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第三軍團」標籤的文章

[南聖頭版] 第三軍團小組長訓練 高敏智牧師 信仰牧養Q&A 2022.14

睽違好幾年的軍團小組長同工訓練,在千呼萬喚中終於展開了,為著實際牧養的需要,平常在不同事奉崗位的同工們齊聚一堂,帶著同一顆牧人的心腸,聆聽高牧師的問題解答以及多年牧會的經驗分享。 一、談到社會新鮮人,要如何不被世界影響?  首先,不論是否為社會新鮮人,要趕快承認,在社會一定會被影響,因為人需要人群,所以在教會一定要有真實的友誼,有一群同心的屬靈好朋友,像家人一樣的快樂團契生活!只有在教會的比重足夠,我們才有對抗世界的能力。 二、第一代基督徒,受到家人的嚇阻,必須想盡辦法,甚至要說謊才能來教會,該怎麼辦?  第一步一定要爭取到神面前的機會,不見得必須說謊,但總要靈巧,再來要讓家人感受到你親近神的轉變,說話變溫柔了,語氣變尊重了,態度變積極了,願意為家人多做一點,表達更愛家人的心;在婚姻裡的,用一輩子的禱告守住配偶,用溫柔守住生活,用神的真理守住家庭,不要因為害怕而讓步,一次讓步節節敗退,在神面前若你沒了,你的家也沒了! 三、與同性交往的組員,該如何牧養?  不要定罪或指責而造成更大的傷害,鼓勵他幫助另一方也來到教會認識耶穌,讓耶穌的愛與安慰臨到各自的身上,必有神的醫治與正確的引導! 四、昂貴的供桌,在除偶像之前,可以先送人嗎?  毒品很貴,要戒毒之前,可以送人嗎?  手槍很貴,要從良之前,可以送人嗎?  若明白所擁有的並非好東西,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吧!因為你脫離它可能用10分力,別人可能要用100分力! 五、參與聚會,但冷淡的心仍舊無法火熱起來,該如何挑旺? 因為還少了事奉、關懷、牧養,但越全方位,越想認真,帶來的爭戰越大,一個基督徒若不把爭戰當主軸,信仰是無法堅持到最後的;此外,教會的方向一定要對,火熱卻不行真理,結果就是火熱地全死! 六、我可以參與高鐵教會那些服事?  請隨著教會的腳步與邀請,一起參與在當中。 七、十一奉獻,是要全數給教會?還是能提撥部份給關懷機構?  瑪拉基書3:10 「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全然,就是完整的,沒有分割的,到神的家中。  慈善事業是額外的,出於憐憫的,甘心樂意的分享與幫助。若有人想多解釋什麼,就由他去吧,神給的祝福是不一樣的! 八、如果不能來參加教會的查經、聚會,怎麼辦?  我們的教會絕對不是「法利賽人」,不是取決你有沒有...

[第三軍團] 非同步線上合唱 創意連結彼此傳達喜樂 2021.38

新冠病毒不僅帶來健康危害,也阻隔了人與人的實體交流;人們不只期待疫苗帶來免疫力,更渴望恢復心與心的連結。台南聖教會第三軍團八月推出跨牧區線上合唱活動,共60餘位弟兄姊妹參與,他們各自錄影錄音,再由後製團隊混音剪輯出Acappella無器樂純人聲大合唱,《為祢唱首愛的歌》一曲風格清新,宛如雨後天晴的一抹虹,灑下盼望與喜悅!  主辧的保羅牧區區牧高頌安牧師表示,連結弟兄姊妹是最主要的目的外,也想藉活動鍛鍊同工實戰能力,並橫向連結三軍所屬牧區,一起完成美好作品。執行編曲的陳俞君姊妹提到,由於疫情關係,一切錄音錄影皆需弟兄姊妹自行完成,因此選擇每人最熟悉且每天都會使用到的樂器--純人聲來完成,最終成品總共8個聲部,分別是主音與和聲(女1、女2、男)、阿卡貝拉聲部(阿卡女1、阿卡女2、阿卡男、bass),還有拍手聲部。  《為祢唱首愛的歌》原曲由何俊生弟兄譜曲、李慧貞牧師作詞,清新曲風傳遞陽光正向能量,俞君姊妹改編的純人聲合唱曲延續此精神,四部阿卡貝拉聲部以簡單發音拉開樂曲序幕,利用原譜中轉調製造出高潮,再藉由升key後立刻作出停頓空拍再掀起第二波高潮。後半段也加入拍手段落,並設計動作以增添活潑氣氛畫龍點睛。為了讓弟兄姊妹在沒有團練、沒有個別指導的狀態下能夠獨立完成錄音錄影,製作團隊分別為每一個聲部錄製demo,讓參與者能戴著耳機聽著節拍器及自己的聲部旋律練習、錄音,拍手的部分也提供示範影片教學。  參與拍手聲部的郭靜玉姊妹說,錄影前約莫看了半小時影片就開始錄了,很開心能參與,過程中難免NG,但其他同工會提示動作讓她覺得安心,藉著錄影見到牧區其他小組長,也一解思念之情。另外,製作團隊也邀請每位參與者身著自己職業服裝錄影,身為全職媽媽的黃俐瑀姊妹和馬玉秋姊妹就一起穿上圍裙、手拿鍋鏟,在廚房邊唱邊錄,玩得不亦樂乎!除此之外,醫師服、空軍服等各行各業服裝一一在畫面中出現。南聖大家長高敏智主任牧師也獻唱了他的喜樂,而片尾彩蛋的小小孩稚嫩童聲則讓人融化。為了增加影像豐富性,製作團隊還組隊外拍取景。疫情期間諸多限制,每一個突破都不容易也讓人感動。  由於每一位弟兄姊妹是各自錄影錄音上傳,要讓這麼龐大的音軌聽起來整齊合一,實屬後製大考驗,負責執行的蔡安杰弟兄提到雖然每位都聽節拍器唱,但交出來的成品大多是對不上拍子的,有時候光是一句歌詞就需聽個好幾十次以上才有辦法對上。而龐大的檔案容量也讓製...

[彼得牧區] 媽媽小組聯合 走入色鉛筆的異想世界 2021.18

四月23日星期五早上,俐瑀、玉秋及念慈媽媽小組聯合聚會,主題是「走入色鉛筆的異想世界」,由美術老師許君婷姊妹帶領大家進入以色彩堆疊出的夢幻世界。  首先,大家以喜樂的心唱〈信實的神〉及〈祢的愛不離不棄〉,並以羅馬書8:33「誰能控告神所撿選的人呢?有神稱他們為義了。」彼此共勉。隨後,就是餐前小點-破冰遊戲!透過自我介紹,更多的了解對方的興趣、特長,以及對小組的期待。  在此起彼落的笑聲中,進入了聚會的重頭戲,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拿出準備已久的色鉛筆,拿到了一張張經過複印的精美圖案,選定各自喜歡的樣式後開始動作,繼續未完的話題同時,埋頭徜徉在繽紛的色彩裡。接著,著色完就用剪刀剪下圖案,貼在造型壓克力板上,共同合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同時也展現出媽媽們花樣般年輕的心!最後,分組討論中,分享了生活中充滿愛的點點滴滴以及向神獻上感恩,一起度過了充滿創意與紓壓的歡樂時光。 ▌彼得牧區  丘俐倩報導

[保羅牧區] 漁光島藝術節 小社青輕旅行 2021.17

四月18日下午2點,保羅牧區社青一行人集合前往「漁光島藝術節—安棲之嶼」欣賞安平之美!在炎熱的天氣裡,月牙灣沙灘上人來人往,「漁光市集」及「草木森花之市」極為熱鬧,看到滿滿聚集的人們,感受到上帝在這塊土地上賜下那平凡的平安與祝福。此次展覽鎖定在「療癒」兩字,以島嶼的自然環境本質來敘述藝術家的療癒空間。在沙灘、樹林、夕陽、浪花形塑出多種面向來表達在地人文生活和環境的生命力。其中藝術家的作品共有13件,散落在沙灘和樹林間。從漁光大橋上由億載國小漁光分校學生繪製的「漁光島國國旗」到月牙灣沙灘上阿部乳坊的作品「將變成樹與天空」,感受到藝術家內在情感的流動與環境連結的同時帶給島民更多生活的感動。社青一行人漫步在沙灘上享受海風吹拂,欣賞這些作品並在陽光煦煦的午後拍下許多的照片。這些生活的點滴記錄著許多美麗的故事,看到弟兄姊妹彼此相愛,在嘻笑玩樂中合而為一,彼此幫補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同奔天路的夥伴! ▌保羅牧區  林怡廷報導

[保羅牧區] 林子內靈修園區退修會 2021.15

在激勵人心、感動萬分的復活節主日結束,保羅牧區舉辦二天一夜春季退修會,區牧區長為免大家舟車勞頓,特選於白河區「林子內靈修園區」為主要場地。  出遊活動中除了達人們推薦的「新萬香」合菜、「岩頂桶仔雞」等令人垂涎三尺、吃得身心靈暢快的美食外,第一天重頭戲便是乘著涼風、踏著月色與南聖大家長高敏智牧師夫婦團契,牧師為認識保羅牧區弟兄姊妹,特請每人一分鐘內自我介紹及分享信主後最大的改變。   有人分享在南聖當「原住民」(指南聖為其唯一教會)的幸福是教會的各項培靈及福音行動,幫助自己渴慕的心持續熱切,與教會同奔天路非常喜樂;也有分享從其他教會來到南聖是聽了牧師主日講道覺得扎心並經常被挑旺,在心意更新而變化後,不願再只做「假日信徒」,而願帶領全家跟隨走成聖之路;再有分享信主後有真平安、真喜樂、真勇敢、剛硬漸柔軟、人生方向改變、學習憂慮卸給神...等;更有許多生命見證令人動容;而高牧師則分享牧會一路篳路襤褸但耶穌始終如一牽手引領及教會未來展望,盼弟兄姊妹都能跟上與主同行;最後頌安牧師則提及剛來保羅牧區的小羊難免有稜有角,但跟上教會後轉為順服合一的南聖人倍感欣慰,保羅人也在這跨小組的精心時刻中彼此更熟識,用團契相交的喜樂結束了第一天。  第二天晨更坐在橡樹下與山林共舞開啟詩篇19篇,高牧師帶領大家靜默細細感受大自然變化及因神的話免陷大罪秘訣;團康除吉他團帶領詩歌歡唱外,活動組也設計三種團隊體驗活動,大家認真投入、團隊合作、肢體開發笑得合不攏嘴;接著到烏樹林糖廠回憶兒時五分車及鐵路便當,佇足留下許多美麗倩影;最後保羅一行人帶著滿滿笑容歸巢結束這二天一夜的行程。  ▌保羅牧區  李中萍報導

[彼得牧區] 鰲鼓濕地環境生態寓教於樂 方舟魚塭滿載幸福而歸 2021.15

彼得牧區大家庭一行189人,在清明連假相約一起前往嘉義東石鄉「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旅遊,這次寓教於樂的旅程,彙集了豐富的生態教育與人文風采,讓彼得牧區大人小孩們認識兼具海岸、濕地、草澤、魚塭的生態綠洲;彼得牧區也重金禮聘四位專業的賞鳥專家引導大家沿著鰲鼓濕地使用高倍數賞鳥望遠鏡,一步步欣賞野鳥美麗的身影,有黑面琵鷺、高蹺鴴、黑翅長腳鷸等等,讓人目不暇給!賞鳥專家還透過分享野鳥的生命故事讓人更深刻領悟上帝創造萬物和環境的愛,彷彿是訴說說世界有許多患難,但我們不要憂慮,「你們看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馬太福音6:26)  中午前往園區中主內弟兄經營的「方舟休閒魚塭」享用鮮美料多的海產粥,體驗漁村摸文蛤的樂趣,還有划船撈海菜比賽、釣魚高手競賽,大家奮力划船的笑聲和釣到魚的驚喜聲,在方舟中此起彼落,熱鬧無比!藉由牧區全體出遊,各個小組一起互動同樂,分享方舟中美好的餐宴和漁獲,大家帶著幸福滿足的喜樂而歸,有主同在的彼得牧區旅遊處處看見愛裡合一的幸福! ▌彼得牧區  林曉淳報導

[天路歷程] 平凡中看到上帝的足跡 2021.14

踏入教會契機  在國三那段期間,每天喝咖啡熬夜念書又每天外食,等到高一時健康檢查結果出來我的肝指數過高然後是紅字,那時的我就非常緊張,上網查了一下肝指數過高會如何,結果網路搜尋到的結果不是肝硬化就是肝癌,所以我以為自己快死了。不過其實也不是亂擔心的,因為母親那邊有肝的病史,所以拿到報告時也不敢跟媽媽說,除了怕她擔心外也怕她自責,那時候就想到我國中基督徒老師,覺得基督徒應該人都很好吧!後來那位基督徒老師帶我去複診,而那段期間每天覺得自己快死了,所以放學回家都在哭及睡覺,也沒有念書,所以肝得到充分的休息,複診報告出來肝指數又回到了正常數值,而我高中第一次考試也考了倒數第2名,但也因此進到教會當中,而這位嚴格的英文老師也成為我學青時期的輔導,上帝用這麼特別的方式讓我進到教會當中。  到了高三,輔導因為一些因素而離開當時的高雄教會,而我也跟隨她來到她的母會,但並沒有維持很長時間,又隨著到外地上大學,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進到教會當中。 重回教會  我的性格當中不喜歡新的事情、陌生的環境,能不變動就不要變動,因此當我高中畢業後到了台南就讀大學,要在外地找教會是困難的,加上當時沒有機車,所以上了大學後有長達一年半停止聚會,當時的我被與大學朋友遊玩所吸引而停止到教會當中,不過在沒聚會期間,內心一直想起上帝撇下99隻羊去尋回那迷路羊的比喻,那只是一個意念及默想。大二下時我去抽籤宿舍,很幸運抽中,且更美好的是我室友是基督徒,她是馬來西亞人,因此我回到教會聚會了,從此沒有停過聚會到如今。我在台南的第一間教會也遇到未來的先生瑋珉及好友莉恬。即使是意念,上帝仍垂聽,祂不放棄已經離開教會的我,我們迷路了祂真的會將我們尋回! 步入職場進入南聖  畢業後短暫回高雄一陣子,因工作緣故又重回臺南,當時我所熟悉的人已離開臺南的第一間教會,加上教會族群年齡落差所以萌生換教會的念頭,剛好當時的我禮拜天早上有上課,所以上網查了一下有晚崇的教會,因此來到南聖,那時其實並沒有想要參加小組,可能本身的性格就是不喜歡陌生的感覺吧!然而在一次南聖一樓有為兒少事工相關的基金會奉獻,當時奉獻櫃台是淑華姐,因為要填收據時被她發現原來我沒有牧區及小組,因此被熱情的淑華姐抓到大衛牧區亭惠小組中。我深深覺得基督徒真的要在教會及小組裡,在信仰道路上若沒有肢體陪伴,對於我來說可能就離開了。  來到亭惠小組沒多久,在我第一個職場當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