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南聖頭版] 同工培訓2 教會恩賜與格調 切慕最大的恩賜──愛 2022.4

一月20日晚上,台南聖教會同工培訓課程的第二堂課,主題:教會恩賜與格調。講員高敏智牧師提及教會恩賜,勉勵同工不要因為恩賜而產生錯覺,恩賜不代表生命;而同工的性格,也是教會建造的一大關鍵。在這次同工培訓中,由周維音師母、楊殷嘉弟兄、董彥君牧師分享自己的見證,不同的人生際遇,卻同樣指向基督揀選的道路,讓與會的同工們深具共鳴。

 小組牧養是教會的「基礎工程」,我們要問的是:小組員找到教會的根?還是只找到小組長的根?小組長的牧養必須與教會連結,正如所有的恩賜,目的也是建造教會,但現在問題來了,教會有恩賜,就容易紛爭分裂,但沒有恩賜,教會沒有前進的動力,最終會枯乾,那怎麼辦?到底哪一個比較好?我們所要尋找的答案,神早就說了,要切慕屬靈的恩賜,最大的恩賜是什麼?是「愛」!

 我們在基督的根基上建造基督的身體,一定要有恩賜,只是焦點要清楚,焦點在自己,我們會嫉妒,焦點在神的國,我們就能配搭成團隊,尋求教會最大的好處,不是自己的好處。牧師說:「我只是肢體,神要用的是教會!」當我們認清自己的定位,我們可以順暢地與神同工,聖靈的內住,使我們有真正「優雅」的生命。不要嫉妒、攻擊在前面的事奉者。南聖是一個音樂事奉很明顯的教會,但音樂不是我們的本質,我們的內容是在基督裡:教會經年累月的禱告會、查經!若沒有這個內涵,就沒有其他的東西!每個人都是一台戲(不是只有台上的那個人),我們都要演給世人和天使觀看。

 提及性格的部分,牧師說,性格不是天生的,終極目標是柔和謙卑(不能學),我們能學的是「負神的軛」、「學神的樣式」,懦弱不等於溫柔,如果我的生命際遇平順,沒有引爆點,不代表我的脾氣很好;教會人數增長等於成功嗎?如果教會愈來愈世俗,教會人數增加不等於成功;我們的喜樂建立在哪裡?世界的肯定嗎?

 周維音師母分享見證,從過去性格爆裂,經常「拍桌」,人人害怕的,到後來被神修剪「從拍桌到拍手」的服事三部曲:1、過去很壞; 2、信主後覺得自己很好; 3、知道如何輕鬆幽默,幽默看待生命中大小事,回頭一看,發現過去力求精準,其實是自我中心。

 楊殷嘉弟兄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很早就獲得肯定,他的人生三部曲:1、驕傲,因為被人恭維習慣了,在教會領受恩典;2、離開家,離開教會,走在流行的尖端,很快的認識世界的燈紅酒綠,在那個看似樣樣都有的環境,才認識自己:「其實自己很弱小,台北不是我的家」,倦鳥需要歸巢;3、上帝沒有放棄他,上帝也提醒他,我們不能靠自己發「光」,要破碎,才能讓神的光從裡面照出來。離開神以後,是被弟兄姊妹帶回來教會;現在是自己來,真正的生命翻轉。

 董彥君牧師分享自己的生命二部曲:1、憂鬱膽小;2、剛強壯膽。她從小膽怯內向,不敢多說話,但聖經上的一句話常常鼓勵她:「你在患難的日子若膽怯,你的力量就微小。」原來人的情緒,不管是爆裂、或是內縮,其實內傷、外傷都是傷,都是不健康的。事奉的道路感受到自己的軟弱也是一種享受,我們需要知覺,才能向神求、向神禱告,我們的軟弱使我們與神更靠近,我們認真禱告,神一定聽。

 高牧師說,有性格的人不輕易發怒,「鼎為煉銀,爐為煉金,人的稱讚也試煉人。」世界的肯定很容易把我們帶走,但我們擴張神的疆界,必須要有生命的純度。我們教會的「使徒取向」很明顯,我們的使徒生命課程談的是道路,而不是神學,恩賜加起來,應該等於教會;我們的性格,最終表現的不是自己很厲害,其實柔軟、有愛、有陪伴,才能建立教會。 


▌李慧貞牧師



















留言

熱門文章

[天路歷程] 毘努伊勒的神蹟 2018.37

[天路歷程] 何謂試探神? 2018.11

[聚焦聖經] 從但以理書看「苦行與禁食」2021.22

[教會消息] 全國菁英牧者——為連結開跑 2017.37

[詩歌創作] 感動集錦-化妝後的祝福 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