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教會是位在屏東滿州的長樂部落當中,會友人數大約十幾人(包括孩童),滿州雖是以排灣族為主,但長樂當地還是漢人、原住民交雜,且當地與許多原民部落不同,多以傳統信仰為主。還記得抵達的第一天,我們要開到長樂的住宿點時,經過幾戶人家,家門敞開直接見到傳統信仰的祭壇,顯而易見的不同點就馬上呈現在我們面前。
長樂教會的傳道夫婦蔣記剛傳道、Vavauni 傳道是四年前來到長樂教會牧會,起初兩人也完全不會排灣族語,為了融入當地更是慢慢讓自己學習語言,也因當地許多年長者雖會講族語卻看不懂拼音,所以傳道夫婦開了拼音課程教導長者拼音,長者教導他們如何唸,變相成為雙方互相授課,更令人吃驚的是蔣傳道居然會八種語言。
雖然第一梯短宣的兒童營因為報名人數跟疫情,讓我們將原本四天的營會直接濃縮成一天,帶領小朋友透過戲劇、才藝的陪伴讓他們能認識上帝,雖然時間縮短,但看見他們能吸收五彩魚的故事⋯⋯等等,對我而言也是另一種感動。
尤其當知道我們住宿的地點是一位會友無償提供自己的房子借給長樂教會去接待各個外賓,也包括我們短宣隊,那心裡頭油然而生的衝擊在心中徘徊,側耳聽聞有時他們一家人要回來時,還會先打電話問傳道夫婦說他們現在是否可以回去住,還是需要再等等?而在短宣隊的第二天他們家的女兒提早先回家,就先自己去住傳道夫婦的家中,將自己的家讓出來給短宣隊住,並問候我們這些素未謀面的人,他們家冷氣有沒有跳電導致睡的不好等等的,他們一家這樣的擺上讓人感動。
後面有兩天是陪伴長者與整理長樂教會旁邊的倉庫與主日學教室與義剪的活動,透過這些陪伴與整理更認識當地教會與傳道夫婦,也在陪伴當中可以帶領長輩們跳舞唱歌做活動,這樣子的深入與過往的短宣確實充滿不同之處
不同的短宣形式看見不同的感動
跟以前的夏令營、短宣完全不同
雖也有陪伴小孩,卻能因為形式的變化還有陪伴到長者,更能認識當地的歷史文化與教會之間的牽連,歷史的長流中,種種的故事浮現在我們眼前。
長樂教會的傳道夫婦兩個人,除了牧養長樂教會外,也同時牧養另一間牡林教會,盡心盡力的在每個禮拜中的平日為這些少少的幾個會友安排聚會、陪伴他們,並且為了兩個小朋友就在主日結束後再開辦兒童主日學;而記剛傳道為了這地去學習排灣族語,也讓我們看到事奉的態度是什麼,在記剛傳道身上看到什麼是為了服事盡心盡力。在短宣中看到許多的美事都是值得我們去思想、學習的,實際行動有所收穫的感覺真好。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