據。」(希伯來書11:1和合本修訂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