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宣教小故事] 倫敦小女僕與華神的故事-艾偉德 2018.7

身高僅145公分,連高中都沒讀過的倫敦女僕,竟能在中國成立「八福客棧」,向往來的騾隊分享聖經故事;她也獲得政府授權,能自由進入民宅和監獄傳福音;更帶領百名孤兒翻山越嶺,躲避日軍追擊;最後來到台灣,創立現在的伯大尼兒少家園,一生致力於「領人歸主」。

 她,就是在宣教歷史上聞名的「小婦人」宣教士-艾偉德(Gladys Aylward)。

 艾偉德於1902年在倫敦出生,從小就接受基督。因為家貧很早就輟學,當女傭以為生。20歲時她在一次聽道時,深受聖靈感動,決志成為宣教士,到中國傳福音。

 艾偉德家境清寒,靠幫傭來貼補家計,在申請成為宣教士時,因學歷不足而遭拒,但這些逆境,絲毫不減艾偉德到中國的決心。聽聞一位在中國山西的老宣教士將退休,艾偉德立即寫信自薦。為了省錢,艾偉德選擇了鐵路。於1932年10月,買了一張世界最長程的火車票,孤伶伶地從倫敦啟程,轉到莫斯科,原本是要搭乘橫跨西伯利亞的鐵路到中國天津,豈料發生意外,她被迫在漫天冰雪的地方下車,徒步走在皚暟白雪和豺狼出沒的山徑上,捱盡嚴寒、飢餓,命在旦夕,才輾轉到達山西省的陽春古城。她坐火車穿越東歐,經過西伯利亞,進入中國。幾經波折的1萬公里行程,千辛萬苦最後終於抵達山西陽城,接替73歲、已在中國宣教50年的宣教士珍妮‧勞森(Jeannie Lawson)。

 山西陽城是座山中小城,雖然偏遠,卻也是騾隊的必經之地。考量騾夫的活動範圍遠大於一般村民,極具「傳播價值」,因此成為艾偉德與珍妮傳福音的首要對象。

 兩人一同開設「八福客棧」(取自「登山寶訓」中「八福」之義,影片後來為甚麼改為「六福」卻無從查考)。除接待各方訪客,也將福音傳遍各處,同時為宣教籌措經費。從此,外國姑娘一面吆喝「沒有蟲子,沒有跳蚤,來!來!」,一面將騾子拉進客棧,成為陽城常見的風景。騾夫們從「仇視洋鬼子」到高朋滿座,原先常聚賭喧鬧的他們,也規定自己不准在店內吸煙、飲酒和賭博,以免妨礙艾姑娘「說故事」,甚至紛紛在神的帶領下,相信耶穌。
 陽城縣長看見她的影響力,於是邀請她成為政府推行「天足運動(解放小腳)」的官員,不僅有固定酬勞、騾子代步,還能「任意進入民宅」。艾偉德在周遊各鄉的同時,帶領更多人歸主! 

 很快的,她成為陽城縣家喻戶曉的人物,連監獄發生動亂,典獄官也派人前來向她求救;奇蹟般使犯人就範後,艾偉德就被允許進入獄中傳揚福音了!

 因為深愛這塊土地,她在1936年正式入籍中國。但真正嚴峻的挑戰,才要開始…

 隔年,中日戰爭爆發,陽城也遭轟炸。她開放殘破的客棧成為救護站,並收容無家可歸的孤兒。受《時代雜誌》(Time)專訪時,艾偉德發表的言論激怒日軍,因此被通緝。逼不得已下,只能逃往西安,但她堅持神託付給她的孩子,一個也不能落下!

 於是,百位4-16歲的孤兒,跟著她踏上320公里的征途。為了躲避追緝,他們只能大的背著小的,由隱密小徑翻山越嶺。飢餓、疲倦加上疾病,隊伍的前進越來越緩慢;他們因無船可渡,停在滾滾黃河邊3天,也曾在無路可走的困境中,無助到哭了起來…

 在看似沒有出路的每一天,迫切禱告和艾偉德的聖經故事,是支撐他們「堅持」的唯一動力。歷經千辛萬苦,他們終於抵達位於西安、宋美齡創辦的孤兒院;而孩子,真的一個也沒有少!

 英國作家以她的事蹟出版成小說《小婦人》(The Small Woman),大受歡迎後,被BBC改編成廣播劇,她的故事也被改編拍成電影《六福客棧》,由著名影星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主演,感動許多歐美青年獻身宣教。

 艾偉德日夜盼望能回到大陸,卻被拒絕入境,於是輾轉從香港來到台灣。在臺北木柵成立「艾偉德孤兒院」(現為伯大尼兒少家園)。1970年元旦,艾偉德息了地上的勞苦,享年68歲。她安息於台北基督書院禮拜堂,與所愛的大陸遙遙相望。

▌邱燕碧師母

伯大尼兒少佳元

艾偉德 (Gladys Aylward)

留言

熱門文章

[天路歷程] 毘努伊勒的神蹟 2018.37

[天路歷程] 何謂試探神? 2018.11

[聚焦聖經] 從但以理書看「苦行與禁食」2021.22

[教會消息] 全國菁英牧者——為連結開跑 2017.37

[詩歌創作] 感動集錦-化妝後的祝福 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