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如何教養孩童」標籤的文章

[門訓迴響] 如何教養孩童(一 )2018.41

孩子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而教養孩童是一門很深學問,也是當基督徒父母應該做到的人生課題之一,其實上完此課程後,教養孩童已經讓我走出迷思。為何如此說呢?簡單的來說自己原生家庭所接受訊息及教育,社會歷練的經驗累積,讓我對謀些觀念視之為合理範圍如:孩子本來就會哭是正常、青少年叛逆也是正常、人本來就是自私、愛心教育用說即可,不用體罰以免讓她幼小心靈有傷痕……諸如此類,但一切回到我重新加入媽媽小組及教會生活,讓我生命中再次遇見耶穌、看見聖經的話才是教養的主軸,原來過去對的想法受錯誤的。更感謝主讓我清楚人本教育「尊重孩子及順其自然發展,導致孩子上學不能適應所有品格教導、守秩序、人際關係的問題」、心理學的專家〈孩子叛逆是合理〉、網紅教育書「有符合聖經的教導嗎?」……等等。  這樣我教養孩童就沒問題嗎?不…不…都是戰戰兢兢的,舉例來說我就是大罪人但我沒搞懂聖經的話時,都不知原來孩子一出生就有罪,在詩51:5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腹便走錯路,說謊話。詩58:3惡人一出母胎就與神疏遠,一離母父便走錯路,說謊話。讓我在管教時更知賞罰分明;當孩子狀況連連時,我忘了照鏡子看看自己在神面前樣式,因為孩子是媽媽教出來的孩子會有樣學樣,真的太有趣了,但好幾次回到神面前禱告,都會再次經歷神醫治的大能;讓我最深層看見教養孩童是基督徒父母敬畏主功課之一,因為會讓我們看見小問題後面所延伸出來的關鍵思考,父母相愛、父母同心和一事奉主、神的話如何用在自己身上、神看重父母管教的權柄,這一切中種種都是讓我們更多經歷上帝是全能神。  暮然回首後,唯有生命中每天遇見神,才能更懂得教養秘訣來自於生命影響生命,深深知道自己不足但都還在機會中學習永不嫌遲,所以孩子的品格一定要父母教育,不是外面安親班或者是交給外面專業人士教育孩子,父母一定要先教導才能管教、合宜約束是必須過程、基督徒父母要看重神給父母管教權柄、基督徒父母要活出生命喜樂及榜樣,才能讓孩子快樂生活並勇敢面對這世代環境的黑暗面,最重要的是珍惜神賜給我們的孩子,用上帝的話來教養,繼續向屬靈長輩學習教養孩童,感謝主有這些課程受益匪淺。 ▌彼得牧區 蔡雅筑 

[門訓迴響] 如何教養孩童(二)2018.41

在上這門課之前,我便很好奇荑芬姊的教養方法,如何能教養出順服、守紀律又喜樂的孩子?因此,看到門訓有「如何教養孩童」這門課程,我就下定決心報名,想要一探究竟。以下整理出幾個上課的心得收穫: 一、學習教好兒女,更要學習做好父母。  將問題焦點從孩子身上轉移到自己。看見自己生命需要被上帝調整改變的部分。  我花不少時間在糾正孩子的行為,卻沒有發現到,原來孩子個性的弱點也是我的弱點,他沒學好的事情,其實我也做不好,這樣的發現令我很沮喪,孩子是我的一面鏡子,我需要讓神先改變我自己。  南聖四重福音:重生、成聖、神醫、再臨。我生命如何經歷上帝的改變和醫治?  深願我的孩子也能夠經歷福音的大能! 二、為人父母的責任  化被動為主動,訂定教養的藍圖,訂細則訓練兒女。不擅長管理的我,很需要努力學習也是一大挑戰!  除了訂定家規、生活細則,信仰教育也不該是完全交給兒主老師,然後就以為妥當了。父母有最大的責任!那還有什麼是我可以留心去做的?  由於長子(小二)常表示上主日學聽不懂而興趣缺缺,因著門訓課的提醒,我開始在週日與孩子的睡前禱告時光,鼓勵(有誘因)孩子把當天兒主聚會的心得內容和家人分享,沒想到長子說的蠻清楚,表示有在聽道,而不完全如他所說聽不懂或沒在聽,上幼主的妹妹也能講出聖經故事內容和金句(七零八落)。感謝主,現在兄妹倆搶著要分享^^能與孩子一起討論關於上帝的事情,真是美好! 三、親子參與彼此。  通常會以孩子的喜好安排家庭活動,顯少覺得要讓孩子參與父母的事情。因著我和永安加入高中牧區輔導,帶著兩個孩子一起服事,意外發現孩子的配合度、參與度和規矩規範都有進步。  參與彼此很重要,讓孩子認識父母不同面向,尊重父母要做的事情而不是以孩子為中心,甚至以孩子作為不能服事的理由。感謝上帝,幫助我和永安跨出這一步,我們也相信,孩子只會越來越好,不會再更糟了。 四、家庭祭壇、父母給兒女祝福。  我們家開始家庭祭壇已有一段時間,也一直嘗試到底用什麼方式內容比較適合孩子的年齡層(7Y, 5Y),近期有點荒廢,父母仍需努力。從課程裡也認識到父母給兒女的祝福是有能力、有功效,身為父母應該善用這個權柄。最近盡可能在孩子早上出門上學前為孩子祝福禱告,盼望祝福的力量成為他們的保護與幫助。 ...

[門訓迴響] 如何教養孩童(三)2018.41

當一拿到門訓的簡章時,看到了「如何教養孩童」這門課,當下就是深深地受到這門課的吸引。因我目前是專職的兒童職能治療師,所以,我對兒童的復健有很大的負擔,除了復健孩子的生理,也常需要教導家長如何引導孩子。於是,當心裡開始感受到這份負擔時,這堂門訓正是我所需要的,「我該如何按神的話語來教養祂所賜下的產業」。  老師們(荑芬姐與銘燻哥)提到訓練、管教、養育、教導、愛、處罰,在管教上,要按真理而行,但究竟甚麼是真理,就是我們的聖經,這給了我很大的提醒與幫助。幾年前,神賜下了祂美好的產業給我(孩子),在養育嬰幼兒之時,我很輕鬆的教養出一個貼心、懂事,能夠溝通的女娃。但是,隨著我的工作日益繁忙,並且她的「交際圈」日益增大,超出我能「控制的環境」。  漸漸的,因為「她的改變」以及「自我」的成長,我常為了這個「陌生的」孩子以及「不順服」而感到困擾。因為過去相處之中的溝通穩定了,於是我開始放手讓她去面對成長,但環境與團體中罪的可怕,讓人沉淪、改變,蒙蔽了正確的道路,我想這就是神切切的叮嚀我們遠離罪惡的原因。感謝主,讓我看見了這門課,提醒我在孩子的教養上,成長需要「一直陪伴」與孩子同行,而不是只有「放手讓她獨立」,如同神愛我們,我們要與神同行。 ▌但以理牧區 張禎紜  

[門訓迴響] 如何教養孩童(四)2018.41

在短短的三次的課程中,透過講員生活化幽默的分享,了解唯一的指導手冊就是「聖經」~神的話。重要的是「父母」!看見父母角色的重要性,唯有父母走「對」路、態度「對」了,孩子也就會被引導到「對」的道路上。  坊間有五花八門的教養方式、書籍,告訴我們可做這事,不可做那事,再加上現在明顯的「少子化」、不要輸在起跑點上,樣樣才藝、補習都要,使孩子天真的笑容變少了,書包、壓力變重變大了,這真的是我們要給孩子們的嗎?在我們眼中,生命內涵與外顯的能力,哪個是我們所在乎的?前不久的新聞,有最高學府的學生因感情因素、及種種的壓力下,他選擇走上絕路….,而父母再多的眼淚也喚不回孩子的生命!這時往往會聽到,「早知道…就不要….」,而我們反思,「我們給了孩子什麼?我們傳承了些什麼給他們呢?」。  父母親是孩子們的傳道人,養育、管教、陪伴、引導小孩都是天天需要學習的。「沒有一個人,一生下來就知道如何當父母親」,當我們知道  神的話是那指導手冊時,我們就更需要好好來讀、用心反覆思想、吸收並用行動「做」出來。為孩子生命來守望、代求,讓  神親自成為孩子們的  神,讓他們的生命是建立在磐石上,使他們每一個都成為基督精兵、神合用的器皿、蒙福的生命! ▌彼得牧區 洪岱伶 

[門訓迴響] 如何教養孩童(五)2018.41

這次的門訓課程「如何教養孩童」是我十分感興趣的主題,上完課之後更是覺得收穫滿滿。課程中讓我們能從聖經經文中明白神的旨意,運用於教養孩童的方式與提醒。荑芬姐妹在門訓課中提醒我們: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要教導孩子順服,不可是情緒的管教,不可以每天的管教不一樣,要教孩子禱告,明辨是非要從神的眼目來看。在荑芬姐妹這堂課,我很喜歡結語的部分:神是充滿憐憫、恩惠、信實和慈愛的神,每一次在患難中,求告神,祂就應允。  我們要常常禱告,親近神,求神讓我們在祂的光中看到我們生命中有哪些缺失需要求神來改變,不要每天想如何去改變孩子。當神改變了我們,我們享受了主恩的滋味,心裏得滿足,靠主常喜樂,我們就會有這奇異恩典,去勸導我們的孩子。真的,我們需要神憐憫我們,要珍惜神把孩子給我們的這段歲月和時光。神話語的總歸就是愛。總意就是敬畏神。  銘燻老師在課程中教導我們要聽上帝的教導,也要殷勤教訓兒女。孩子是我們的也是神的孩子,因此怎麼教一定要合乎上帝的旨意。上帝對我們所扮演的角色也適用於父母對孩子,例如父與子、朋友、牧人與羊、情人、夫妻、葡萄樹和枝子、師生...。  隨著孩子的成長,這種關係也會跟著改變,因此父母必須敏銳孩童成長的改變。銘燻老師更提醒我們對於孩子要「管」也要「教」,更要「接納」,而且如果我們要管我們的孩子管得嚴,要先愛得深。對於讚美的原則要避免稱讚孩子聰明,而是讚美他的努力與用心。獎勵的原則不要事先約定,避免造成交易行為。銘燻老師教導我們很多管教孩子的細節,其中讓我最深刻的是引用路加福音15:11-24小兒子的故事,教導我們善用例外。管教是為了讓孩子知錯然後改過,但若孩子已知錯有改過, 那就可以直接進入接納而不用管教了。然而要特別注意,只有大錯時才能善用例外。  感謝荑芬姐妹和銘燻老師的用心。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人格特質,父母管教孩子雖然有大原則可循,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管教的過程中仍然會時時遇到很多無法掌控的細節,讓父母不知所措,挫折感加重。我覺得倚靠上帝很重要,常常為孩子禱告,也為自己禱告,讓聖靈來教導我們提醒我們,讓上帝來幫助我們,一起來教導帶領我們的孩子。相信我們的孩子會受到大大的祝福! ▌約書亞牧區 蘇莉莉  

[門訓迴響] 如何教養孩童(六)2018.41

詩篇127篇3節:「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新生命的誕生,是一種喜悅;是一種祝福。但是從新生命呱呱墜地開始,如何教養孩童,卻是每一個為人父母必修的功課。  在銘燻區長與荑芬姐的兩堂門徒訓練課程中,清楚的指引出了基督徒教養的基本重要原則:不是按照書店的教養指引,也不是成天想著如何去改變孩子,「敬畏神的父母」才是重點。若父母沒有敬畏神的心,就不知道要依循聖經的原則去教導孩子;若父母沒有順服神的行為,孩子也就很難了解順服兩字的意義;若父母沒有需要神的渴慕,孩子自然也就喜愛世界,追求世界的榮耀;若父母沒有敬畏神的敬虔生活,孩子就沒有榜樣可以學習。  婚姻不只是戀愛的開花結果,也不會是愛情的墳墓,而是我們認識神與彼此相愛的實際操練。教養下一代繼續認識神,行走在當行的道路上,更是神給我們為人父母的重責大任。看重我們每一個人的位份,在大小事情上都能認真勤勉,讓神的愛真真實實地滿溢在我們當中,全家一起忠心在神的面前,這就是我想要的美滿家庭生活了。 ▌彼得牧區 林約翰 

[門訓迴響] 門訓《如何教養孩童》心得(一) 2018.40

養兒方知父母恩,是當了媽之後,深深感恩父母當年能存活下來,真是太偉大了,在每天和孩子大大小小的衝突周旋之中,多麼渴望能獲得一本武功祕笈或教戰守則,好使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沮喪的心,能從惡性循環中得著解套;投入一本又一本教養書海中,越認真使勁卻遲遲不見成效,讓自己陷入沮喪又絕望的深淵中……  感謝教會門訓開立如何教養孩子的課程,句句指出聖經中蘊含的真理,也許這些真理對許多基督徒來說是老生常談了,敬畏神、順服神大家都知道,該對孩子說的都說了﹑該教的也都教了、該責罰的也都責罰了,奇怪,孩子就是不聽,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再一次因著神無盡的慈愛和憐恤,神光照我許多還不敬畏祂的地方,並不斷地給予機會學習敬畏祂,沒想到看似與教養無關的課題,竟解救我脫離孩子悖逆不順服的惡性循環中,原來「父母是一個甚麼樣的人,比父母說了甚麼話還重要」,父母可以照抄聖經上的佳言例句,卻對孩子一點意義也沒有,比起說了甚麼更重要的,孩子看得出父母是給神管的人嗎?是願意為神約束自己的人嗎?是有真理並活出來的人嗎?孩子看得出來,在父母心中神最重要嗎,神在父母心中有主權嗎?孩子感受得到神豐富的慈愛、豐盛的恩典,看到神給的力量和幫助嗎?  相信我們先成為這樣的父母,有朝一日由榜樣帶出最大的喜樂──看見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會在我們心中油然而生的。  以下是一些對自己盲點的看見,願這些細節上的調整,能成為彼此的祝福. 1.幫助孩子學習順服  順服不是聽話,聽話是行為上的要求,孩子若內心不順服,又害怕責罰,便會在媽媽面前戴上聽話的面具,人前一個樣,人後又另一個樣,沒看見的時候所做的才是真面目,可惜媽媽大多只能耳聞無法目睹了;也有另一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聽話,不知為何而做,缺乏思考過程,照單全收的結果,沒有分辨能力,媽媽的影響力和世界給他的吸引力是一樣的。  順服是打從心底願意被管理、被約束,人前人後都一樣,因為自己願意約束自己給神管,唯有媽媽知道怎麼教導自己順服上帝,才知道怎麼教導孩子,學父母的順服來順服神。因此,真誠敬畏、順服神,願意沒有自己,用權柄所說的話,孩子會聽、也會順服,反之,若聚會或服事是以自己喜不喜歡﹑方不方便﹑容不容易安排,作為是否參加的準則,或是先吃飽、先做完其他事再悠哉地參與聚會,孩子知道父母的為人,對孩子所說的話,其實已經喪失了權柄...

[門訓迴響] 門訓《如何教養孩童》心得(二) 2018.40

摩西遵著耶和華的吩咐記載他們所行的路程,從埃及進迦南地只需十幾天就可到的行程,以色列人卻花上四十個年頭且賠上一個世代人的性命。從曠野的引導、天降嗎哪、避開匪徒的騷擾,從一個站口起行,安營在另一個站口,再起行,再安營共計42站,這過程中,百姓雖深切感受到神管教的痛,但也經歷神的帶領。不禁令我聯想到為人父母在教養兒女的路上不也是如此,從呱呱落地、牙牙學語、幼兒、孩童、青少年、成家立業……父母的教養方式都要隨不同的階段而變化。簡短和大家分享剛出爐的門訓課「如何教養孩童」作業。  聖經的教導給了基督徒父母許多原則,但管教孩子的細則卻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質,求神賜下智慧與敏銳的心來訂定,為了是要幫助孩子學習順服的功課。荑芬姐講到孩子是「小罪人」,初聽之下覺得甚是有趣。 是阿!我們是罪人,孩子當然是小罪人。愛的教育下,父母常常問孩子:「你要不要吃這個?」「你要不要上床睡覺?」你何必問他呢?你就給他吃就是了。你問他要不要?他一定會講「不要」,小孩子從小最會講的就是「不要」,你問他要不要,這麼做,等於是在訓練他「悖逆」,在不知不覺中縱容、加強他的不順服,美其名為「給他選擇的自由」,其實是在毀壞他。 箴言19:18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  當我初次讀到這個經節的時候,覺得不可思議,做父母的怎麼會存心任由自己的孩子致死?透過這個課程得到更深更廣的領受,原來是只要我照著自己的脾氣、觀念、喜好、期待來管教孩子,不管是出於善意或是對他是百分之百的愛,只要不是按著神的教導,把孩子帶到神面前,就是存心毀壞他。所以,當父母的必須學習與神同行,在神的愛裡、在神的帶領裡、在神的教導裡、在聖經獨一無二的標準裡,管教兒女。 箴言29:15 「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 希伯來書 12 : 11 「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  管教是用來糾正和培養人走正路。神的管教是愛,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應該如此。有時候利用不會造成肉體上長時間疼痛的杖打(例如:打屁股)來讓孩子領悟到他做了錯事,而不是用杖打來發洩父母的憤怒和挫折,或失去控制。銘燻老師也一再提醒父母不要在盛怒之下仗打,利用去拿棍子的時間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最後一定不能忘記要用擁抱、愛的言語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接納。  父...

[門訓報導] 「如何教養孩童」開課 教會媽媽熱烈參與 2018.36

這一季的門訓課程邀請了葉荑芬姐妹及史銘燻弟兄開設了「如何教養孩童」課程,9月4日下午,在吳玉萍牧師的勉勵與介紹講員後,開始了第一堂課。  許多媽媽們報名參與了這堂課,其中好幾位還推著幼兒車、抱著小小孩來上課,在荑芬姐妹的分享下,時而專注的聆聽,時而彼此熱絡地討論。  課堂中荑芬姐妹分享了父母的責任,強調幫助孩子學習順服的功課,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要直接、果斷的引導孩子,而不是處處問孩子「......好不好啊?」。要照著主的話來教養兒女,學習使自己做一個好父母,有生命的榜樣,才能培養敬虔的後裔。並鼓勵弟兄姐妹多多參與教會,對教會、服事的委身,成為兒女的祝福。  下課後仍見到許多媽媽們彼此分享課堂中學習的心得,留下認真學習的身影。下一週「如何教養孩童」課程將由史銘燻老師分享,並在下下週由兩位老師進行與學員的Q&A。 ▌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