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信仰藝廊] 藝術分享梵谷(一)早期創作:關懷生命時期 2017.17

提起梵谷,我們常想到的是濃烈色彩的向日葵,或是漩渦般的線條的星夜等作品,但是梵谷的創作風格並非一開始以這樣的形態展現,而是以關懷生命為出發點,把對上帝的體會用畫筆呈現出來,現在我們來跟大家分享梵谷生命的故事,便能明白畫風轉變的歷程。

 梵谷(Vincent Van Gogh)出生於荷蘭布拉特省的小村莊松丹特,父親是位牧師,從小在教會長大的他立志要成為一位愛人如己的牧者,曾經前往阿姆斯特丹學習神學,1879年6月到貧困的礦區,擔任非神職牧師,儘管生活非常清苦,但他全心投入,體會到災民的痛苦,而農民畫家米勒的作品也深深影響梵谷早期的創作風格,他認為米勒展現出了人性中崇高、莊嚴的特質,透過生活中熟悉的人事物,展現出每個生命都是上帝獨特的創造,值得尊重,像詩又像畫。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馬書十二章15節
   
 這個時期的作品,喜歡用褐黑色及土黃色來描繪作品,雖然會給人沉悶壓抑的感覺,但梵谷希望透過人物的描繪,表現得不是感傷性的憂鬱,而是莊嚴的生命,《食薯者》(1885)充滿對社會中下階層的關懷,也是他早期作品的代表作。《餐前的感恩禱告》(1883)透過豐富的灰色階調,在用灰色不透明水彩勾劃亮部,將婦人誠心禱告的景象表達出來,也是梵谷內心對 神深切的懇求,他寫信跟弟弟西奧說:「我覺得所有真正美好的事物都來自於上帝,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包括每一件作品中的內在精神、靈魂和極致的美。」梵谷把對神的愛透過藝術延伸到畫面當中,縱使這個時期的技巧仍不純熟,但愛人愛神的心早已透過畫筆刻劃下來。

◎呂旻真姊妹



留言

熱門文章

[詩歌故事] 傳遞愛與寬恕之《加百列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  2020.21

[天路歷程] 毘努伊勒的神蹟 2018.37

[天路歷程] 何謂試探神? 2018.11

[聚焦聖經] 從但以理書看「苦行與禁食」2021.22

[教會消息] 全國菁英牧者——為連結開跑 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