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好書推薦] 認識 C.S Lewis 辭世半個世紀 卻依然對世界說話 2022.22

C.S Lewis 魯益師(1898-1963),作為一位牛津大學的教授,三十三歲之前以無神論者自居,但後來歸信成為基督徒,自稱是「全英國最不情願的歸信者」,後來卻成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護教家。向來看自己只是普通的平信徒,直到一家出版社找上門,邀請他在二戰爆發前夕,向英國人寫一本關於「苦難」的書,《痛苦的奧秘──一場思辨之旅》於是產生,直到今日都還深受喜愛。

 書中,開宗明義指出苦難簡要的論述:「上帝若是良善,就一定希望祂創造的萬物幸福美滿,上帝若是全能,就一定能夠實現他的希望。只是世間萬物並不幸福。因此上帝要不是不甚良善,就是力有未逮,在要不然就是既不甚良善又力有未逮。」

 魯益師的回應是:有沒有辦法回答這個主題,就在於說明「良善」、「全能」、「幸福」是有歧異的。苦難,永遠是人世間的大哉問,魯益師用嚴謹的邏輯辯證,來詮釋「神的全能」、「神的良善」、「人的邪惡」、「人的墮落」、「人類的痛苦」……等等主題,當人們渴望一個十全十美的世界,很容易以自我中心來評估「世界是否美好」,但在一個穩定、有秩序的世界,自然律是必要的,但自然律總是帶著一體兩面的風險,例如:一個嬰孩爬到高處,不小心跌落,地心引力的會導致他摔落受傷,這個自然律並不會因為「他是一個嬰孩」,而停止作用,如果所有的嬰孩爬高跌落,地心引力就會立刻停止作用,這個世界會變得亂七八糟。又或者:火,是我們生活中必要之元素,可以烹煮食物、可以生炭火取暖,但它也帶著殺傷力,不甚使用會讓人受傷……

 當我們陳述神的「良善」,現在的意思幾乎等同於神的愛、仁慈,也就是「讓大家都過得開開心心的」,節錄魯益師所陳述的:「唯有我們一點也不在乎的人,我們才會只求他們開心而不計其他。不過,要是朋友、愛人、子女,我們就會比較嚴格,寧願他們吃苦,也不願他們開心但走上卑鄙、偏差的道路。假如上帝就是愛,想當然祂絕不僅是仁慈而已。」

 「儘管上帝不時就訓斥我們、責備我們,但祂始終未曾輕視我們。祂愛我們,是以最深、最苦、最難教人忘懷的愛,而給我們擔當不起的恭維。」

 「人類受苦,卻又有一位普愛世人的神存在,兩者之間的干戈之所以無法化解,就在於我們將『愛』套上了淺薄的意涵,以人為中心來看待萬事萬物。人不是宇宙的中心。上帝不是為了世人而存在,人類不是為了自己而存在。」

 魯益師,以理性為出發詮釋苦難,他獨特的筆觸,所留下的名句直到現在都是經典之作,魯益師的著作很多,歡迎喜愛理性邏輯思考者選讀。

▌李慧貞牧師




留言

熱門文章

[天路歷程] 毘努伊勒的神蹟 2018.37

[天路歷程] 何謂試探神? 2018.11

[詩歌故事] 傳遞愛與寬恕之《加百列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  2020.21

[聚焦聖經] 從但以理書看「苦行與禁食」2021.22

[教會消息] 全國菁英牧者——為連結開跑 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