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聖經人物] 摩西 2020.28

摩西,意思是「拉出來」。被法老的女兒收養,一位以色列人,成為埃及的王子。矛盾的血統與成長背景,內心的複雜或非常人能體會。40歲的時候,他為幫助同胞以色列人殺了埃及人,不得不逃避法老王的追殺。40年之後,神差遣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摩西帶領約二百萬民眾,離開埃及去到曠野,這極為不易,順服呼召只是第一步,後來才是辛苦的開始。因為摩西統帥的不是軍隊,事實證明是烏合之眾。

 詩篇90篇,從摩西的寫作,可略知一二他在世時對人生的體會。

 「我們因你的怒氣而消滅,因你的忿怒而驚惶,你將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你面光之中。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詩90:7-9)

 關於罪孽,摩西感觸至深,他看得太多。埃及人行惡多端,神以十災攻擊埃及全地,擊殺埃及長子,將法老軍隊埋葬在紅海。慘的是,犯罪的不只埃及人,包括自己人。

 內憂外患,是當領袖最不願意面對的苦。亞倫造牛犢,讓百姓拜偶像,神因憤怒不願與他們同往迦南,若非摩西求情,後果不堪設想。亞倫的兒子獻祭不照吩咐、可拉黨的叛變、百姓與摩押女子行淫。再來,百姓問題百百種,沒東西吃、沒水喝、沒肉吃、抱怨、不順服、排隊到摩西那告狀。後來數萬人死於瘟疫,太多驚惶的事,都讓我們看見人因神的怒氣而消滅。人的日子都在神的震怒下,沒有一樣討神的喜悅。人的罪性,兩千多年後的現今依然如此,一點也沒變。

 「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詩90:15)
 
 為什麼求喜樂?或許因為沒有喜樂。他們所經歷的都在受苦、盡是遭難。

 身世特殊、歷經波折的摩西。在神、埃及人、以色列百姓中間,努力40年,承受人無數的責難,可謂千瘡百孔,這麼辛苦的領袖,應該要好好犒賞才是!?

 但,摩西的結局是什麼?

 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沒有聽上帝的話,擊打磐石出水,給抱怨的民眾喝。以致無法進入應許地。

 摩西說:「求你容我過去,看約旦河那邊的美地」神說:「罷了!你不要向我再提這事。」
看到這裡,是否覺得淒涼,這就是他的結局?百姓犯那麼多錯,尚可進應許地,他多年來完成諸多任務,就因這樣的失誤,功虧一簣,就以悲劇收場?公理何在?不站在神的角度,一般人很難理解。因為他沒享受到應許地的豐盛與勝利的果實,生命的最後在百姓目送下離開營地,登上尼波山,沒有隆重的葬禮,神將他葬在沒有人可找著的墓地,再沒人看過他。做神的僕人,就算身前經歷許多神蹟,但輸在最後一刻,這樣的下場...誰還想服事神?摩西當時心情如何,無人知道,只能揣測。但還是想替他抱不平。

 然而,擅自論斷神,會自打嘴巴。

 摩西在舊約中,被提及767次之多,可謂舊約的代表人物。在新約,出現79次,影響力也不容小覷。神說:「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申34:10)古今中外只有摩西一個人,死時由神親自為他安葬。在永恆中,摩西享受神的一切。
四福音書中,登山變像,是一件奇事,主角是耶穌。但,有人注意到摩西的在場嗎?

 對於任何在今生經歷了許多失望的人來說,在新約中看到已死的摩西出現,是很大的鼓勵。也只有摩西和以利亞可以在基督於山上變像時在榮光中顯現,與基督談論將要成就的事。在永恆中能與主同在,並站在祂的身旁,與祂對話,夢寐以求。相比之下,有無進迦南地這話題,相形失色,已不重要,何來功虧一簣?

摩西,
生前活在舊約,死後經歷新約。
眼光放今生,會失望;眼光放永恆,能釋懷。
只看今生,不公不義;從永恆看,豁然開朗。
神讓他活著時受管教,要他在永世不受虧損。

 摩西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90:10)

 新約時代,保羅說:「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4:17)不是消極面對,而是成就了榮耀,且是極重無比。兩者差異的關鍵,就是十字架的救恩,神把基督賜給我們。

 摩西,代表舊約律法。但,包括他自己也守不住。舊約反映出人的光景、人的極限。但舊約處處指向新約,新約藉神的兒子,指向新的盼望。

 盼望,不在今生,在永恆裡。

 我們找著了嗎?

▌高頌清傳道




留言

熱門文章

[詩歌故事] 傳遞愛與寬恕之《加百列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  2020.21

[天路歷程] 毘努伊勒的神蹟 2018.37

[天路歷程] 何謂試探神? 2018.11

[聚焦聖經] 從但以理書看「苦行與禁食」2021.22

[教會消息] 全國菁英牧者——為連結開跑 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