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弟兄姊妹,平安。
我是嘉文,分享疫情生活中的看見與經歷。
虛空的忙碌
疫情期間在工作上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事物。
過去每兩三天就要開會,現在全數轉為線上會議,數量也減少很多,再怎麼樣世界都照常運轉。不過取而代之的是不管上、下班時間都在講電話、聯絡討論。
再加上在家工作時間變長,所以也練就了可以忽略小孩嬉鬧、愛妻怒吼、小孩哭叫等背景音效的功力,更難得是還必須即時分辨愛妻是要跟我講話還是在罵小孩,前者需要積極回應,不然工作會中斷更久。
沒發現的恩典
今年防疫期間適逢嚴重乾旱,抗旱一度也與防疫並列,成為熱門新聞話題。所有人都很擔憂焦慮,常被問會不會缺水,什麼時候下雨。
台南地區水源來自曾文溪流域的曾文、烏山頭與南化水庫,三者有效蓄水量為6.8億立方公尺。供應給農業灌溉過去一年平均5~6億,供應台南自來水一天要100萬立方公尺,一年也差不多要4億。但因為去年沒有颱風,今年的農業一期作灌溉已經停灌,因此估計在4月底以後,光靠水庫蓄水供應自來水,大概可以撐到7月中,新聞播出後標題寫成:「水庫蓄水只能再撐2~3個月,蓄水率低於10%」等等。聽起來的確很嚴峻,但其實,過去10年內大概有6~7年到5月底~6月中之間水庫幾乎都是快用光,然後梅雨就來了。
對台灣而言,乾旱並不是像歐美大陸一樣連續3~5年都沒下雨,而是要看前一年的豐水期有沒有颱風,或是颱風降雨夠不夠顯著。若是要看枯水期水量多寡,那我們每一年都是在經歷乾旱,只是新聞沒有狂播所以無感,然後默默地上帝的恩雨就幫我們解圍了。
反思我們生活與生命的存在,也都是基於諸多不經意、沒發現的恩典。
超前部署
因應政府的用語,這幾年公家機構的長官們常把超前部署掛在嘴邊。
對我的工作,超前部署意味要先預測未來的降雨、水庫流量等,並因應未來的情況於現在預先調整;對乾旱而言,研判今年度沒颱風,豐水期8月開始就要先從抗旱水井取水,減少水庫放水以及蓄水下降速率。不能等到水庫快空了才開始找水,來不及亦不可能開發可以取代水庫每日供水量的備援水源;對洪水而言,研判未來會下大雨,後續水資源供應無虞的話,水庫可以預先洩降,洪水期間就可以少放點,減少災害。
另外,如同前段所提5月底幾乎水庫蓄水用盡,我們也建議過在這個時候可以把水都趕到烏山頭水庫蓄存,使曾文水庫空庫可以利用第一波梅雨進行空庫排砂。
說起來很符合邏輯,但是在洪水當下,每一次要建議運轉策略時,可以說是天人交戰,不斷質疑天氣的預報、自己的判斷,不停地想到失敗的後果:放了沒水進來怎麼辦,水庫蓄太高了太危險怎麼辦。
徬徨的原因是沒有看到確據就先去做,害怕失敗的原因是對於預見缺乏信心,因此特別敬佩具有大信心、預先看見神的心意就努力去執行的牧者同工們,每一次教會的行動我覺得都是超、超前佈署。
個人的信仰生命,也需要超前預見自己生命結局見主面的那一刻,佈署現在每一天的心思意念與生活。
神創造的奇妙與人的有限
水的課題非常多元,最後分享一個小知識。水文循環是指地球上的水的總量守恆不變,但透過降雨、入滲、截流、窪蓄、逕流、蒸發等程序循環不止,這是現在中小學就會學到的自然環境知識。但假設我們是原始人,您覺得哪是程序是最難被發覺呢?最早發現水文循環的人是誰呢?
時間往後回溯的話
- 《呂氏春秋》(編者:呂不韋,約 300 BC):雲氣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輟;水泉東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滿,小為大,重為輕。圜道也。
- 《黃帝內經》(作者?約 400 BC):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
- 阿摩司書 (作者:先知阿摩司,約750 BC): 9:6 那在天上建造樓閣、在地上安定穹蒼、命海水澆在地上的,耶和華是他的名。"The Lord’s home reaches up to the heavens, while its foundation is on the earth. He draws up water from the oceans and pours it down as rain on the land. The Lord is His name!"– Amos 9:6
- 傳道書(作者:所羅門王,約950 BC): 1:6 風往南颳,又向北轉,不住的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 1:7 江河都往海裡流,海卻不滿;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感謝主,我們都活在祂的創造、恩典與計畫裡面。
6/22 防淤隧道初次啟用 排出渾濁泥砂 |
5/26 南化水庫往上游看的空拍,過了三週後已經滿庫 |
5/26 南化水庫大壩與甫完工之防淤隧道進水口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