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天路歷程] 防疫特別報導 醫療公衛專業工作者採訪 2022.27

弟兄姊妹平安,保羅牧區六月起會以疫情相關採訪報導為主(含醫療公衛專業工作者採訪、確診者採訪、照顧者採訪),七月後會以短宣參與及探訪報導(或心得)為主題,八月後會整理主日信息摘要及應用心得。希望在這外在環境不穩定的一季裡,我們還是都能緊緊跟上教會的腳步,成為奔跑天路上、生活上彼此的幫助。

 採訪問題不多,是從我想探討的議題發想起,再考量教會和弟兄姊妹需要,採訪過程自己實在收穫滿滿,特別感謝百忙中受訪的專業醫師和公衛夥伴—同心小兒科診所醫師--保羅牧區陳逸偉區長、成大醫院醫師--大學牧區陳柏熹區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職員--馬可牧區沈維道弟兄。他們非常願意分享資訊觀念,也用了滿滿的熱情為我這個非醫療背景的門外漢講解。(以下文章由靜怡採訪整理,業經三位專家檢視內容無誤。)

 #群體免疫可以終結疫情嗎?

 #大家都早點確診會不會有機會加快群體免疫的腳步?

 「根據每年流感的經驗,大概六成的人口因得過流感或打過疫苗擁有抗體,就能達成群體免疫。若以這樣的經驗類推Omicron的群體免疫,也會有一定的機會達成,官方數據預估以目前台灣的進度可能約需半年時間。」逸偉區長如此說明。然而,我們也不要忘了,「當我們希望群體免疫時,是在病毒株不變的假設下。病毒也有它自己的計畫,它會希望透過變種再衍生另一波疫情。」柏熹區長提醒。如果回頭來看,病毒已經從Alpha到Delta再到Omicron,它的確不會安份地坐以待斃。根據指揮中心6月13日的說明,Omicron BA4、BA5亞型已在英國等40國家成為主流病毒株,且具備一定的免疫逃脫特性,所謂染疫後擁有無敵星星者三個月不會染疫,也只是常態分佈下的多數,但一個月、二個月就再度染疫者其實也有。而病毒只要有機會在宿主身上活躍,就有機會再次進行變種。

 至於快一點確診是否能加快群體免疫的腳步,三位受訪者都表示不適合刻意這麼做。先撇開病毒株不斷變異的問題不談,維道弟兄提醒,輕症聽起來微不足道,那是因為它在目前的定義是沒住院(非重症),但其實症狀可能並不輕。且目前的醫療量能、資源、經驗都還在調整中,例如治療用藥之一瑞德西韋並非像克流感普及,目前尚未開放所有確診患者服用。另,尚無疫苗施打的嬰幼兒重症比例比預期高,前驅症狀及治療SOP還在積極了解修正階段;已有慢性病症狀的高齡長者若染疫,轉重症的比率也相對高。他們就在我們身邊,是我們摯愛的長輩和孩子們,一個成人染疫(例如一位長照機構社工或教會兒主老師),也有可能使其生活圈接觸者(例如所有長照機構長輩、兒主孩童們)陷入風險。此外,儘管Omicron確診成年人大多為輕症,但陽轉陰後的長新冠後遺症仍然影響相關多患者。然而目前因醫療以處理急症為重心,尚未能有足夠的研究和資源投入長新冠治療。也許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要確診新冠,但謹慎保護自己與他人,讓醫療界慢慢對它有更多理解及因應能力,可能比起現在確診更能因應妥適。

 #透過疫苗產生的抗體,和直接染疫(自然感染)產生的抗體在本質上有什麼相同或不同?

 「打疫苗像是作戰前的演習,針對假想敵來作戰練習,會稍微有點追不上真正的敵情。然而,先透過演習,之後再真正上戰場時,身體內的B細胞早已經就定位阻礙敵軍(B細胞沒有攻擊感染細胞的能力,只能產生抗體),實際負責打仗的T細胞因演習已學習記憶,知道如何應變戰況、對抗敵軍。而直接染疫等同於真正的作戰,是真實地面對敵軍打仗,產生的抗體是真正打仗的戰果。」逸偉區長用了比喻來解析。柏熹區長附應這樣的觀點外,也補充直接染疫抗體的有效主要針對它那一個病毒亞型本身,不全適用其他亞型。維道弟兄接著補充,以Omicron來說,自然染疫的抗體必須和疫苗交叉作用效果才好。他提供了一篇參考資料(參考資料1),其中受訪者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永凌博士說:「根據《Nature》發表的研究內容,自然感染產生的抗體,相較於突破性感染(先施打疫苗再感染)的抗體,「抗體效價」與「中和病毒能力」都比較差。」李永凌解釋,「這是因多次注射疫苗可以產生較為廣泛功能的抗體,對於不同病毒的交叉保護比較明顯。且疫苗的成分中,除了病毒抗原本身,還有加上一些佐劑,會增加人體免疫功能,讓抗體量與質都提升。」

 綜上,不可否認地,演習也好作戰也好,都會有一點戰損(疫苗副作用或不良反應、新冠確診症狀或長新冠),也會從中獲得戰利品(抗體)。然而若免不了總有一天要作戰,先演習再作戰一定會讓身體比較有機會打勝仗。

 #目前Omicron國內確診症狀和國外經驗是否一致?或者它相對於AlphaDelta有什麼不一樣?防疫上有沒有什麼需要調整?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澳洲的報告顯示,Omicron病毒的百萬人口死亡率在超過60歲和低於18歲的兩個族群中,幾乎大於或等於Delta病毒,尤其超過60歲,Delta病毒百萬人口的死亡率為7.8,對比Omicron則為12.1,由Omicron病毒所引發的百萬人口死亡人數,幾乎是Delta的近2倍,而低於18歲的未成年族群,Omicron死亡人數是8位、Delta死亡人數卻只有2位。他提醒,即使Omicron重症率僅0.3%,但一演變成重症,死亡率可能開始上升到30%~40%,不可小覷(參考資料2)。

 值得關注的是嬰幼兒因新冠併發腦炎的情形,並沒有發生在西方國家,目前只有台灣和香港有這樣的案例,也因此尚缺乏相關研究。醫界在5月21日舉辦「兒童新冠肺炎併發急性腦炎之臨床處置與案例討論」,針對已發生的腦炎案例分析其病徵與處置過程,緊急訂出治療指引(參考資料3),因還無法進行患者解剖,目前了解有限,將朝向前驅症狀了解及即早投藥的方向治療。

 逸偉區長提到目前醫界認為這和1998年腸病毒71型重症都發生在東方人類似,可能因東西方體質基礎上的不同。柏熹區長補充,除了嬰幼兒腦炎外,MIS-C (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MIS-A (成人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和神經系統的長期傷害(參考資料4),也是目前Omicron造成大流行後所觀察到的症狀。「病毒變異的大方向,是毒性會降低,因為把宿主弄死了它也就沒機會生存了;但它的擴散能力會變強、偽裝性變高,然後再找機會破壞。」一直以來大多數民眾對Omicron理解是—它相對Alpha, Delta來說只會造成輕症,然而從以上角度看來,它也有它在不同層面的破壞力。

 至於防疫上的調整,逸偉區長提醒「台灣目前在口罩上已經做得不錯,但目前手的接觸是防疫上的關鍵。」這其實也和Omicron的特性有關,根據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研究,原來Omicron BA.1變異株在不鏽鋼、聚丙烯及玻璃表面存放後7天,仍具有一定的傳染力,相較於原始株在光滑表面,於存放後第4天、在玻璃表面於第7天失去傳播力來說,可傳播時間長了快一倍。連在紙張上的存活時間,傳播力也增強2到5倍。因此手部消毒避免接觸口鼻是抵擋omicron所不可或缺(參考資料5)。

 #對教會防疫政策及對教會弟兄姊妹的建議?

 逸偉區長提醒「教會可以廣設酒精消毒設備,讓更多弟兄姊妹出入任何地方皆隨時可消毒。另外主日崇拜等維持實體是很重要的,實體大聚會較能親近神;但小組可適度比例調整為線上聚會,畢竟主日等大聚會,大家是有間隔地固定座位、面朝同個方向;但小組大家通常比鄰而座,也難免會拿下口罩喝水聊天,稍微比較有感染風險。另外所有會拿下口罩的活動 (例如拍片、運動、樂器演奏等) 都建議維持相當距離。」維道弟兄希望弟兄姊妹特別留意脫下口罩用餐時,最好單獨或同住家人一起用餐就好,不要多人一起用餐,也儘量避免在弟兄姊妹脫口罩用餐時上前交談。另外,他也呼籲儘快接種完整劑次疫苗。

 柏熹區長提醒,教會弟兄姊妹可多關心非核心成員的邊緣弟兄姊妹,這些人可能和弟兄姊妹沒有那麼熟悉,但確診後,他們可能暫時無法工作,因支持系統不足求助無門也怯於向教會求救,身心靈同時面臨考驗。柏熹區長也特別叮嚀,「不要只覺得自己不怕確診就不謹慎,因為我們都在同一個教會,我們都會互相影響。」有的弟兄姊妹或許覺得自己身體不錯,早點確診就可拿到無敵星星,幾個月內不用提心吊膽,且還有愛心物資送來,可以享受被愛。但有人可能因此直接或間接被傳染導致重症或長新冠。柏熹區長提及「像長照機構,只要有一人確診,幾乎宛如人間煉獄,全部長者都沒其他地方去,只能等著被傳染。」

 在個人防疫具體作法上,逸偉區長提醒,有三大症狀(發燒、喉嚨痛、咳嗽)就建議快篩,若快篩陰,最好不要就以為沒事,找醫療人員再篩一次,原則上要至少2.5公分深,且同時要在鼻子和喉嚨採樣。柏熹區長提及,有症狀即使快篩陰,建議不要用0+7的方法,最好還是以3+4先隔離觀察一下,且要誠實面對快篩結果,不要僥倖,也不要覺得接觸的人不多就不在意。

 疫情期間教會下因應決策是不容易的,末日的警訊提醒我們要儘快傳福音,牧養失喪者,但如何同時兼顧防疫作為,很需要靠著禱告,求神賜下智慧。有些未信主家庭成員與弟兄姊妹在要不要來教會聚會間的拉扯也讓人不捨,柏熹區長意味深長地說「我們很難完全了解神的心意。」但我們可思想,我們究竟是願意因為牧養、服事、關懷而確診,還是因為非必要的聯誼、玩樂而確診?我們看重什麼?如何拿捏取捨?又,我們應該不管如何堅持來聚會,還是為了防疫有所調整……,這其中涉及的問題可能因為不同個體的不同情況也不盡相同,願我們都謙卑禱告來到主前,也更多為教會決策者禱告,求主幫助我們在這個疫情期間,所做出的每個大小決策都能合神心意、以基督的心為心。

資考資料1: 自然感染產生的抗體反應比打疫苗好?2022/6/13 元氣網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0952/6385056?from=ch1005_msg

參考資料2: 澳洲告訴我們:別輕敵了。2022/5/17 黃軒醫師臉書(引用澳洲研究,該研究刊載於COVID-19 Australia: Epidemiology Report60 https://t.co/k6FnLWIWYE

http://health.gov.au/cdi

https://www.facebook.com/ooihean/posts/518401233091219 (黃軒醫師臉書原文)

參考資料3:Omicron如何造成兒童腦炎?家長能做什麼?6個QA了解症狀與送醫判斷。

2022/5/27/《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covid-19-omicron......

參考資料4:美研究揭 Long COVID 後遺症,Omicron 對神經系統傷害比想像更大。

2022/5/9/《基因線上》https://geneonline.news/long-covid-neural-damage/

參考資料5:Omicron為何總是全家確診、1傳10?研究O毒存活更久,連在紙張都多活2到5倍時間?2022/5/31《TVBS健康2.0》(該研究由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發表刊載於《BioRxiv》)  https://health.tvbs.com.tw/general/333118

▌保羅牧區
郭靜怡 



留言

熱門文章

[詩歌故事] 傳遞愛與寬恕之《加百列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  2020.21

[天路歷程] 毘努伊勒的神蹟 2018.37

[天路歷程] 何謂試探神? 2018.11

[聚焦聖經] 從但以理書看「苦行與禁食」2021.22

[教會消息] 全國菁英牧者——為連結開跑 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