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Breath Becomes Air》,書名譯為《當呼吸化為空氣》,光看到書名就令人鼻酸。
忙碌的行程中,我總會想辦法撥出一段空檔去探望幾年前過世學姊的父親。答應過她的,她離開後仍會關心她的孩子和雙親。
如常般,帶著簡單的食物,走到學姊家的門口,平常放在客廳門口旁的病床今天卻已不見,瞬間,我知道了。去年開始生病的伯父已安然離世。
回想起那天,學姊在氧氣罩下急促地的呼吸,在親友們不捨的圍繞下,我聽到最後一個嘆息,樂曲的最後一個音符嘎然停止。是的,她最後的呼吸氣息消失了,化為空氣,監視器看到一條我們都知道代表為何的直線。
回家後,再次拿起這本書,作者保羅.卡拉尼提(Paul Kalanithi),身兼文學家、神經外科醫師、神經科學家,甚至說他是哲學家也不為過,他在事業巔峰時罹癌,才三十幾歲年輕的生命瞬間被迫面臨生命即將結束的嚴苛考驗。離世前,他將一生對生命存在的意義、對醫師這個職份的深入思考、對婚姻家庭愛情親情的體驗都寫在這本書中。
愛不釋手,畫註記的筆從打開書本後就停不下來。
原本讀文學的保羅,文筆精湛,後來明白他在找尋面對生命、死亡、意義互相交錯的問題往往來自醫療情境,特別是神經外科醫師這個領域,讓他在面對一個人大腦的各種問題中,真實的體驗到「怎麼活才是真活」。 保羅是相當優秀的醫師,但當他自己成為「病人」後,對醫師一職有更多的體會。
截取部分他寫的內容:
◆「…正確很重要,但是一定要保留一些希望的空間」(P131)
◆「…以生活品質為優先考慮,是在挑選工作,而非聽從召喚」(P103)
◆ 「要把病歷報告當作病人,而非拿病人當病例報告」(P111)
◆ 關於病人和醫生的關係,
保羅提到:「…我最高的理想不是拯救生命,而是引導病人、家屬去理解死亡與疾病…」(P122)
…在這種時刻,我不再是死亡的仇敵,卻是死亡的大使。…我需要他們(指家屬)給我資訊,才能知道病人想要什麼樣的未來:一個簡單的死亡,還是吊在一袋袋或進或出的流體間,即使無力掙扎仍然撐著活下去…」(P123)
◆「…去保護生命的召喚,不只是生命,也包括另一個人的自我認同(也許稱之為靈魂也不算太過分),其神聖不言而喻」(P134)
◆ 保羅提到他的主治醫師:「…她以慈悲知名,知道什麼時候推一把,什麼時候讓一步。」
保羅的主治醫師對他一再的提醒:「你必須想清楚什麼對你最重要」(P208),這也是你我必須思考,在還是健康的時候一樣就需思考的問題。
在治療的過程,保羅和他太太露西也思考是否要生孩子,後來他們擁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保羅最後的時間是抱著還不到一歲的寶寶離開的。生命逐漸消逝,迎接新生命的降臨,保羅提到:「她全是未來,短暫跟我重疊,而我的生命,除非奇蹟出現,全是過去」。保羅和他太太在孕育、出生養育這個孩子的過程對話,提供許多深層的雋永思考。
保羅出生在基督信仰的家庭,但到最後的階段他才又回到信仰,因為他體會到:生命不是單純科學可以解釋的,人類生命最中央的層面--「希望、恐懼、愛、恨、美、忌妒、高尚、脆弱、奮鬥、受苦、德行」,這些內涵是科學無能領會的(P203)。
最終,他回到基督教的中心價值--犧牲、救贖、寬恕,因為他發現這些信仰的核心價值使他不得不相信。保羅也提到不要忽視我們曾使一個臨終者的日子充溢著滿足的喜悅,往往我們沒有自我欲求渴望的鼓勵陪伴,對一個氣息逐漸微弱的生命會帶來極大的安慰與力量。
闔上書本,安靜地讓這些文字慢慢地
安慰那些已經和我道別的生命所留下的傷痛。
不論多少年,生命的逝去總會使我們這些
還活著的人留著或多或少的思念與不捨。
但不論多悲傷,我知道在愛我的天父的懷抱中,
總能再次看見盼望與永恆的光芒。
▌馬可牧區
林姿儀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