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父親的形象」標籤的文章

[八月專欄] 我的父親-兒子眼中的英雄│父親的形象 2019.34

我的父親在我年幼時可以攀登最高的山,可以游過最寬闊的海。他的手會修理所有壞掉的東西,他為了保護我們會做任何事。但現在每天最大堅持和挑戰是把垃圾拿到樓下倒。雖然如此,年邁父親在我的心中依然是那位無所不能、正直且溫柔的英雄。  從小父親對我有很多的包容,在學校我經常是全班倒數幾名且到處闖禍。但印象中,父親從沒因為我功課不好或闖禍而責備我。記得有一次調皮弄傷同學的手,因為對方家長是家長委員所以老師除了處罰我以外,對父親有很多責難,父親為了讓我不被貼標籤成為問題學生,跟老師一直彎腰賠不是承擔老師的指責。小時候雖然調皮、功課不好,父親並沒有少疼我一點。父親給我的印象,總是接納、包容我,那是無條件的愛。  父親常說對孩子要多包容,我想那是因為父親的前半生經歷了很多的巔沛流離,特別能體會孤立無援的心情。父親在十二歲稚氣未脫的年紀就被迫和家人分離,在湘江畔一個普通的渡口,沒有想到搭船渡河後這一生竟再也見不到親愛的父親和家人,小小年紀就被征召隨著國民政府軍轉進到陌生的基隆港口。在大時代下人總顯的渺小,微不足道,在異鄉沒有親人的父親像是「無根的浮萍」孤苦無依一個人飄盪,但心裏一直記得他的父親對他的叮嚀:「要好好照顧自已,不要學壞。」  父親傾注他的愛守護著我的年少輕狂,在專科時期的我常四處玩樂夜不歸營,父親經常獨自坐在客廳等待徹夜不歸的兒子。直到我去台北讀書前父親對我的叮嚀:「要好好照顧自已,不要學壞」,就如同他的父親在他離家前的叮嚀一樣。  當我到了異鄉讀書、工作、結婚成家,心中總覺得生命沒有重心,四處飄盪就像是「無根的浮萍」一樣,直到遇見耶穌,心中的空缺被神的愛填滿。如今我們一家人都蒙神拯救,父親老年也認識了耶穌,我們不再像「無根的浮萍」,終於都找到了家回到神的家中被天父的愛環抱。  今年我的兒子即將就讀大學,將要離開家步入另一個階段。我想我會叮嚀他要「好好照顧自已,不要離開神的家」。你的爸爸、爺爺和天父都很愛你。我們會為你禱告就像麥克阿瑟為他兒子的禱告一樣:主啊!求你塑造我的兒子,使他夠堅強到能認識自己的軟弱;夠勇敢到能面對懼怕;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在勝利中,仍保持謙遜溫和,並繼續引導他來更認識你,因為天父的恩惠慈愛必一生一世隨著我們全家,我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馬可牧區 王國華 

[八月專欄] 最愛的配角│父親的形象 2019.33

之前看過一部連續劇,最被關注的主角一路受挫,但越戰越勇,且得到很多人的疼愛與幫助,甚至連主角的父親都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幫助主角度過難關,最後主角反敗為勝,然後加入人生勝利組的幸福結局。  很多人看完這部劇,都注重在主角的光環上,心情和張力也跟著主角的一舉一動而起伏,然而當配角的爸爸,因他的犧牲有著最高潮的感動,但戲份也在當下因此而結束。但我的心裡卻疑惑的想著:這位爸爸的生命,從一出生開始不也是一個主角嗎?別人對他而言也是配角啊! 所以到底是誰來決定他的定位呢?  「爸爸」這個名詞似乎一開始就被定義成配角,因為就是某一個人的爸爸嘛(廢話!)。 我自己的爸爸是位小農村裡的義消,時常因為哪裡的新婚人妻燒菜或乾稻草失火而緊急出動;因為有人玩水或太熱泡在河裡睡著了就要去撈遺體;因為村子裡常有虎頭蜂在屋簷築窩,要被叫去拆蜂窩然後自己帶回家泡酒,小時候的我就會被強迫吞下超噁心的蜂蛹當作「轉大人」的補品 (爸!完全沒效好嗎?! 還害我得了白粉粿恐懼症)。所以,我爸常常不在家!  理想中的好爸爸會好好照顧一個家,是一個很愛媽媽且絕不出軌的小三絕緣體;你被霸凌時他會突然出現飛踢進來,然後拎著哭喪著臉的霸凌咖,讓他在全班面前向你道歉;你難過的時候,不管你有多厚重的體脂肪,他一定會霸氣的背起你,並反手輕拍你的屁股,讓你靠在他的背上得著安慰。  對我而言,我老爸完全不符合以上的形象!  如果我被欺負了,他會去學校興師問罪,然後我會被老師和同學欺負的更慘;當我難過時會偷打家裡的大型電動(小時候家裡開柑仔店),被我爸發現就會霸氣的吊起你,並用藤條抽你的屁股,讓我看到他的背影只會「得驚」。  但他就是我爸,是我尊敬的人,即使他不完美,他就像大部分的父親一樣,花了他後半輩子撫養我們,供給我們一切所需,然後他在我現在這個年紀時就因肝病過世了。  長大後我想要成為更好的父親,因為自己老爹沒有的,我都想要做好。  現在才發現,自己竟然主動想當一個配角,這好像是上帝所賦予的一個天性。所以當一個男人有了家人之後,就自動的退居成為配角了!原來這是神的恩賜。   主耶穌啊,祢也是這樣嗎?祢本是天上的君王,是奇妙的創造主,我和我爸都是祢所創造的,祢是完全的編劇和導演。但祢卻為了我們自願成了配角,一個被犧牲的莫名其妙,被傷的體無完膚的配角!...

[八月專欄] 特別的父親節│父親的形象 2019.32

父親節到了,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這一天,讓我想起我的父親。上帝很奇妙,也使我在這一天出生。上帝把我的生日跟父親節放在一起,提醒我不要忘記父親對我生命的影響,因為是我的父親給我信仰的傳承、使我真實看見上帝的信實與慈愛、使我看見基督道路的榜樣、使我下定決心一生跟隨基督。  父親罹癌十年,肝癌在他身上無情的攻擊並沒有擊倒他存活下去的動力,他仍然喜樂歌唱、敬拜、禱告他的上帝。甚至病榻上的他也曾經下定決心,若是上帝呼召他,他願意走上全時間事奉主的道路,他生命氣息的存留都在思考如何為主而活、如何將自己的生命給主使用、如何鼓勵跟他一樣在病痛當中的人。這十年中,上帝藉著我的父親,將生命的道與盼望表明出來,當然也包括我。父親肝癌末期時,生命逝去的盼望衝擊著高中的我,小小年紀的我不明白人死後的去處,也沒有永生的盼望。父親用孱弱的身體、堅定的眼神清楚地對我說:「誠正,我們不用害怕死亡,因為我們知道人死之後要去哪裡。」這一句話驅使我心中的好奇心想要知道真理究竟為何?是什麼樣的盼望使一個沒有指望的男人仍然充滿動力對抗癌症?是怎樣的信仰使一個看似是悲劇的人生充滿喜樂?我抑制不住我心中對認識真神的渴望,我決心跟隨耶穌。這一個意念,使我至今仍然跟隨愛我、呼召我的主。  前幾天看了獅子王的電影,這是我小時候記憶最深刻的電影。辛巴的父親木法沙教導辛巴如何成為一個國王,並且為了拯救辛巴的性命而失去了牠自己的生命。木法沙告訴辛巴:「不要忘了你是誰」辛巴是將來要成為國王的,父親教導牠「並不是成為國王就能夠隨心所欲」。而當辛巴流浪在外,見到想念已久、愧疚的父親的倒影,牠找回了失落的父親的形象,一個真正國王的形象回到牠的生命當中。  聖經告訴我們,人是按著祂的形象造的,特別是一個父親的形象,對孩子的影響真的非常大。聽過許多的故事,我知道在這個世代當中,父親的形象在許多的家庭當中是失落的,也許因著父母的離異、過世、家庭的分裂,讓許多孩子對父親形象的認識是扭曲的。上帝賜給我們肉身的父親,也許地上父親的形象不夠完美,甚至有的時候使我們感到受傷害,但是上帝應許祂要做我們永遠的父。認識信仰以後我才知道,上帝是我們真正屬靈的父親,失去父親的同時,上帝以祂自己的形象來引導我們的生命。也許不是每一個基督徒都有父親,或是很好的父親,但是耶穌基督是我們完美的父親,祂的形象是真理的形象,有聖潔、公義...

[八月專欄] 從父親的角色來看生命的道路│父親的形象 2019.31

八月份是父親節的月份,各大百貨與各樣不同的行業只要跟父親節扯得上關係的,無不積極想要趁這節日大賺一筆,各種媒體、行銷、文案廣告更是一個比一個厲害,教會的文字同工大概也是這樣想吧!?趁此機會打出父親牌,無論是觸動人心的親情角度、傳福音性質的見證信息、或有其他性質的寫實分享,大概都可以在不同方向得著一些支持吧!因為這樣的緣故,我們這些為人子又為人父的,只好在這父親節的月份裡,好好地設法來「付清」這不得不還的債吧!(這個月讓我們慢慢地看下去…)  父親的角色,從我自己為人子的角度來看,總是帶著一點威嚴、一點溫暖、一點言不由衷。威嚴是從小對父親不太認識時所建立的距離感;溫暖是當自己越長大越發現,默默為兒孫付出的父親已不再那樣遙遠;而言不由衷則是看見被歲月催老的父親,仍在上帝所託付的崗位上竭力奔跑而(兒)心有不捨,總覺得自己沒有機會多為父親做些什麼來孝敬他。  另一方面,從我為人父的角度來看,父親的角色帶著一種責任、一種歸屬和一種盼望。責任是大家最能理解的,要對子女及家人做好榜樣與引導;歸屬是給自己的家充滿喜樂與溫暖;而盼望則是期待子女在愛的環境中領受正確的引導,活在上帝的喜悅中。  再者,我也嘗試從不同的身分來分享父親的角色,特別是上帝所給的 “牧師” 這職分--成為牧師後,我常思想類似這樣的問題:我要怎麼帶領弟兄姊妹們?帶他們去哪裡?做什麼?給他們什麼?很多時候有人說:牧者就是屬靈父親的角色,這的確是我期待做好牧師這職分所嘗試的方向;屬靈父親同樣也帶著一種責任、一種歸屬和一種盼望,當弟兄姊妹們生命有需要時,我是否能夠給予正確的引導?我是不是有讓弟兄姊妹對這屬靈的家有歸屬感?而我所盼望的是否就是那屬天的父所盼望的,在這屬靈的家中讓弟兄姊妹們活在上帝的愛與喜悅之中?許多時候我力不能勝時,我總是必須仰望那屬天的父親,因為祂是那樣的有愛心與耐心的陪伴我,讓我看見自己過去是怎麼不可愛,卻仍為祂所接納、仍領受祂無盡、無私的愛,而這也叫我得以倚靠祂從新得力,得以繼續為屬靈的兒女禱告守望。  生命中「父親」的角色是那樣的特別與真實,每個人都一定有屬世的父親與屬天的父親,也許屬世的父親不一定是一個好的父親,但那一位屬天的父親卻是一位昔在、今在、永在的父親,每當我想到祂至聖榮面,祂便將那生命的道路與盼望賜下成為我的力量,引導我的腳步繼續向前。弟兄姊妹們,無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