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奧捷」標籤的文章

[訪宣紀實] 奧捷訪宣豐盛之旅 2018.39

9/9高牧師在維也納華人教會分享了『喜樂豐盛人生旅程三步曲』,當天的崇拜整個教會座無虛席,不論是詩歌的敬拜、獻詩或信息的分享,都充滿神的恩膏,深信對當天出席的弟兄姊妹都有很深的造就。高牧師當天信息有三個重點,回顧我們此次旅程,似乎有更具體的應證: 一、認識自己是從污泥中被拯救出,放在磐石上  我們在斯洛伐克、捷克或奧地利看到許多古堡,如布拉提斯瓦城堡、布拉格古堡、白堡、梅爾克修道院、薩爾斯堡等,這些古堡都是建在磐石上,當我們搭船遊覽多瑙河流域最美的瓦豪河谷時,處處可見城堡矗立山頭岩石上。這些城堡之所以可以歷數百年而不衰,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建立在磐石上。從古堡省思我們的生命光景,在在應證主所教導的真理,主的話教導我們,我們已被祂從汙泥中拯救出來,有基督為我們的房角石,我們當在此磐石上生根建造,按照主的教訓來行道,作個智慧人,才能使我們的生命像這些城堡一樣,歷久彌新。 二、憑信心表明自己羨慕一更美的天上家鄉  這次旅程我們看到了伏爾瓦河環繞的庫倫姆洛夫(krumlov)小鎮,此鎮於1992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因著伏爾塔瓦河在此的「連續大灣道」,加上數百年來較少受到外界的干擾,讓這個小鎮如世外桃園般的寧靜;我們也到了多瑙河畔盛產葡萄的美地 Krems;薩爾斯堡的哈爾施塔特是上奧地利州—-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的一個村莊,位於哈爾施塔特湖湖畔,海拔高度511米。其名稱中的Hall可能源自於古克爾特語的「鹽」,因為村莊附近有鹽礦,這一地區因鹽而致富,1997年該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些地方都十分美麗,都是令人羨慕的地方,但若比起我們天上的家鄉,想必遜色許多,牧師當天在信息中強調,在我們的旅程中,我們要學習勇於「表明」的態度,讓世人都能看出我們是世上的光、世上的鹽,我們也是世上的客旅,我們羨慕那更美的家鄉,就是神所預備的『新耶路撒冷』。 三、學主樣式、負主軛,渴慕被主使用,主興旺己衰微。  這次的奧捷訪宣之旅,雖然我們看到許多富麗堂皇的教堂,例如有美麗彩繪玻璃的聖維特教堂,教堂內最有名的是「慕夏之窗」、「玫瑰玻璃」窗,以及聖靈如火焰澆灌的彩繪玻璃;第二哥德式尖塔的史帝芬教堂,該教堂屋頂的圖案是哈布斯堡家族 (House of Habsburg)的族徽,該家族是歐洲一個古老家族,他們的成員可以說是貴族中的貴族,曾經...

[訪宣紀實] 奧捷之旅 2018.39

美麗清澈的湖水、雄偉遼闊的山景、童話般的小鎮、古老壯麗的教堂與城堡……,奧捷之行充滿著驚嘆與喜悅,好舒服、好美的地方!  旅行的一開始就很恩典,雖然在轉機過程班機延誤兩小時,卻也好險是在未起飛時就檢查出異狀;看氣象預報說奧捷會下雨一整週,大家都預備了傘,整趟行程卻半滴雨都沒下,每個景點都在豔陽高照下順利走完。全團34人都是主內弟兄姊妺,有牧者及牧者的家人、有教會的區牧及小組長、還有事奉的好夥伴,雖然不是最完美的行程,卻有最理想的旅伴,因為大家向家人一樣,有神的愛在我們當中,每件事都變得輕鬆有趣。我們在各個景點隨時聚集、獻唱詩歌,其實美景已經看得眼花撩亂,好多城堡、教堂、街景都長得好像,但有一群不論到哪裡都很快樂的夥伴一起同遊,所到之處就是最美的地方了!  主日的時候我們到維也納華人教會事奉,這也是此次出團的目的。那天我們穿上教會制服,裝扮整齊,預備心事奉。踏入教會時立即湧上熟悉的感覺,讓我深刻體會到在這麼遙遠的國家(一個花20小時才能抵達的國度),因為一間教會,將我們兩地的人緊密地連在一起,在主裡真的是一家人!在這200多個位置擠得滿滿的會堂中,回想前幾天參觀許多大教堂,雖然壯觀、華麗,卻空蕩蕩的無人聚會,只剩下一個空殼子供觀光客拍照欣賞,和現在的教會是很大的對比——在這裡,真正有生命在更新、成長、得救,這才是此趟旅行最深的感動!也期盼聖靈透過高牧師強而有力的分享,能震撼這間教會,讓教會成為城市中的光。 ▌彼得牧區 楊濬竹 

[訪宣紀實] 奧捷訪宣之旅 2018.38

歐洲秀麗景色,得天獨厚,又有人文氣息鼎盛的地方,走在大街小巷時時可能看到某某大作曲家,某某文學家,某某畫家的雕像或是住處,每每造訪,彷彿時空停留回到過去,布拉格的春天、維也納的音樂,在這慢活的國家中,我們以行軍的速度拜訪,雖然時間緊湊,但也享受到漫步在維也納森林的舒暢。  這次跟同工們一同奧捷之旅,讓我最興奮的是到維也納華人教會,已經13年沒有去過了,在維也納讀書期間,度過年輕歲月,也是在那裏更深遇見神的地方,1999年回到台南聖教會,神讓我更進一步委身在這條信仰的道路上成為傳道人。當台南聖教會豐富時,很想分享給維也納華人教會;因此特別在這次去到維也納華人教會,接受那邊的邀請,高牧師講道、同工們獻詩,在與他們分享時,他們很羨慕我們有這麼多同工、有這麼美的詩班、有這麼棒的主任牧師,除了羨慕,更激發他們想要再次重組詩班。  當我踏入維也納華人教會,心中的感動猶然而生,從我到維也納華人教會,只有30幾人的小教會,離開時是80人左右,如今增長到200人,若不是神的愛在當中,教會在建堂的風風雨雨中無法向前走。再次見到許多老朋友,雖然時間很短暫,各奔東西。時間、歲月又再次為我們「定格」,像回到過去讀書時代,暢談歡笑,終需一別;最後一天漫步在維也納森林,景色依舊,不管多少人造訪過,唯一不變的是神的創造、神的愛。 ▌彼得牧區  董彥君傳道

[訪宣紀實] 一趟奧捷蒙福之旅 2018.38

9月3日下午4:30同工一行26人於教會集合,搭遊覽車至桃機,與牧師的2位阿姨並郭姊妹會合,23:35阿聯酋航空,歷經8小時抵達杜拜轉機,由於時差4小時,當地時間是半夜,在杜拜機場等候4小時,再次上了飛機之後,因飛機電腦故障,在飛機上孤坐了2個多小時,起飛之後,再經6小時到達維也納國際機場,已是台灣時間4日晚上9點多了,一路上的延遲與等候,訓練我們這趟旅程的耐心與體力,然而興奮之情早已抵過這些的疲累,第一次坐阿聯酋航空,就被它的「大」所吸引,飛機是上下兩層的,可容納 800多人,座位也較其他飛機寬敞,有數千個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頻道可供觀賞,這樣的經濟艙讓人感覺彷彿有升等的體驗。  在機場上見到久違的牧師二姨與姨丈,他們一家定居維也納,孫兒都是當地公民,於主裡的同一信仰是讓人雀躍的,加上姜姊妹與牧師的哥哥、妹妹2對夫婦,一行34人的旅程才剛要展開。公婆去世之後,三對兄妹夫婦再次異國相聚,何等感恩,異地重逢倍覺甜蜜,此時,想起10幾年前,全家伴著公婆一起出遊歐洲,那是我們記憶裡最甜蜜的時刻,如今兩老已回天家,不禁珍惜起這次的旅程,誰知道下一步路會是如何?  維也納是新穎夾雜古典之風的東歐之心,它是一個音樂之都,是優雅又迷人、浪漫的城市,其中所舞出的翩翩風采使人流連忘返,其中Hallstatt (哈斯達特)是一個獨立而遺世的空靈小鎮,是奧地利阿爾卑斯山最美的古鎮,人們稱它的湖泊是天使的淚珠,比畫還美,比夢還真實,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天然的明信片,連詩都無法形容它的美,即使人們想要用筆、用手機勾畫出它的誘人之處,卻無法真正描述造物主的神來之筆。  有「中世紀寶石」美譽的捷克首都布拉格,是許多旅人的口袋名單, 她歷經滄桑卻仍保有其優美浪漫的氣質,由於城市裡充滿各個歷史風格的建築,她有「金色城市」之美譽,並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不禁要歌頌我們所信靠的神是何等的浩瀚與奇妙,到了那裡,更深體會人的渺小與卑微,任誰也無法奪取神的榮耀。         被聯合國指定為人類遺跡城的「庫倫洛夫」, 蜿蜒流過的S型伏爾塔瓦河是庫倫洛夫小鎮的靈魂,其充滿歷史韻味的紅屋瓦城鎮及別具特色的彩繪塔城堡建築非常特別,它的柔美景色怎麼看都不膩,每個角落都能看到聳立在藍天中的彩繪塔,城堡牆面是彩繪而成,幾乎以假亂真,我們爬上147階樓...

[訪宣紀實] 訪奧地利、捷克 小品迴響 2018.38

一直想去東歐,卻沒有機會,這次教會的奧、捷之行,拜訪了美麗的布拉格,心中非常感動,看著古老的建築和裝飾,喚起了心中的歷史情懷,許多故事湧上心頭,捷克是個可憐的國家,在周遭強國環伺之下,經常成為犧牲品,曾經落入鐵幕,1968年「布拉格之春」,爭取自由民主的訴求,遭到蘇聯的血腥鎮壓,當時的廣場(布拉格廣場),曾經佈滿軍隊和人們的鮮血,現在已經成為布拉格的著名景點,充滿了人潮和攤販。捷克出了許多名人,其中民族樂派的史梅塔納,寫了著名的交響詩──《我的祖國》,是相當膾炙人口的作品,用音符述說國家的美麗與哀愁;另外,有一位我年輕時頗喜歡的作家:米蘭昆德拉,也是捷克人,他最著名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也許不少人閱讀過;捷克最著名的文人應該就屬卡夫卡了,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本身是猶太人,卡夫卡的經典著作《變形記》、《城堡》,他的故居已經成為觀光景點。  大家都知道,奧地利的維也納是音樂之都,我自己不擅長音樂的領域,但我曾經很受一位指揮家的吸引,就是卡拉揚,他的才情風采,一直到現在都是傳奇。奧地利孕育出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在世界樂壇佔有一席之地,奧地利其中的名產之一就是「莫札特巧克力」,莫札特生前經濟拮据潦倒,想不到他死後,一生成為傳奇,打著他的名號即可有大筆鈔票進帳。似乎莫札特在大家的心目中,就是「音樂神童」的形象,所以他的圖片總是年輕、稚氣,而貝多芬卻不是,給人滄桑又深沉的感覺,他們二人是同時期的音樂家,而且,莫札特比貝多芬還早14年出生喔,據說,貝多芬本想拜莫札特為師,但莫札特拒絕,認為他能力不夠,畢竟莫札特本身是天才型的音樂家,而貝多芬雖也有音樂才華,但他是經過苦練成材,但後來貝多芬證明自己辦得到,莫札特首肯收他為徒,但還沒實現,莫札特即在譜寫《安魂曲》時辭世,得年35歲。  去了一趟奧捷,感動點滴在心頭,有些思緒還在整理中,其實「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是古今皆然的一種狀態,時間從未放過任何人,不管是天才或平庸之輩,最終都是塵歸塵、土歸土,上帝比我們更了解人生,他給我們生命的智慧,知道該怎麼度過每一天最有價值,但願我們用短暫的生命見證永恆。 ▌高中牧區  李慧貞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