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母親節」標籤的文章

[南聖頭版] 母親節獻兒式 2022.20

五月8日母親節,主日崇拜舉行獻兒式,分別在第三、第四堂主日舉行。獻兒式的重點不再於嬰兒,重點是父母的心,將自己最寶貴的兒女獻上,一生事奉主。牧師為每位嬰孩祝禱:「願你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悅你的心,都要一起增長,直到永遠,阿們。」願他們一生能走在合神心意的道路上。  高敏智牧師在母親節的信息,用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作為主題,馬利亞是透過勝靈感孕生下耶穌,被稱為蒙大恩的女子,但有一個故事這樣說:耶穌回到故鄉行神蹟,多人簇擁耶穌,母親跟兄弟,來看耶穌,就有人告訴耶穌說,你的母親跟你的兄弟來看你,耶穌說:「誰是我們親誰是我的兄弟,凡遵行天父旨意的,並且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親,就是我的兄弟。」這樣的回應是否令人覺得不近人情呢?但這卻反映了天國的秩序,倘若我們心裡面有真正的安息,就能知道耶和華是我們唯一真神,人能夠安息,是因為人站在聖潔之地。  一個人生在基督信仰的家庭,他就是在恩典中,要把恩典與福氣用在走正確的道路上面,而不是反過來變成自己的驕傲。聽見神的道又遵行的人比這一切都還要有福,信仰群體就好像家人、我的母親、弟兄姊妹一樣,耶穌是在這個機會裡面告訴他們,比這一切更尊貴的是將來有一天能與耶穌一同在天上作王。  高牧師也提到,西面給馬利亞的一段預言「孩子的母親…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馬利亞的心是為母的心,她親眼看見她的兒子釘上十字架,她的心被刀刺透。高牧師分享自己的母親,也在他服事低谷、爭戰中為他流淚禱告,這是母親的心。耶穌一生走的道路三十多年,我們看到一件事,神賦予給祂的恩典跟能力,愛了這世界上所有的人,但是這世界回饋給他的,是只想要得好處,「如果信耶穌是要叫我破碎自己跟隨耶穌,那就不一定了。」所以跟上去的人很少,所以耶穌說在這條道路裡面聽見遵行是有福的。  「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惘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    高牧師指出兩種進路: 努力建造 → 贏得人心 → 合乎世代腳步?被世代肯定? 安靜等候 → 懂得主心 → 分別世代腳步?被世代否定!  我們必須問,我們是哪一種呢?  耶穌釘十架時,把母親託付給使徒約翰,「母親,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耶穌成就祂對世人的救贖,但祂在十字架上,沒有忘記祂的母親,耶穌愛世人的心,如今也透過母親跟我們對話,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假?有時候時間才能驗證出來。...

[南聖頭版] 屬靈的眼睛 母親的心志 溫馨獻兒式 2021.20

五月9日第三、四堂主日,適逢母親節有獻兒式,每年的獻兒式都是溫馨喜樂的時刻,高敏智牧師的主日信息「屬靈的眼睛」,而屬靈的眼睛究竟跟母親節有什麼關聯呢?獻兒式的重點不在於孩子,而是母親那顆願意將孩子獻上給主用的心!  經文背景發生在變像山上,耶穌帶著門徒上山希望讓他們看見些什麼、了解些什麼,門徒們看是看見了,但卻沒有抓到真正的「關鍵」。同樣地,父母的眼光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抓住真正的關鍵就能擁有如同母親節一般的喜樂與感恩,且這樣的幸福不只是一天而是一輩子的。兒時在母親懷抱中的我們很單純,甚至不清楚外面世界的險惡,但是我們總是需要成長的,而這個「成長」就是在今天信息中不斷提到的「看見」,高牧師也提到,歷史上有許多經常被人推崇的藝術家、科學家、神學家,他們跟我們有所區別就在於,他們看見了地心引力、密度與體積,但我們卻看不見。  在今天的信息中將告訴我們,什麼使我們失去了屬靈的眼光? 一、站在自我肯定的需要  一個在生命次序中,將自我肯定放在第一位的人,就是把神的道當作可恥的,更令人唏噓的是,以神的道為恥的人不是別人,卻是認識主的人,這樣的人只看重這世界看得見的名聲、利益、學歷……等,以為擁有這些就能換得一個成功人生,殊不知這些短暫、可毀壞的名和利,並不能使我們獲得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看見信仰一代傳一代,這樣的傳承不單是傳承,乃是一代又一代在主面前作忠心事奉主的人。 二、看見神蹟卻看不見榮光  大部分的人看得見卻看不懂,很多人都看過神蹟奇事,可是,真的願意跟隨的人、明白神心意的人卻少之又少,如今台灣在疫情中仍有平安,大家能有正常的生活品質是因神特別的保守與眷顧,但這樣的平安中我們要看見這是神多給我們的機會,平安自由中應該存敬畏、讚美神的心,不要居安卻無感。 三、關鍵的人&關鍵時刻  如果是被揀選的族類,就應該要活出君尊的祭司的生命樣式;如果是神的兒女,就應該看見神國的道路,在想法、觀念和態度上必須與這個世界完全分別。例如:俄珥巴和路得同為外邦女子,都是孝順的媳婦,一個回到父家去不愁吃穿,另一個則是選擇「妳的神就是我的神」,以長遠的生命終局來看,一個在選擇的當下就結束了生命的歷史,但路得卻擁有新的道路,甚至成為耶穌基督家譜中的成員之一。  我們都可能是關鍵的人,但唯有在關鍵時刻做出決定的才是真正擁有屬靈眼光的人,懇求主幫助我們,叫我們知道如何在價值觀、想法、道路都與...

[牧者心語] 母親節有感 2021.20

上周是母親節,我就分享母親照顧時的兒時記趣。最近帶領安平晨光各班一起做母親節卡,也看到幼稚園的沐安進行懷孕體驗,覺得很有趣,電視也曾看過給男生進行陣痛體驗,據說疼痛分十級的話,生小孩好像有九級的痛,媽媽真的是辛苦了,小時候聽說雙胞胎在檢查時,兩個都是女的,沒想到後來都是男的,所以聽說如果是女的,我可能是頌柔 (取自雅各書,唯有那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後是和平,溫良柔順)!  記得小時候第一次上幼稚園,我很怕生,還要媽媽站在教室後面,不然我轉頭沒看到媽媽就會哭,好像持續有一個月吧,殊不知幼稚園就在家的隔壁,而且媽媽也蠻辛苦的,學校越近我們越懶散,學校舉行升旗典禮會放國歌,我們都一定聽國歌,但是有時在床上聽國歌,因為升旗了我們還在床上,媽媽還要催我們起床上學。  小時候媽媽會拿抓背的工具當成打我們的工具,我記得有次不愛刷牙,被打也被關廁所,我以為那天會不好過了,後來媽媽還是抱我並安慰我,跟我說是為我好,對此感到很窩心。  有時媽媽會給我們錢,當作做家事的獎勵,有次媽很忙,請我做事,我做事後還要跟媽媽要錢因為我小時候很愛收集錢,後來突然媽媽就哭了,我突然覺得愧疚,沒有考慮她辛苦,只會想到自己的利益,沒有想到她的付出,都是無價的,從此我決定不再用自己短視近利的眼光跟媽媽要錢了…。  其實我知道媽媽從小沒有母親,所以更希望我們不要經歷她的背景,她努力做到最好、彌補缺憾,當然父母給我們的最大資產就是信仰,還有屬靈追求、牧會上的榜樣,這是不用說的。爸爸對信仰的異象,媽媽扮演支持和照顧家庭的後盾,也知道唯有父母,會一直默默支持和扶持孩子。  長大後,覺得家庭就像是逃城(也稱避難城)。逃城是6座利未人的城鎮,分散在以色列王國和猶大王國,讓誤殺人的犯人請求庇護權;而在城外,受害者家屬可以依法向該等犯人報血仇。  以前不覺得逃城的重要性,反而覺得有點多此一舉,既然犯錯、誤殺人,那就接受處罰啊,但長大後,才知道自己的軟弱和需要,常只有父母是永遠接納自己犯錯和不完美的人,或許不是所有人都經歷母親或是父親的關愛,但教會也像個屬靈的家,裡面也有很多屬靈父親和母親,屬靈長輩,一樣成為我們的幫助。  所以教會就是逃城,接納每個軟弱、不完美的人,當別人犯錯時要給他一個機會,因為我們也一樣會犯錯,也一樣希望別人能夠放過我們,給我們機會悔改!我也開始用不同眼光,告訴自己,也要成為別人的逃城和屬靈遮蓋,當...

[天路歷程] 獻兒式,憶母時 2021.20

其實我蠻害怕過「母親節」的,媽媽在世的時候,常常晚上找我聊天,只覺得她怎麼有那麼多可以煩的事,而且就像是一台一直按回復鍵的留聲機,一直repeat,repeat……好煩,好煩…,直至母親重病在牀,看到她的蒼蒼白髮,我突然發現平常給人感覺「小辣椒」的媽媽,此刻竟是如此瘦弱,連起床翻身都是如此吃力…媽媽曾經是個學霸,在屏東國稅局上班,也在銀行當過行員,嫁給父親之後,隨著爸爸開店,因著我們的出生,忙到沒日沒夜;媽媽有著過目不忘的能力,若是東西擺放位置不同,她會立刻察覺;她算盤打得很好,月底結帳的時候,劈哩啪啦的撥珠聲,常常成為我入眠的搖籃曲;父親走了之後,常常見她一個人在客廳發呆,晚上不放心,我還是會下樓來看看母親,免得她又一夜未眠。  母親做事十分有原則,也從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曾經有同業的老闆向我抱怨媽媽算帳「錙銖必較」,我收了帳回到家,對她提起這事,她總是說「買賣算分,相請無論」(台語),店員收帳(包括我),只要對帳出錯,總是免不了一頓碎唸…有時發現怎麼我一下來,大家都跑去送貨了…」  當兵退伍之後,想去考個學歷,總覺得「高職畢業」差了一大截(家中當時有兩位大學生,一位在當兵,一位在台北),跟老爸商量,一句「你那個腦袋,唸什麼書,浪費錢而已」直接否定了我的想法,還是媽媽好說歹說,爸爸才同意讓我向公司「借錢」付補習費用,每次下班看到同事一副「老闆兒子」的不屑表情,自己也是沒有信心,但是媽媽卻一再鼓勵我「別人說什麼不重要,自己要做什麼,自己下決定,就一定要完成!」,在將近一年的早上上班,晩上補習生涯裡,陪伴我的是母親煮的豬肝麵線及一台破收音機,當初如果沒有母親的鼓勵,我想我大概只是一個沒有想法的高職生吧…  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教中經典如數家珍,也寫得一手好字,母親常說「字如其人」,可惜我的字並不好看,只是規規矩矩的一筆一劃,毫無生氣。  她常說她不會煮飯,但是卻將我們一個個餵得紮實,常說她不會縫紉,卻一針一線地將整個家串在一起。  又是一個「母親節」,在「獻兒式」上見到一個又一個的嬰幼兒被父母抱在懷裏,相信每個父母都有期待,期待他長大,高壯挺拔,美麗如花;期待他在愛裡成長茁壯。母親啊,當初在妳懐裡的時候,妳應該也是以這樣的心情,滿懐愛意的看著手中的娃娃吧。  每次看「獻兒式」都會忍不住掉下眼淚,手中的稚兒,是每位母親懷胎十月的寶貝,但是在主的看顧之下,必定是更加平安穩妥...

[學生牧區] 母親節快樂 手作傳心意 2021.20

國中牧區 乾燥花鑰匙圈  五月8日國中牧區聚會是製作母親節禮物,邀請佳伶姐妹來教導學生製作乾燥花鑰匙圈。  乾燥花鑰匙圈工序繁雜,製作前我們需要先剔除花梗,再將花瓣一片片鋪平放入鑰匙圈裡,最後再將兩顆透明球組裝,沿著邊緣黏上保麗龍膠。過程中能需要一點耐心、專注,這樣才能將花瓣放置好看的位置,但當自己不小心搖晃到的時候,花瓣的位子又亂了又得重新再來過了。  看著學生們專注的表情、認真拼湊的模樣,大家的臉孔就像天使一樣,能感受到學生們的用心,大家希望將最好的禮物呈現給媽媽。  最後收尾的工作,就由佳伶姐妹和她的團隊一起幫助學生們完成,聚會後並有一段小分享,學生們真的很單純的問:「媽媽收到禮物會很開心嗎?會喜歡嗎?」輔導:「我相信媽媽們收到禮物一定會很開心!因為是你們精心製作的、是獨一無二的也是孩子的心意。」 ▌國中牧區  竇瑜婷報導 高中牧區 淡水彩母親節卡片  五月8日晚上,高中牧區歡慶母親節,特別邀請彼得牧區葉家秝姊妹「淡水彩母親節卡片」製作教學。大部分的同學第一次接觸淡水彩,家秝姊妹特別製作了卡片範本,讓同學們可以模仿參考,而許多高中牧區的同學,拿起畫筆就開始發揮巧思創意,紛紛繪製自己心目中美麗的母親,讓整個淡水彩手作卡片不僅色彩繽紛,畫作更是別出心裁,二個小時的聚會,一張張母親節卡片精彩亮相,每個人拿著自己獨一無二的卡片,預備送給自己獨一無二的母親。在聚會的尾聲,特別為當天生日的子馨慶生,子馨的媽媽在幾年前離世,但上帝對她的關愛並未減少,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牧區為她獻上祝福,盼望在母親節,不管是否有母親在身邊,都能以感謝的心,向神獻上讚美。 ▌高中牧區  李慧貞報導 大學牧區 手作香氛石  五月8日晚上,適逢母親節前夕,許多在外奮鬥的大學學子紛紛回到家,預備用自己的雙手向母親致上最大的愛意與敬意。本次由書寧姐妹為大家帶來「香氛石」的製作教學。香氛石的製作,首先取適量水,加入香料調勻後,再放入一定比例的石膏;拌勻後,接著取用自己合意的顏料,滴入其中微調,並趁石膏混合物凝固前倒入模具,靜置待乾後即可脫模取出。  製作過程中,在空間中激盪的,除了對母親的愛,還有大學生對香氣及顏色的豐沛創意,隨著各色顏料珠滴落,在石膏漿上斑斕地渲染、擴散。而綿延不絕的歡聲笑語、製作時和朋友間的自在暢談,也隨著一瓶瓶被解鎖的香料在空氣中繚繞、交融,團契中的喜樂便是如此簡單又豐富。...

[但以理牧區] 母親節福音餐會 2021.21

今年母親節但以理牧區期待透過福音餐會、邀請媽媽一起來聚餐,讓家人在教會一起歡聚一堂、一起表達對媽媽的感恩,拉近教會和未信者家人的距離,藉由實際的行動讓家人感受到神滿滿的愛。  聚會先由豐富的餐點打頭陣,委由貝拉米外燴服務,在教會地下室餐廳讓牧區老少歡聚一堂,將近百人將豐富的餐點一掃而空、徹底展現但以理牧區弟兄姊妹享受美食的積極態度。餐會後藉由詩歌凝聚大家的感恩和敬拜,更透過街舞表演將氣氛推到高點,現場叫好聲不斷,隨後吉他團隊以一首膾炙人口的情歌〈月亮代表我的心〉、表達對媽媽永遠的愛,值得一提的是吉他團隊這次配合烏克麗麗、人聲合音的方式演出,讓現場所有的觀眾如癡如醉。團康活動讓現場所有的人嗨到極點,徹底打破有點陌生又不太陌生的尷尬,拉近所有人心靈的距離。接著邀請大衛牧區的區長夫人淑華姊分享,透過精闢人生體驗,分享放下自己的生涯規劃,回歸家庭甘心成為全職家庭主婦;如何支持丈夫的工作,同心解決家庭經濟危機,真實生命的歷練和體會,牽動現場所有人的心,更讓與會者深深體會如何按照聖經的原則,發揮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重要性;如何堅持教養子女的原則,如何成為賢內助,如何和丈夫一同守護婚姻、一同見證聖經婚姻觀的價值,深刻真情讓人回味無窮。  三條手工吐司的搶答讓福音餐會以歡笑輕鬆的氣氛畫下句點,完全符合「享受美食」的牧區特點,大合照中滿足的喜樂是最美的畫面,更是神恩典的寫照。期待明年母親節的盛宴,更期待溫馨美滿神的同在。 ▌但以理牧區 尤昭然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