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南聖電影節」標籤的文章

[教會消息] 南聖電影節 四影片呈現 感動落幕 2020.46

十一月7日南聖電影節,共推出四部影片,分別是高頌和傳道《教會2020大事選集與啟示》、高頌清牧師《教會藝術成長篇》、陳家彬牧師《機車環島的故事》、以及潘韻如姊妹《布農部落的故事》。  《教會2020大事選集與啟示》,記錄了疫情下的教會工作,雖然許多事工被迫暫停,但教會不停止走向異象的道路;《教會藝術成長》用詼諧、創意的方式呈現南聖近幾年來的藝術發展:如鷹之夜、音樂劇、微電影等精彩回顧,藝術是上帝給台南聖教會的禮物,以基督為文化內涵,透過藝術舞台轉化城市;《機車環島的故事》用另一種視角飛「閱」台灣,以「長、闊、高、深」四個向量,記錄環島的福音探訪歷程,每一站都是滿滿的感動,看見神的豐富以及深刻的愛;《布農部落的故事》記載了另一種生活模式,他們「靠天吃飯」,擁有不多卻知足喜樂,布農部落白牧師、師母的委身和異象,關乎整個族人的生存空間,默默隱藏在台灣後山,卻對生命有深度的體會和認識。  四部影片連結,皆可透過南聖影音網路平台收看。 ▌本報訊

[南聖頭版] 微電影大賞 用鏡頭紀錄的真實人生 2018.45

上週六(11/3)教會舉辦2018的微電影大賞,這次三軍團各自獨立拍攝一部微電影參加,串聯「奇人異士」的節目,讓整場晚會帶來溫馨與感動的故事。三部微電影取材自教會弟兄姊妹的真實故事,更加貼近人心,也透過拍攝成影片的方式,成為極美好的福音見證媒介。  第一軍團由高頌和傳道導演,片名為《愛不缺席》,故事是將馬可牧區怡穎姊妹的成長及信主歷程,過去家庭發生變故,跟母親失去聯繫,後來因著在大學信主,而鼓起勇氣與母親連繫。沒想到母親在兩年前信主,當他們重逢時都已經是基督徒的身分,更感受到神特別的安排,醫治了母女的心。  第二軍團由周維音傳道、黃睿謙弟兄共同導演編劇,片名是《更生》,描述一位曾經入監服刑的弟兄,在監獄中迷失自己,最後因著緊緊抓住神,而再一次重生,當然重生的關鍵,是一位敬虔母親的愛和禱告,鼓勵著他回轉歸向神。故事特別到嘉義舊監獄拍攝,許多弟兄為了拍攝此微電影,理了平頭,飾演更生人,情義相挺令人感動。  第三軍團由高頌清傳道導演,片名為《想家》,故事由李慧貞傳道的真實故事呈現。慧貞傳道是第一代基督徒,在信主的初期與父親有極大的爭執,雖然父親深愛著女兒,卻非常不願意女兒去教會,走過爭戰、風風雨雨的過程,故事的結局看見神奇妙的工作,父親在臨終前居然願意受洗,慧貞傳道也分享,期待這個故事成為第一代基督徒的鼓勵,即便過程很辛苦,但是一定要相信神的能力,讓自己的信仰成為全家的祝福。  三個軍團的故事都用十分鐘左右的影片呈現,考驗著導演及劇組人員的構思與感動呈現。許多弟兄姊妹從微電影中,看見自己的生命故事,也紛紛回饋分享著自己的領受和感動,每個軍團的微電影,拍攝、剪輯的時間都不長,但在神的保守之下一一順利完成,也看見教會在媒體影音事工上不斷突破。在這網路媒體發達的世代,透過微電影可以將更多見證神的故事傳遞出去,也讓神的名得到更多的榮耀。 ▌本報訊 ▌更多2018南聖電影節 2018南聖電影節歷史回顧 愛不缺席《 影片 │ 拍攝感言 》 更生《 影片 │ 拍攝感言 》 想家《 影片 │ 拍攝感言 》

[微電影] 愛不缺席│拍攝感言 2018.45

影片欣賞,點此觀看《 愛不缺席 》 ▌導演/國中牧區/高頌和傳道  在七月就安排好各軍團微電影負責人,10月初,玉萍姐還問我主題出來了嗎?我還跟他說是「打開天窗」,聊了一下才知道是快要開天窗了,在玉萍姐推薦怡穎姊妹的見證後,我們才開始透過他的故事為主體改編,期間絞盡腦汁,甚至快放棄想換劇本,還好最後還是趕出來,第一次拍攝是10/16號,所以花了兩周多完成的微電影,最後一周每天在教會剪輯到很晚,感謝主如期完成。  感謝所有劇組和演員,雖很趕也有所不完美,但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和付出真的很開心,過程雖然很多擔憂,神是我們最大的定心丸。   電影放映後聽到有人很感動想做出改變,也聽到小一和中班年紀的小孩都哭了,覺得驚訝,但其實聽到小孩說家長沒睡一起、沒住一起,也隱約聽到家庭的不完美,或許在很小的年紀,就長期缺乏愛和安全感,其實,我們都需要愛,看完三部微電影,覺得人真的很難靠自己突破困境,很難靠自己去饒恕、去接納、愛別人,還好有上帝,成為我們最堅固的避難所,神大能的手成為我們的倚靠和幫助。  感謝主,透過每次的服事和成果,來成為別人的幫助、榮耀神的名。 ▌女兒/保羅牧區/蕭羽芳  當頌和導演問我能不能參與一軍微電影時,蠻喜歡演戲的我,連自己要演什麼都不知道,就答應了。  一開始拿到故事大綱,即便只是不長的文字敘述,就足以讓我落淚了幾次。我是一個哭點很低的人,但卻從來沒有辦法演戲裝哭。當時我心裡想:「這劇本總有辦法讓我演哭了吧!」但殊不知,這個團隊實在太喜樂,從頭到尾邊玩邊笑,只有在在導演喊:「五、四、三……」時,才會安靜片刻。接著,我就像是水族箱裡的觀賞魚一樣,鏡頭後面就是好幾雙大眼睛盯著我看。看到自己出現在影片裡,總會覺得對自己的表現有些地方不滿意,如果時間允許好想再重來一次。原來演戲這麼不容易啊!  拍攝的時間很緊湊,當回憶起來不是哪個戲劇的片段讓我印象深刻,反而是劇組人員們的臉孔深印在我腦海裡。像是大家閒聊時捧腹大笑的臉、因為疲憊而面無表情地收器材,或是一起在鏡頭後看姈燕姐真摯的演出,大家的表情不禁也跟著嚴肅起來。每當回想這些,我總覺得信仰真的是很奇妙。因著上帝的愛,招聚了一群本不相干的人,從互不相識到我們一起笑、一起流汗、一起流淚。  後來得知,有位弟兄看了《愛不缺席》後,哭了一個小時,然...

[微電影] 更生│拍攝感言 2018.45

影片欣賞,點此觀看《 更生 》 ▌導演/約書亞牧區/周維音傳道 生命裡有耶穌,才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一天下午,和同工相約一起聽著一位更生人的故事,雖然故事內容多半像八點檔、全武行,但我心裡卻不斷為他感謝神,因為他真的有了重新開始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他抓住了這個機會。  就像 詩篇40篇 裡所說的,「祂從禍坑裡,從淤泥中把我拉上來,使我的腳立在磐石上,使我腳步穩當。」 眼前的這個人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更沒有傲人的學經歷,有的只有破碎、痛苦的生命歷程,但就在那關鍵時刻,他伸手向那一位最高掌權者求救,他就得到了拯救,並且親身經歷被拉出汙泥的感覺,所以他珍惜這個救他命的福音,他也完全奉獻給這位福音的主,甚至不顧一切地投入做祂的見證,因為他知道他的生命能夠重新來過,是因為耶穌。  做福音的勇士不容易,會被拒絕、被恥笑;做一位更生福音勇士更不容易,因為會被貼標籤、會被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但這位大能的主卻讓他的擔子輕省起來,如同在我們的劇組當中所行的奇事。從寫劇本、找演員、借場地、開拍時間…,每一個環節都是挑戰,因為重現更生人的故事很不容易。為了寫出原汁原味的故事,所以一改再改,讓每個畫面都說出當時的心情,呈現原本的樣貌;為了呈現故事的真實性,所以去借了監獄的場景、醫院的病房…;為了讓所有待過監獄的人看了有共鳴,所以在道具上講究再講究,就是為了讓看的人知道,這一切我們都知道,祂更知道…。  雖然在拍攝過程中有許多的挑戰、困難,但神總是一步一步帶領我們走過去,用最合適的時間、用最合適的地點、用最適合的天氣…,更重要的是,祂用了許多願意的人一起來完成這項很艱難的任務,不但同心合一的一起完成拍攝,還帶出許多許多歡笑。這是人做不到的,只有神做得到!  但願這部片要如同詩篇40篇接下來說的,「祂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讚美我們上帝的話。許多人必看見而懼怕,並要倚靠耶和華。」當我們同心合一、歡喜快樂的為主發聲、為主拍片的時候,許多人都要因此得著這福音,並將榮耀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神。 願榮耀歸給祂! ▌導演/路加牧區/黃睿謙  教會90週年過後沒多久,韶恩牧師問起我是否願意再次加入微電影的團隊,心裡沈澱了一下,回想起拍攝「聽見他們的聲音」的點滴,猶記著那時想好好陳述故事的心情,好好將愛跟恩典的故事傳遞出來的心情。所以,儘管可以...

[微電影] 想家│拍攝感言 2018.45

影片欣賞,點此觀看《 想家 》 ▌導演/大學牧區/高頌清傳道  對你來說,「家」是什麼?為什麼會想回家?家,之所以有意義,是因為「愛」...跨越生離死別的界線,尋找到那份永恆的感動。  記得11/3要公演,我們在10/17才決定劇本,並且10/21才第一次開拍,距離演出只剩不到兩週了……  這次微電影《想家》,跟前兩年一樣,都在很趕的情況下努力生出來,畢竟教會不是電影公司,各同工都還有很多不同的工作要做,並且時間卡來卡去,很多工作都一延再延。連開拍後,還得找零碎時間剪片、後製。但神真的是不誤事的神,祂的時間總是很奇妙,總是能如期完工。每次服事,不僅會缺乏器材設備、靈感、創意、地點,還要與時間賽跑,但也真的因此看到神的供應,並知道若不是神,我們真的無法做什麼。再次體會:服事看到人的缺乏,與神的供應。  本劇是改編自李慧貞傳道的真實故事,她是家裡第一代,也是唯一的基督徒。我身為好幾代的基督徒,每每聽到第一代基督徒的爭戰,都深感佩服,盼望執導這一部微電影,可以成為大家的祝福、福音的出口。我們試著呈現她在其中的心情與故事。雖說是改編,但身為導演這次不想改編太多內容。我想忠實呈現第一代信徒會面臨的困難與心境,讓看的人能真實體會,故劇裡的對話也幾乎都是發生她家中的真實對話。最後很感謝這次參與的優質團隊,不論是場務、場記、攝影、收音、化妝、後製。大家雖非專業出身,但服事態度不輸專業。這次擔綱主角演出的峰志哥與韻如演技都非常精湛,能夠將角色、對白呈現的栩栩如生。很多困難的橋段都能一次到位不NG,哭戲部分更是令大家驚豔! 我們常要學習怎麼說再見,生命也不總是等我們準備好,才讓我們告別。 當有一天,你最重要的人,把他的手交給你的時候,你知道你要帶他去哪裡嗎? 我的父親,將自己的一生給了我。我給他最寶貴的耶穌。  家是每個人的歸宿與最安定的地方,盼望家人都可以來接觸福音,活在神的恩典裡面。 ▌編劇/高中牧區/李慧貞傳道 《想家》,是因為家人在那裡  2016年我的父親安息主懷後,幾乎沒有一天不想念他,今年,家裡重新整修,我搬到父親以前住的房間,在相同的空間裡,沉澱著對父親的思念,過去的種種回憶更容易湧上心頭,在我生命的前三十年,享受著父親很滿很滿的愛,即使在物質上,我們曾是缺乏的。  這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