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靈性關懷」標籤的文章

[教會消息] 靈性關懷加值推廣活動 2018.36

國建署委託辦理「靈性關懷宣導推廣加值長照」說明會,推廣並培訓第一線工作者,認識什麼困擾了我們?訓練洞察被照顧者的靈性需求;尊重他人與我的不同;讓我們願意聆聽每個生命故事,尊重多元族群文化,建構溫暖喜樂的關懷,臻於靈性平安! 9/14(五)13:30-17:30於台南聖教會二樓大衛廳 報名方式 請掃描Qrcode進行網路報名 或撥打以下電話報名 0983-212292高小姐 0922-778811林小姐

[門訓迴響] 靈性關懷回憶錄-相約在主裡 2017.21

55歲的黃姐早年是公關經理,外型亮麗開朗活潑,育有兩子一女,大兒子患有罕見疾病,五年前因先生中風她便停職在家照顧先生和孩子,為了擔起家計又要全時間照顧先生和孩子,開始清晨趁家人睡覺的時間,她就早早出門擺攤賣飯團養家餬口,其他二個孩子高中、大學階段也半工半讀貼補家用,前年先生過世之後,不料發現自己罹患子宮頸癌。  由於黃姐的外甥女在小組中聚會,見阿姨病情嚴重,於是介紹我們認識,士弘和我便前往黃姐家中探訪,接觸黃姐時她說:「之前有子宮頸癌,經過治療醫生控制的很好,目前是腰部舊傷疾患,只需固定回診拿藥,疼痛控制。」黃姐展現她的堅強與樂觀,深信她的醫生已掌握病情。  黃姐一派輕鬆的描述病情,表示腰痛只是舊傷,我們覺得事實可能並非如此,黃姐正以「否認病情」的方式逃避心中的恐懼。我們擔心她疼痛的指數不斷升高,癌細胞可能已轉移骨頭,急需幫助她得到良好的照護與靈性關懷。  每每我們到她的家時,孩子都在外打工,患有罕見疾病的大兒子留在家中,由於她腰部疼痛行動不方便,照顧她的是她的大姐,住在附近,由於平時她自己也得照顧兩個年幼的小孫女,所以總會攜帶兩個小小孩來,她擔負起白天陪伴黃姐的工作。我們固定每週攜帶飲料到黃姐家喝茶、唱詩歌,在閒聊中我們有說不完的見證,黃姐毫不猶豫的接受耶穌做救主,並真誠的禱告耶穌,在禱告後黃姐找到前所未有的平安,於是她緊緊抓住耶穌,倚靠耶穌。雖然才認識她不久,我們已成好友,迫不及待每週的見面時光,不只黃姐享受在詩歌中,她28歲的大兒子會來開門,雖無法正確表達與對話,有些語無倫次,黃姐說他大兒子居然會守在門邊,常常問怎麼還沒來?原來他也喜歡我們去,想一起聊天。  黃姐無話不聊,從生命回顧中我們了解她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包括過去照顧先生的辛勞,失去先生的憂傷、賣飯糰時結識了許多姐妹淘、知道她從前工作的能力與熱忱,在生命的回顧中,她更找到生命的價值也肯定自己一生的意義,她很滿意自己一向都有很好的表現和人際關係,自己也盡心盡力在這個家庭。  當然在開朗的笑容背後,黃姐最擔心的還是大兒子之後的安置,在一次探訪中正巧老三騎車跌倒受傷回家,在代禱中得知她女兒高一休學中,而18歲二兒子是她唯一的支持系統和經濟倚靠,當下我們都不由得為她的兒子感到驕傲與不捨。於是建議找社工了解療養院或社會補助等資訊,建議她找她的保險人員請教權益等...希望能...

[門訓迴響] 靈修關懷課後心得-苦難背後有神的美意 2017.21

感謝小組長帶領全小組一起上門訓課程-靈性關懷,感謝士弘哥和靜萍姐透過影片和匿名實例的分享,教導我們如何陪伴家人、朋友面臨人生課題,在衰老,病痛,死亡這些必經的人生旅程上,如何給予實質的支持,陪伴與關懷,實在獲益良多.  以往中國人傳統的觀念,談死不吉利,任何可能會沾上邊的話題,往往避而不談,然而上了門訓課之後,才知道靜靜地陪伴傾聽,是有效的藥物,陪伴病友在人生的意義,愛和歸屬上尋得滿足,心靈得到安寧和希望,把握機會解除不安,怨恨,罪惡的感覺,運用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的方式,正面回應死亡議題,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看似簡單的言語,「謝謝,對不起,我愛你,再見」,卻是病友與家屬送給彼此最珍貴的禮物.生命總有一天會走到最後,如同人生的謝幕,我們不知道是哪一天,但我們可以預先練習說再見!  上了門訓課之後,讓我更積極地面對死亡的議題,更能與家人朋友配偶談論死亡,也發現當我們恢復與神的關係,相信祂的應許,讓我們更能坦然地面對苦難,並看見苦難背後有神的美意;看著許多如雲彩般的見證人,先我們一步去天家,我也會猜想,在我的告別式上,故人略歷的內容會是甚麼?別人會怎麼紀念我?但一轉念又想,怎麼紀念我重要嗎?這些紀念我的人,有一天也會見主面;我想面對死亡的喜樂是,感謝主,在地上的每一天,我努力地準備好要見到祢的面,在祢的慈愛裡,盼望看見祢用笑臉擁抱我,並將這樣的喜樂分享給在世的弟兄姊妹,成為度過每一天的力量和盼望! ◎彼得牧區/黃俐瑀