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短宣迴響」標籤的文章

[天路歷程] 布農短宣心得 水深之處的祝福 2022.31

大家好,我是浩然小組的常輝,很高興能與大家分享短宣心得。這次短宣是參加第二梯次布農部落,也是我第一次參加短宣,更是我第一次擔當小隊長,其實內心有點不安,深怕沒有辦法榮耀神,每到夜晚我就一直向神禱告;但此刻開始短宣聚集到營會結束,都讓我深深地經歷到,不論白天黑夜祂一直在動工,祂對說我:「孩子你就出去!出去!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會讓你感受與你同在。」  經歷了五個小時車程,到了布農部落,腳才站在這土地,第一個意念出現,內心不停地讚美主,沒錯就是這!沒錯就是這!主出現了一句話,是耶穌對彼得那段對話:「彼得整夜都打不到魚,耶穌要彼得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最後魚裝滿兩艘船,船幾乎要沉下去。」  我明白神意思,五小時的車程是可以衡量的;但要傳福音就要進入他人的水深之處,沒有進到布農的世界,就沒辦法進入布農的內心深處,心與心的距離無法測度,只有建立關係。  營會過程中小朋友起初的陌生變熟悉,從不配合開始變得想分享,當然小朋友還是會有失控的時候,但我卻把他們視為純真可愛;看著小朋友調皮淘氣,在天父的眼中我何嘗不是這樣;我讚美神的愛,這愛如果不是從天而來,小朋友的回應是會很有保留。  最後一天的成果發表,容瑄生命的見證,我很慶幸可以聽到容瑄很有勇氣,把心中最軟弱那塊,拿出來與全部人分享;見證互動過程中,小朋友或許聽不懂,但小朋友的心是敏銳的,他們收起了笑容與調皮,知道這是件難過的事,我從小朋友眼中知道他們想安慰,但卻不知道如何做,但他們的回答只有一個「因為耶穌愛我們。」這樣安慰著容瑄;我內心的感動不停運轉「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廉雅成發的影片也觸及到我,影片裡是短短五天的成果,好像訴說著時間的短暫,對神而言日光之下沒有新鮮事,但神卻要在我們身上不斷地創造新事,神就是愛,不厭其煩的愛。  這五天看著探訪隊逐一短暫出現,藉基督耶穌的愛又見證到「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台南到台東即使是好幾座山,我們的愛也把大山給挪去了。每到晚上我一個人走回住宿處,看著夜晚的星空,我更確定這件事,大家看的是同一片天空、同一個國度。  感恩白牧師提供布農短宣的機會,謙卑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布農部落怎麼會有那麼大的恩典,讓南聖來到這幫忙,更讓部落有希望。雖然我沒有回應白牧師,但心裡默默的對阿爸父神說:...

[天路歷程] 旭山短宣心得 加恩屋的愛與奇蹟 2022.31

旭山短宣隊,營會地點在淑熹姐長期服事的加恩屋。由於疫情關係,這次營會的內容可以簡單拆成上午和下午進行分類;為了避開和小朋友午餐時間的接觸,因此兒童夏令營只有下午半天的時間,而每天上午我們分別進行不同的活動。  第一天早上我們到加恩屋附近的旭山窯手作披薩享用午餐和團隊時光,路途中發生一件意外—恒毅哥的車拋錨。感謝上帝的保守,車子是在下高速公路交流道後拋錨,用僅存的速度隨著斜坡滑下來後平安地停在一般道路旁邊,車上的人員都平安,感謝主,車子不是在高速公路上拋錨,避免了在高速車流中停駛的危險。  第二天早上我們五點起床預備農忙,親自體會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在炎熱的天氣下和農作物一起被太陽烘烤,甚至要進到將近四十度高溫、極少空氣流動的室內農耕。農耕結束後,有隊員忍不住說:「我以後絕對不會當農夫!」誠實地說出了我們大部分人的心聲,當農夫真的很辛苦。看見無止境綠油油的田和被農作物團團包圍住的農夫,不禁想到哥林多前書3:6「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然而使之生長的還是神。」作物的生長真的很奇妙,可以從一粒指尖大小的種子,逐漸長得比人還高,最後結出許多果實;我們在短宣做的事工就好比撒下這些種子,讓當地的教會來澆灌、建造,但是真正能使人的生命茁壯、成長的卻只有上帝。  第三天早上我們去協助家庭整理,和第一梯由我們全權負責整理的方式不同,這一次我們讓家庭中的一位高中生和我們一起整理,不僅可以藉著這個機會讓他學習和人相處對話,也讓他學習自己整理家庭環境,將物品做取捨和分類。在打掃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他的學習歷程檔案,他主動說要把它留下來,後來我們發現他也有把歷年的聯絡簿留下來,猜想或許他很重視也需要和人的連結,也很在乎和人的關係。打掃後,這位高中生也和我們一起參與下午的兒童夏令營,在和他少許的談話中可以感受到他很享受在這種氣氛中,和我們一起活動時也感受到他的喜悅,希望以後他能多去加恩屋和其他小朋友相處互動,也能夠更多接觸到這份信仰,相信他的生命和他的家庭會因此翻轉改變。  第四天早上我們去到洋菇寮探訪,聽洋菇寮經營的故事,也看到洋菇的生長過程,從養菌、覆土開始,每一個階段都需要精準的控制溫度和時長,只要一點差錯就會功虧一簣,是一個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努力、金錢以及累積多年失敗經驗才能成就的一項事業。參觀後,淑熹姐也帶著我們在洋菇種植採收階段的倉庫中替洋菇們禱告,...

[天路歷程] 香山短宣心得 挑戰中的學習 2022.31

 「咦?你會彈鋼琴?!」  「會一點點啦,但荒廢很久了。」  「那這次的司琴可以拜託你嗎?」  「我是可以練練看⋯。」這是香山短宣聚集時,我和映潔姐的對話。  結果我在香山短宣五天彈琴的時數,比我過去半年打開鋼琴的時數加總起來都還要多。如果有人問我對香山短宣隊的個人感想,那我一定會用「挑戰」這兩個字總結。除了要幫忙帶闖關、營會第一天幫忙小朋友報到、帶領每天的經句大串燒外,最讓我擔驚受怕的服事肯定是司琴。自從上高中後,就把鋼琴當成家裡擺設的我,竟然被要求要包辦這四天營會的伴奏,由此可見大隊長映潔姐的信心。  所以最後我的表現如何?我變成鋼琴小能手了嗎?還是搞砸到決定把鋼琴燒了並且從此再也不碰?我個人認為比較接近後者,但到頭來我發現我的表現似乎一點也不重要:過程中我手指一直打結、和弦一堆沒有按好、甚至有時候歌曲的第一個音就彈錯,但大家依舊唱得很開心;即使沒有一般標準的「優秀演出」,大家一樣盡情地享受在敬拜當中。  這深刻地提醒了我,服事的重點並不在於人的表現,真正讓服事有意義的,是上帝的參與。即使我的能力不足,有上帝的同在依舊能補足,因為讓人投入敬拜的是從神而來的喜樂,而不是服事者的能力。 ▌大學牧區 張錫恩 

[天路歷程] 獅子鄉短宣心得-撒下愛的芥菜種 2022.31

這是我第二次去上內獅,很感動的是,看見上次帶的小朋友,很多都還有來參加,覺得上帝的恩典真的很奇妙,而祂的愛是一直扎根在這裡的。  兒童營會開始前,我心中就只有一個很簡單的想法,我只要讓他們知道這世界上有一位神無條件的愛著他們,這樣就足夠了。看見當地的小朋友單純、純樸的內心,卻缺乏愛,就想要很用力的愛他們,想要讓他們知道這世界有一位神,也如此的愛他們,我們會去到那裡也是因為祂。  最令我感到奇妙的是恩佑這位小男生,他本身有點過動的傾向,也讀不太懂字,聽當地人說他不愛來教會,但在營會結束的第一天他卻一直在教會遲遲不走,所以我們大家就陪他玩遊戲,在營會的後幾天他也都是早到晚退,雖然他因為過動而無法很認真的聽我們講話,但從他的眼神中,能看見他很渴望我們的愛及關注。在最後一天他也用他的小手,用注音寫著:「謝謝哥哥姐姐」,就能感受到上帝在這其中的動工,也種下愛的芥菜種在每個小孩心中。  再看見當地教會、小孩、青年的狀況,我有一個很大很大的感動,我是如此的不足、不完美,但上帝卻還是如此愛我、用我,而當我們在教會中有這麼好的資源及恩典,那我為什麼不能為主做更多事呢?心中有滿滿的感動溢出來。我向主說:主啊!請用我,我在這裡聽候祢差遣。  其實我覺得去短宣不是只造就當地,也造就自己在信仰中很多的改變,與主有更深的連結。看見自己的不足,但上帝卻還是願意使用我,在其中領受祂好多的恩典,也很開心能與當地的青年一起同工。  每次去完短宣,都會有一種身心靈讓上帝充飽電的感覺,希望這份感動會一直延續下去,讓我能為主做更多!希望下次還能繼續去到這個美麗的部落。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35)  ▌高中牧區 黃芯甯 

[天路歷程] 我似阿里山的少年,來吉部落短宣!2022.30

過去兩週,迎來我第一次短宣,有些緊張,但更多的是興奮,籌備時,感覺自己幫不上忙,來吉梯隊的同工,各個是精兵,想幫忙都沒機會,頂多是簡單的粗活。  出發之日,坐上教會弟兄的車,他把高速公路和山路當賽車場在開,相當有趣,終於到了「來吉部落」,天空下起雨,短宣隊如同大軍至家家戶戶拜訪,邀請鄒族部落的小孩參加營會,表單上只有四個小孩報名,其中二個還是牧師的小孩,走遍部落後,一同聚集被山圍繞著的小廣場,大家一起為部落禱告、唱著詩歌,我也努力地為著這個部落來禱告,求神讓更多的小孩可以來到營會。  隔天晨更後,被眼前景像驚嚇,外頭小孩突然爆增排隊,心中感謝神回應我們的禱告,讓更多小孩來認識祂。營會有搞笑戲劇、感動的敬拜、有趣的課程,我是參與「原民歌舞」教學,第一次教學的我,教孩子用口訣來記舞序,例如:「鹹蛋超人舉手拍拍射箭......」容易記又搞笑,小朋友快速記動作,原住民學舞能力,快得令人吃驚!正以為營會順利時,小組有個中班小朋友,突然不見了!有人看見他衝出去教會外面,瞬間緊張感抓住我,急忙跑往部落四處尋找,卻找不到,正當不知所措時,看見映潔姐出現,她請我回教會教舞,由她和小朋友的哥哥尋找,課程結束後,就看見映潔姐和孩子回來了,我關切問孩子為什麼亂跑?他說他以為下課了,我的嘴角失守得笑了,回來就好,小朋友單純得好可愛。  來吉部落,位在阿里山區,一覺醒來就能欣賞上帝美好的創造,彷彿在渡假,部落大部份是鄒族,族群共通性格是較害羞的,「剛剛好」神賜給我搞笑又過度開朗的性格,去部落點火,快速地拉近並建立富有生命力的關係,連開口講話,直接轉換原住民腔調。  第二天,高牧師的探訪隊到來吉部落,他請每個短宣隊員分享,輪到我時:「有很多感動到想哭的畫面和過程,但因為小朋友在,所以忍住沒有哭。」沒想到,高牧師的回應讓我蠻震驚的,他說:「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想哭就哭吧!」接下來幾天,不再壓抑,讓聖靈的感動自然流露,那是全新很棒的感受。  雖然第一次參與短宣,卻是熟悉的感覺,五天中只睡了10個小時,卻有滿滿能量不斷湧出,感受主「充滿」我們的心,且「實實在在」幫助我們,引領我們和部落的心和道路;我的禱告,雖無法有美麗和屬靈的字句,但神仍垂聽,看重每個人的心意,讓我看到部落的需要,也許小朋友們心裡藏著許多的故事,然而,透過真實地去傾聽陪伴,我也一起與他們成長了,我們彼此用生命影響著生命,是孩子們陪我成...

[天路歷程] 長樂短宣隊-小王子印記 2022.30

長樂教會是位在屏東滿州的長樂部落當中,會友人數大約十幾人(包括孩童),滿州雖是以排灣族為主,但長樂當地還是漢人、原住民交雜,且當地與許多原民部落不同,多以傳統信仰為主。還記得抵達的第一天,我們要開到長樂的住宿點時,經過幾戶人家,家門敞開直接見到傳統信仰的祭壇,顯而易見的不同點就馬上呈現在我們面前。  長樂教會的傳道夫婦蔣記剛傳道、Vavauni 傳道是四年前來到長樂教會牧會,起初兩人也完全不會排灣族語,為了融入當地更是慢慢讓自己學習語言,也因當地許多年長者雖會講族語卻看不懂拼音,所以傳道夫婦開了拼音課程教導長者拼音,長者教導他們如何唸,變相成為雙方互相授課,更令人吃驚的是蔣傳道居然會八種語言。  雖然第一梯短宣的兒童營因為報名人數跟疫情,讓我們將原本四天的營會直接濃縮成一天,帶領小朋友透過戲劇、才藝的陪伴讓他們能認識上帝,雖然時間縮短,但看見他們能吸收五彩魚的故事⋯⋯等等,對我而言也是另一種感動。  尤其當知道我們住宿的地點是一位會友無償提供自己的房子借給長樂教會去接待各個外賓,也包括我們短宣隊,那心裡頭油然而生的衝擊在心中徘徊,側耳聽聞有時他們一家人要回來時,還會先打電話問傳道夫婦說他們現在是否可以回去住,還是需要再等等?而在短宣隊的第二天他們家的女兒提早先回家,就先自己去住傳道夫婦的家中,將自己的家讓出來給短宣隊住,並問候我們這些素未謀面的人,他們家冷氣有沒有跳電導致睡的不好等等的,他們一家這樣的擺上讓人感動。  後面有兩天是陪伴長者與整理長樂教會旁邊的倉庫與主日學教室與義剪的活動,透過這些陪伴與整理更認識當地教會與傳道夫婦,也在陪伴當中可以帶領長輩們跳舞唱歌做活動,這樣子的深入與過往的短宣確實充滿不同之處  不同的短宣形式看見不同的感動  跟以前的夏令營、短宣完全不同  雖也有陪伴小孩,卻能因為形式的變化還有陪伴到長者,更能認識當地的歷史文化與教會之間的牽連,歷史的長流中,種種的故事浮現在我們眼前。  長樂教會的傳道夫婦兩個人,除了牧養長樂教會外,也同時牧養另一間牡林教會,盡心盡力的在每個禮拜中的平日為這些少少的幾個會友安排聚會、陪伴他們,並且為了兩個小朋友就在主日結束後再開辦兒童主日學;而記剛傳道為了這地去學習排灣族語,也讓我們看到事奉的態度是什麼,在記剛傳道身上看到什麼是為了服事盡心盡力。在短宣中看到許多的美事都是值得我們去思想、學習的,實際行動有所收穫的...

[天路歷程] 東台短宣隊-因為祢,我可以 2022.30

出發前,我常常在想,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好好記住這樣得來不易的短宣,疫情、不確定性、隊員身體健康、很多的未知充斥著這一次的短宣,帶著這樣的心情搭上了117及317開往花蓮的列車。 關於信心  老實說在出發前自己很小信的給了很多情況預設立場,孩子唱反調、自己途中確診、隊員有症狀、孩子失控,但天父卻一一推翻掉我這些不切實際的預設。孩子不但不唱反調還很配合;自己不但沒有確診還健康到胖了;隊員不但沒有出現症狀,反而精神體力好到讓我覺得自己好老;孩子確實很失控但我卻無法不愛他們。為什麼自己的信心這麼小呢?是呀為什麼呢?我不斷的反問自己,我沒有答案,但我知道祂恩典夠用,夠用到我還可以這樣胡思亂想,但祂仍垂憐我這樣沒有信心的瓦器,並且大大的使用我。擁有這樣的恩典,我還有什麼資格不為神所使用呢?  「天父,我願成為祢所重用的器皿」 關於孩子  因為害怕別離,所以小心翼翼的投入,不敢一開始便傾倒太多的情感,怕會一發不可收拾,但孩子的一句「姐姐我喜歡妳」,那真摯的眼神以及溫暖的擁抱,讓我真的無法不愛他們。  營會的最後一天,我牽著一個孩子的手要送她回家,孩子抬頭,用清澈的眼睛看著我,說了一句「我愛妳」,那不是肉麻的言詞、不是油膩的辭藻,而是一個孩子發自內心渴望愛也希望被愛的話語,一向不太會表達愛的我突然紅了眼眶,蹲下來看著她並對她說「我也愛妳」。我問自己為什麼能說出愛來,我想是因為天父的愛,是祂的愛讓我知道我可以去愛人,可以用我所體會到的愛,去愛那些孩子。  「我們愛,因神先愛我們。」 關於花蓮  好山,好水,但絕不無聊。當我看見那地的需要、當我聽見孩子的故事,我知道我能做的不多,但我能禱告,我能為那地、為孩子禱告。  一週很短,短到來不及好好跟孩子相處,短到來不及好好的愛他們,短到來不及再一次陪伴他們,短到來不及再牽牽他們的小手、再抱抱他們,但我知道,回來後對那地的牽絆以及不住的禱告,才是短宣後的另一個啟程,短宣結束並不是一個句點,而是要大大禱告的開始。  「每一次我禱告,我搖動祢的手,禱告做的事,我的手不能做。」  渺小的我,能做的並不多,但天父的大能卻總能成就大事,每一次的短宣都不是我能做什麼,而是天父的帶領下,好多事成就。  「這一次的短宣跟以往有很多的不一樣」,這句話在這一次短宣中很常聽到,很多的不一樣,但好像又有些微的一樣,但是怎麼個不一樣與一樣呢?我想不一樣的就是我們都面臨很...

[天路歷程] 短宣探訪隊心得- 一千公里的旅程與無法量化的感動 2022.30

提摩太牧區捎來短宣探訪報名的熱情邀約,一個晚上的討論,看著台灣地圖,看著各個短宣的地點,一個念頭想效法牧師穿過中橫半環島的念頭就這樣出現了,隔天看天氣預報明顯是全台降雨,於是乎將半環島改成了全環島。  從未想過不是為了旅遊而繞了台灣一圈,一場旅行不是為了景點,只是為了探訪各宣教點,沒有谷歌風評玩樂指標,卻帶出了一場超乎想像有趣的旅行。 來吉教會  來吉教會探訪,去時路在二高錯過了該下的交流道,導航路程頓時多出了30分鐘車程,眼看將錯過集合時間,只能跟著導航重新規劃路線而走,將油門踩深一點,期盼能早點到達,一條從未走過的縣道,不像過往走的路有著旅遊的車輛相伴,似乎專為我們而開,一台車就這樣慢慢的滑過地圖上的藍線,在抵達來吉村時僅晚了一些時間,看著前方與區牧相約的同行車輛也平安抵達,心裡向神獻上感謝。  來吉村,一個從未去過的地方,一個靠近奮起湖的部落,在抵達時,我發現從入口到來吉教會仍需一段路程,沿途有著彩繪的石頭,一隻隻石頭山豬正迎接我們的到來,在平靜的森林中,彷彿來到另一個國度,越深入其中越充滿期待。來吉教會,簡單一層樓的建築,高立於其上的十字架,讓我們遠遠即可認出是教會。裡頭傳來短宣活動大小朋友的嘻笑聲,我們的三個小毛頭也馬上加入其中,一個營隊的小朋友從外頭進來看到他們,直接問他們幾歲,抱了抱最小的弟弟,好像是熟識的同伴一般,這樣的事總讓我很驚訝,難怪耶穌說小孩在天國是大的,單純是他們最棒的擁有。聽著此次活動的人數從寥寥個位數增加到30位,我感到驚訝與感動,帶隊的映潔傳道所說的上帝的安排真是超乎所求所想,除了人數倍增外,牧區即時的探訪帶上了不少的文具與禮物,補足了營隊的需要,對此充滿了感動與感謝。 人倫教會  人倫教會,幾年前的探訪,記憶依稀猶在,一個陡坡上的教會,不像前次徒步而上,此次在雨中我們選擇試圖從後方繞上去,雖然在傳統市場長大的我熟悉在人群與機車中開車,但遇到這樣的陡坡與小巷,仍得小心翼翼慢速前進,對照快速穿繞其中的小貨車,明顯地我是新來的。好不容易到了教會門口,看到熟悉的制服身影在教會內穿梭,我們很開心的下了車。  聽聞這次的營隊活動因疫情之故,部落內的小朋友只有上午的活動,下午是短宣隊自行安排時間,也因此我們有一段慢時光與弟兄姊妹交流,我們三個小毛頭也出動了,小的赤腳在一樓大廳穿梭,老大老二也輪流騎起了三輪車,讓我驚訝的是他們不會騎啊!特別是老大一...

[天路歷程] 主愛新路短宣心得-同得褔音的好處 2022.29

原本的行程是要到五林國小,與主愛教會一同舉辦兒童英語營,但因為疫情的緣故,與其他隊伍接二連三的在出發的前一星期取消,後來的行程是與歐文忠牧師團隊配搭,整理楠梓區一位83歲奶奶的家,以及探訪新路循理會,看看我們有沒有什麼能為他們做的。  第一天,從天父在鮮少停車格的路邊,給了我們免費的停車位開始,好像從一開始就為了我們預備好一切似的。抵達目的地後,一開門,映入眼簾的是髒亂、昏暗的空間,約10坪大的房子,卻只剩下一人能勉強通過的走道;一袋袋的雜物堆積成牆,隨地可看見無數隻的蟑螂、老鼠屍體,以及片片的蜘蛛網,打開每包垃圾袋、紙箱,都是不同的「驚喜包」。其實大部份的隊員都對這些「角落生物」十分懼怕,但我們卻要在當中學習克服、忽略它們的存在(儘管常常還爬到身上)。中途甚至倒下大雨,許多人全身濕透,卻沒有聽到一句怨言,只見隊員們同心撐起歐牧師準備的遮雨棚,為了保護奶奶這些搬出來整理的家具。  感謝神讓我們有機會參與在這樣的事工裡。原本的家從完全無法住人,甚至連一個人走過去的寬度都有困難,到後來能夠將家具做出分類的成果,都是因為有上帝和同心合力的大家!奶奶的態度也從一開始的百般刁難轉為感謝;不過,為什麼會囤積那麼多的垃圾呢?因為那些在她眼中都是寶貝。所以每當我們收完一袋垃圾,奶奶就又會去翻出好多東西說這些她還要。直到有位隊員告訴她:「這些不是寶貝,妳才是寶貝」,我想奶奶的心一定也被這樣的話語深深的觸摸了。  或許我們的心常常也是如此,當我們不願意面對自己內心的時候,就是不斷的囤積雜物在裡頭,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沒有被滿足的缺乏、不安全感,迫使人只能用這樣的行動來滿足自己。惟有當我們願意將自己的內心整理乾淨,並承認耶穌基督是管理我們生命的主,就能發現其實我們擁有了一切;學習不再去翻攪自己曾經的過去,只單單為著現今擁有的一切而感恩,同時述說上帝那奇妙的工作。  這次的福音行動讓我看見,原來世界上有許多人,過著和我們不一樣的生活,他們的生活環境常常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很多在我們眼中是垃圾,在他們的眼裡卻看為寶貝……  另外,當中讓我很感動的是,看見歐牧師他總是走在團隊的最前頭,他所要面對的是許多的蟑螂、蟑螂蛋、發霉生鏽的惡臭味,以及眼見卻不知道該從何下手的數百袋雜物。相信如果不是歐牧師領著大家不斷的往前走,我們一定也沒有那麼大的勇氣去面對這樣的環境。一個從國外來到台灣的宣教士,他卻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